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926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目的在于,在具有层叠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构造的线圈部件中,使整体的厚度薄,并且得到高的电感值。线圈部件(1)包括:线圈部(C),其具有层间绝缘膜(51~55)和呈螺旋状卷绕的线圈图案(CP1~CP4)在轴向上交替地层叠的构造;和埋入线圈部(C)的磁性素体(M1~M3)。从轴向的一端侧覆盖位于轴向的一端的线圈图案(CP4)的层间绝缘膜(55),与其他的层间绝缘膜(51~54)相比导磁率高。这样,位于端部的线圈图案(CP4)被导磁率高的层间绝缘膜(55)覆盖,因此能够在使整体的厚度薄的状态下,得到高的电感值。得到高的电感值。得到高的电感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具有层叠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具有层叠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具有如下构造:利用含有球状磁性填料的第1磁性树脂层埋入线圈图案,并且利用含有扁平磁性填料的第2磁性树脂层在层叠方向上夹入线圈图案。
[0003]这样,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中,线圈图案被埋入磁性树脂层,因此能够得到高的电感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402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在第1磁性树脂层的外侧还配置有第2磁性树脂层,因此存在线圈部件整体的厚度大的问题。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有层叠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使整体的厚度薄,并且得到高的电感值。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7]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部,其具有多个层间绝缘膜和呈螺旋状卷绕的多个线圈图案在轴向上交替地层叠的构造;和埋入线圈部的磁性素体,多个层间绝缘膜具有第1层间绝缘膜和第2层间绝缘膜,第1层间绝缘膜从轴向的一端侧覆盖多个线圈图案中的位于轴向的一端的第1线圈图案,第2层间绝缘膜覆盖多个线圈图案中的其余的线圈图案,第1层间绝缘膜与第2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位于端部的第1线圈图案被导磁率高的第1层间绝缘膜覆盖,因此能够在使整体的厚度薄的状态下,得到高的电感值。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磁性素体与第1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由此,能够得到更高的电感值。但是,作为第1层间绝缘膜的材料,使用热膨胀系数与磁性素体接近的材料时,也能够防止第1层间绝缘膜与磁性素体的界面处的剥离。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层间绝缘膜由与磁性素体相同的磁性材料构成。由此,第1层间绝缘膜与磁性素体的热膨胀系数一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第1层间绝缘膜与磁性素体的界面处的剥离。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层间绝缘膜由在树脂材料中添加了磁性填料的磁性树
脂材料构成,磁性填料的最大粒径比第1线圈图案的图案间隔小。由此,磁性填料进入第1线圈图案的图案间,因此功能得到更高的电感值。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磁性填料包含由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金属磁性体构成的纳米填料。由此,磁性填料更容易进入第1线圈图案的图案间。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线圈图案的截面具有随着朝向轴向的一端侧而变细的锥形形状。由此,磁性填料更容易进入第1线圈图案的图案间。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线圈部包含位于与第1线圈图案相同的导体层的电极图案,电极图案与第1层间绝缘膜接触,并且从磁性素体露出。由此,线圈部件的散热性提高。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多个层间绝缘膜还具有第3层间绝缘膜,第3层间绝缘膜从轴向的另一端侧覆盖多个线圈图案中的位于轴向的另一端的第2线圈图案,第3层间绝缘膜与第2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由此,位于端部的第3线圈图案被导磁率高的第3层间绝缘膜覆盖,因此能够在使整体的厚度薄的状态下,得到高的电感值。
[0016]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将多个层间绝缘膜和呈螺旋状卷绕的多个线圈图案在轴向上交替地层叠而形成线圈部的第1工序;和利用磁性素体埋入线圈部的第2工序,多个线圈图案包含最后形成的第1线圈图案和其余的第2线圈图案,多个层间绝缘膜包含第1及第2层间绝缘膜,第1工序包含:交替地形成第2线圈图案和第2层间绝缘膜的工序;和在形成第1线圈图案之后,用第1层间绝缘膜覆盖第1线圈图案的工序,第1层间绝缘膜与第2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位于端部的第1线圈图案被导磁率高的第1层间绝缘膜,因此能够制作整体的厚度薄并且电感值高的线圈部件。专利技术效果
[0018]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层叠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能够使整体的厚度薄,并且得到高的电感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构造的大致截面图。图2是线圈部C的局部截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4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5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6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7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8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9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0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1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2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3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4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6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7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8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9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0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1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2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3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4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5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6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7是用于说明线圈部件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1]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构造的大致截面图。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是适合于作为电源电路用的电感器使用的表面安装型的片式部件,如图1所示,包括磁性素体M1~M3和埋入于磁性素体M1~M3的线圈部C。线圈部C的结构在后文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螺旋状的线圈图案的导体层隔着层间绝缘膜层叠4层,由此形成1个线圈导体。
[0023]磁性素体M1~M3是含有由铁(Fe)、坡莫合金系材料等构成的金属磁性填料和树脂粘结剂的复合部件,构成通过使电流在线圈部C中流动而产生磁束的磁路。作为树脂粘结剂,优选使用液状或者粉体的环氧树脂。构成磁性素体M1~M3的材料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此处,磁性素体M1是埋入线圈部C的内径区域的部分,磁性素体M2是从轴向的一侧(图1所示的下侧)覆盖线圈部C的部分,磁性素体M3是从轴向的另一侧(图1所示的上侧)覆盖线圈部C的部分。
[0024]如图1所示,线圈部C具有层间绝缘膜51~55与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部,其具有多个层间绝缘膜和呈螺旋状卷绕的多个线圈图案在轴向上交替地层叠的构造;和埋入所述线圈部的磁性素体,所述多个层间绝缘膜具有第1层间绝缘膜和第2层间绝缘膜,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从所述轴向的一端侧覆盖所述多个线圈图案中的位于所述轴向的所述一端的第1线圈图案,所述第2层间绝缘膜覆盖所述多个线圈图案中的其余的线圈图案,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与所述第2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素体与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相比导磁率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由与所述磁性素体相同的磁性材料构成。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由在树脂材料中添加了磁性填料的磁性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磁性填料的最大粒径比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图案间隔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填料包含由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金属磁性体构成的纳米填料。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截面具有随着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口裕一西川朋永竹内拓也名取光夫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