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层间性能(抗冲击性)以及结构可设计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现代先进商用航空发动机主要冷端部件,如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和包容机匣。这种复合材料构件(部件)一般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成型,该工艺成型的优点在于成型过程简单(向放置有干态的三维机织预制体的封闭模具内灌注低粘度液态树脂,经固化、脱模而成型)、成型构件表面质量优良、具有净尺寸成型特征等优势。在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纤维体分含量对于复合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具有关键影响,纤维体分含量越高,其力学性能越强,但其成型难度越大(RTM工艺中树脂越难进入到三维机织预制体中填充空隙)。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体分含量一般不超过60%,过高的纤维体分含量会导致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困难,产生成型缺陷,影响复合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
[0003]三维机织预制体在被生产出来后呈较为松弛的状态,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所述预制体通过三维机织的工艺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多组具有不同材料层数的预制体,分别测量所述预制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厚度的数值和被压缩到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时的压缩厚度的数值;S2、根据得到的数值获得不同材料层数的预制体的自然厚度与压缩厚度的关系,建立数据模型或数据对照表;S3、确定被检测的预制体的检测点和对应位置的材料层数,测量被检测的预制体在检测点处的自然厚度;S4、将步骤S3得到的被检测的预制体的自然厚度与步骤S2中得到的相同材料层数的预制体在设计时的压缩厚度所对应的自然厚度进行比对,判断被检测的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的预制体包括第一预制体和第二预制体,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之间形成中空分叉结构,所述中空分叉结构用于容纳夹芯物体,所述夹芯物体使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分离,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测量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在检测点处叠加后的自然厚度;S32、分别确定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的材料层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的预制体包括第一预制体和第二预制体,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之间形成中空分叉结构,所述中空分叉结构用于容纳夹芯物体,所述夹芯物体使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分离,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确定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的材料层数并相加,得到叠加材料层数;S32、分别测量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在检测点处的自然厚度,相加得到被检测的预制体在检测点处自然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预制体能否满足纤维体分含量设计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的预制体包括第一预制体和第二预制体,所述第一预制体和所述第二预制体之间形成中空分叉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宪涛,曹源,李超,郭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