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28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包括:机壳,机壳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和进风口相互正对设置;冷凝组件,冷凝组件连接于机壳内;风机,风机连接于进风口;出风管,出风管连接于出风口,出风管和出风口呈圆滑过渡,出风管的内径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由于出风管和出风口呈圆滑过渡,风能顺着圆弧面导流至出风管,减少风直接撞在出风管的情形,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且出风管的内径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出风管远离机壳的直径最大,为流动的风提供更大的导流空间,减少风直接撞在出风管的情形,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噪的效果。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的
,特别是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冷凝器包括机壳和连接于机壳内的冷凝组件,为了提高冷凝的效果,机壳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互正对设置,进风口连接有风机,将外界的风从进风口吸入机壳内然后通过出风口将风导出,在风机的作用下会加快风的流动速度,导致冷凝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互正对设置;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连接于所述机壳内;风机,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进风口;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连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管和所述出风口呈圆滑过渡,所述出风管的内径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0006]冷凝组件起到冷凝的作用;相对设置的出风口、进风口以及机壳内部形成导风通道,在风机的作用下将外界的冷风与机壳内的热风进行热交换,起到更好的冷凝效果;换热完成后的气体随着在出风管的导流下流出外界,由于出风管和出风口呈圆滑过渡,风能顺着圆弧面导流至出风管,减少风直接撞在出风管的情形,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且出风管的内径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出风管远离机壳的直径最大,为流动的风提供更大的导流空间,减少风直接撞在出风管的情形,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管周向设置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出风孔之间设有间距。
[0008]增设多个出风孔,为流动的风提供多条流动路径,使出风的效率更高。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的内侧壁连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朝远离所述机壳内侧壁的方向延伸有多个吸音凸起,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吸音凸起之间设有间距。
[0010]增设吸音棉,当机壳内产生噪音时,吸音棉能将部分噪音吸收;且吸音棉延伸有多个吸音凸起,增设的吸音凸起相当于增大了吸音棉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吸音的效果更好。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设置有出风口的侧板为出风侧板,所述出风侧板的内侧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风侧板的内侧,所述缓冲弹簧的形变方向平行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连接于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所述缓冲板平行于所述出风侧板,所述缓冲板上设置有缓冲孔,所述缓冲孔与所述出风口相互正对设置。
[0012]进风口和出风口相互正对设置,风的导流方向是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风从机壳内导出至外界需要通过出风管的导流,在导流的过程中部分风会直接撞在出风侧板上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在出风侧板上增加缓冲组件,风撞在缓冲板上后,由于缓冲弹簧能发生弹性形变,且缓冲弹簧的形变方向平行于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使缓冲板朝靠近或者远离出风侧板的方向运动,抵消了风部分的推力,从而降低噪音。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孔的数量和所述出风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缓冲孔和所述出风口同轴设置,所述缓冲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出风口的直径。
[0014]使缓冲孔和出风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缓冲孔的直径和出风口的直径相同,不影响风的导流方向和路径。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管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连接有多个第一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和多个所述出风孔交错设置,所述出风侧板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侧壁与所述调节套的内侧壁相抵,所述调节套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出风管的轴线重合,所述调节套的内侧壁周向间隔连接有多个第二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所述调节套的侧壁与所述出风管的外侧壁相抵,相邻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以及该相邻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所述出风管的外侧壁、所述调节套的内侧壁围设形成导风腔,相邻所述导风腔可与所述出风孔连通。
[0016]调节套相对与出风管周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导风板同步运动,且改变相邻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的间距,最后改变导风腔的大小,使导风腔的共振频率和风机不同风速产生的风噪频率相互匹配,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侧板的外侧壁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调节套使所述调节套和所述出风管进行相对运动以调节所述导风腔的大小。
[0018]增设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连接调节套,使调节套相对于出风管周向运动,改变导风腔的大小,使导风腔的共振频率和风机不同风速产生的风噪频率相互匹配,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平行。
[0020]当调节套和出风管相对运动时,由于的相邻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平行,使导风腔能均匀增大或者均匀缩小。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套呈筒状,所述调节套相对于所述出风管做周向运动。
[0022]调节套呈筒状,使调节套的形状和出风管的形状相适配,当调节套和出风管相对转动时,任意相邻的两个导风腔能同步增大或者减少相同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7]图4是图3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9]图中,1、机壳;11、出风口;12、进风口;13、吸音棉;131、吸音凸起;14、出风侧板;141、驱动件;2、冷凝组件;3、风机;4、出风管;41、出风孔;42、第一导风板;5、缓冲组件;51、缓冲弹簧;52、缓冲板;521、缓冲孔;6、调节套;61、第二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设置有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所述出风口(11)和所述进风口(12)相互正对设置;冷凝组件(2),所述冷凝组件(2)连接于所述机壳(1)内;风机(3),所述风机(3)连接于所述进风口(12);出风管(4),所述出风管(4)连接于所述出风口(11),所述出风管(4)和所述出风口(11)呈圆滑过渡,所述出风管(4)的内径沿所述进风口(12)至所述出风口(11)的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4)周向设置有多个出风孔(41),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出风孔(41)之间设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侧壁连接有吸音棉(13),所述吸音棉(13)朝远离所述机壳(1)内侧壁的方向延伸有多个吸音凸起(131),任意两个相邻所述吸音凸起(131)之间设有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设置有出风口(11)的侧板为出风侧板(14),所述出风侧板(14)的内侧连接有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缓冲弹簧(51),所述缓冲弹簧(51)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风侧板(14)的内侧,所述缓冲弹簧(51)的形变方向平行于所述进风口(12)至所述出风口(11)的方向;缓冲板(52),所述缓冲板(52)连接于所述缓冲弹簧(51)的另一端,所述缓冲板(52)平行于所述出风侧板(14),所述缓冲板(52)上设置有缓冲孔(521),所述缓冲孔(521)与所述出风口(11)相互正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出风口冷凝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正永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