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扼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685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2
一种共模扼流圈(200、1100)包括芯(240)。共模扼流圈(200、1100)还包括缠绕在芯(240)上的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2)、第三线圈(223)和第四线圈(224)。共模扼流圈(200、1100)操作用于衰减一对信号的任何共模分量。该对信号中的第一信号通过第一线圈至第四线圈(221、222、223、224)中的两个线圈,并且该对信号中的第二信号通过第一线圈至第四线圈(221、222、223、224)中的另外两个线圈,使得由第一信号产生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由第二信号产生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共模扼流圈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组件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共模扼流圈。

技术介绍

[0002]本节介绍可以促进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方面。因此,本节的陈述应该从这个角度阅读,而不应被理解为对现有技术中的内容或非现有技术中的内容的认可。
[0003]在电子产品中,扼流圈通常是用于在使电气线路中的直流电(DC)和较低频率的交流电(AC)通过时阻止高频的电感器。扼流圈通常由经常缠绕在磁芯上的绝缘线的线圈组成,尽管一些扼流圈由串在电线上的铁氧体材料的环形“珠”组成。扼流圈的阻抗随频率增加。扼流圈的低电阻使AC和DC二者通过,几乎没有功率损耗,但扼流圈的电抗限制通过的AC量。
[0004]两个线圈缠绕在单个芯上的共模(CM)扼流圈可用于抑制来自电源线的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并且可用于防止电力电子设备发生故障。它使差分电流(相等但相反)通过,同时阻止共模电流。由于绕组为负耦合,由芯中差模(DM)电流产生的磁通量趋于相互抵消。因此,扼流圈对DM电流几乎没有电感或阻抗。然而,由于正耦合绕组的组合电感,CM电流具有高阻抗。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共模扼流圈(200、1100),包括:芯(240);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2)、第三线圈(223)和第四线圈(224),缠绕在所述芯(240)上,其中,所述共模扼流圈(200)操作用于衰减一对信号的任何共模分量,其中,所述一对信号中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线圈至所述第四线圈(221、222、223、224)中的两个线圈,并且所述一对信号中的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线圈至所述第四线圈(221、222、223、224)中的另外两个线圈,使得由所述第一信号产生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由所述第二信号产生的磁场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向相同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芯(24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圆柱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芯(240)的所述部分包括两个子部分,每个子部分具有圆柱形状并且通过将一个子部分的圆柱顶表面结合到另一子部分的圆柱顶表面来彼此邻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两个子部分以镜像对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两个子部分通过环氧树脂粘合剂结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芯(240)的所述两个子部分之间存在气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气隙在5微米至10微米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芯(240)的所述部分是一体地形成的。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芯(240)包括两个EP芯,所述两个EP芯在所述两个EP芯的端部表面处通过环氧树脂粘合剂结合。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至所述第四线圈(221、222、223、224)是以不重叠的方式且以顺序次序缠绕在所述芯(240)的所述部分的侧表面上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至所述第四线圈(221、222、223、224)是以相同的缠绕方向缠绕在所述芯(240)上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221)具有第一端部(221

1)和第二端部(221

2),并且所述第二线圈(222)具有第三端部(222

3)和第四端部(222

4),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三端部(222

3)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圈(221)的第二端部(221

2),其中,所述第三线圈(223)具有第五端部(223

5)和第六端部(223

6),并且所述第四线圈(224)具有第七端部(224

7)和第八端部(224

8),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七端部(224

7)电连接到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六端部(223

6)。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经由所述第一线圈
(221)的第一端部(221

1)输入并经由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四端部(222

4)输出,而所述第二信号经由所述第四线圈(224)的第八端部(224

8)输入并经由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五端部(223

5)输出。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221)和所述第二线圈(222)以第一缠绕方向缠绕在所述芯(240)上,并且所述第三线圈(223)和所述第四线圈(224)以与所述第一缠绕方向相反的第二缠绕方向缠绕在所述芯(240)上。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221)具有第一端部(221

1)和第二端部(221

2),并且所述第二线圈(222)具有第三端部(222

3)和第四端部(222

4),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三端部(222

3)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圈(221)的第二端部(221

2),其中,所述第三线圈(223)具有第五端部(223

5)和第六端部(223

6),并且所述第四线圈(224)具有第七端部(224

7)和第八端部(224

8),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七端部(224

7)电连接到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六端部(223

6)。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经由所述第一线圈(221)的第一端部(221

1)输入并经由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四端部(222

4)输出,而所述第二信号经由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第五端部(223

5)输入并经由所述第四线圈(224)的第八端部(223

8)输出。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200),其中,所述第一线圈(221)具有第一端部(221

1)和第二端部(221

2),并且所述第二线圈(222)具有第三端部(222

3)和第四端部(222

4),所述第一线圈(221)的第一端部(221

1)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三端部(222

3),并且所述第一线圈(221)的第二端部(221

2)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第四端部(222

4),其中,所述第三线圈(223)具有第五端部(223

5)和第六端部(223

6),并且所述第四线圈(224)具有第七端部(224

7)和第八端部(2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翀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