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骨臼或骨窝的骨扩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8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骨臼(50)如髋臼的扩孔钻(10)。该扩孔钻(10)包括切割装置,该装置在切割头转动过程中把物质从骨臼中去除。该切割装置包括许多较长的主切割边和许多比所述许多主切割边多的较短的外周切割边,每个主切割边沿从扩孔钻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延伸,外周切割边位于扩孔钻的底部并以按角度分开的间隔围绕转动轴线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骨臼(50)中植入假肢件的方法。在形成骨臼的过程中,扩孔钻(10)的顶部被完全接收在骨臼(50)中,其接收的程度为使得在骨臼中形成一圆柱形入口部分(5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扩孔钻和假肢的一套器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需要形状的骨臼或骨腔的碎骨机或骨扩孔钻领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特别,但不是专有地,适用于为准备插入髋臼杯而在骨盆中扩削所需形状的髋关节腔(髋臼)的领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背景将特别参考用于形成髋臼的切割器或扩孔钻及在使用先前技术的切割器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进行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扩孔钻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特别适合与在WO 95/17140中所公开形式的髋臼杯结合使用。然而,本专利技术还可与形成其它用于接收人工关节假肢件的骨臼结合使用。一种用于形成骨臼的传统形式的扩孔钻包括一切割头,其在使用中围绕转动轴线旋转以从骨臼中去除物质,该切割头由完整的半球形壁构成,该半球形壁限定一基本上封闭的内室。多个较小的、向外凸出的、碗形切割件从半球形壁上冲压出来或用其它方法形成在半球形壁上,每个切割件限定一小切割边。这种设计通常称为“干酪磨碎机”。每个切割件构成一窄通道,通道从切割头的外半球表面通向内室。为避免扩削过程中不希望的干涉现象,切割件通常在半球形表面上以不对称样式分布。特别是,切割件可沿如在转动轴线方向看到的螺旋线分布。这种具有基本上封闭形状和多个小碗形切割件的传统形式扩孔钻的一个缺点是在切割操作位置将存在松散的切割下来的物质(碎屑)。这是由于切割头基本上封闭的形状和碗形切割件仅为切割下来的物质形成窄通道。在切割位置存在松散物质可能导致骨窝准备不精确,从而在扩削完的骨窝表面和随后插入的髋臼杯间将存在不希望的间隙。骨生长不能越过大的间隙,所以杯表面的一部分会与骨距离太远以至于无法适当的附着。其结果是,不能获得最佳的杯固定,特别是在未胶接的假肢件情况下,此时这种间隙可能降低初始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而且,松散物质会堵塞扩孔钻,造成骨组织中不希望的过度发热,过度发热可能损坏骨组织成活力,从而减少其形成新骨的能力。新骨形成对于获得骨整合是必要的。这种先前技术扩孔钻的另一个缺点是较小碗形切割件产生的切割操作不会产生平滑的骨窝表面。而是每个碗形切割件在扩削操作中在骨臼表面上产生圆周方向的“大”凹槽。这种传统形式扩孔钻还有一个缺点是切割件的不对称分布可能使扩孔钻在转动中产生不意的“摆动”。尤其是,由于切割件不是对称地布置在半球形表面上,在每个切割点产生的反作用力可能一起导致切割头不均匀受载。因此作用在切割头上的合成载荷可能移动转动轴线或使其倾斜,从而骨窝可能获得不希望的形状,如椭圆形横截面。如在US4 131 116中所示,上述关于形成圆周方向凹槽的缺点可通过用较长切割边代替较小的碗形切割元件来减少,该较长切割边在沿半球形表面延伸的基本径向的平面内。该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骨臼,如髋臼的碎骨机,其包括切割头,切割头位于可被旋转驱动的轴的一端并具有带有大体封闭外表面的完整半球形部分。该半球形部分限定一基本封闭的中空内室,并且还备有许多连接外表面和内室的槽。在每个槽上提供了稍稍高于半球形表面的切割边,用于把骨物质从骨臼移到内室中。在公开的实施例中,一个切割边伸过顶点部分,即转动轴线与半球形表面的交点,使得骨臼的底部也会被扩削。安排了弹性快速释放装置,用于连接和脱开切割头和轴。与半球形部分的底部一体的圆柱形部分用于限制所述弹性快速释放装置的向外移动。该先前技术文件还描述了传统的扩削技术,该技术以较小半径的切割头开始,逐渐增加切割头的大小以扩大骨臼的半径。在US4 131 116中公开的设计的一个缺点是在切割装置和骨腔边缘间可能发生“卡”或“咬”作用,特别是在每次增加切割头的直径时。完整球形穹面形式切割头所固有的另一个缺点是很难在不使切割头在骨臼中倾斜的情况下精确地沿预期转动轴线引导扩孔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孔钻,通过其可更精确地实现形成或准备骨臼。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孔钻,通过其排除或至少相当大地减少上述“卡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孔钻,其排除或至少相当大地减少上述在扩孔钻和骨臼间的切割位置存在切割下来的物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孔钻,通过其可获得骨臼的平滑内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孔钻,其在扩削操作中更容易沿预定转动轴线引导,以避免扩孔钻相对所述轴线倾斜。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骨臼中植入假肢件的方法和提供一套用于实现这种方法的器具,通过该方法可更精确地实现形成或准备骨臼。专利技术公开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形成骨臼,如髋窝(髋臼)的扩孔钻包括一切割头,切割头具有一顶部和一底部,顶部在使用中指向骨臼,底部沿切割头的转动轴线与顶部轴向间隔开。切割头备有一切割装置,该装置在切割头围绕转动轴线的旋转过程中从骨臼中去除物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的特征在于,切割装置包括许多较长的主切割边和许多比所述许多主切割边多的较短的外周切割边,每个主切割边沿从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延伸,外周切割边位于切割头的底部并以按角度分开的间隔围绕所述转动轴线分布。与先前技术的扩孔钻或碎骨机相比,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扩孔钻使得能够更精确地实现骨臼的形成或扩削操作。通过使在外周上布置切割边多于在顶部布置的切割边,与作用在主切割边上的载荷相比,作用在外周切割边上的载荷或压力将被减少。减少作用在外周切割边上的载荷会减少上述“卡”,同时作用在主切割边上的载荷可保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保证适当的切割操作。有关在切割区域存在切割下来的物质的问题也被减少了。这是由于顶部主切割边的数量可减少到这种程度,即使得切割下来的物质可被有效地移到主切割边间的区域中。与首先提及的具有小碗形切割边的切割器相比,该新颖的扩孔钻也是有利的。在该新颖的扩孔钻中,每个所述主切割边将沿骨腔的曲率,使得不会产生切割凹槽。在优选实施例中,每个主切割边由各自的腿构成,腿在切割头的顶部和底部间延伸并将顶部和底部互相连接。在相邻腿间的区域备有物质接收开口,用于把切割下来的物质引导到切割头的内室中。从而切割头将呈现出基本上笼状、大体开口的设计。在该上下文中,应该注意到,该扩孔钻还可用一个单个主切割边工作。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周切割边的数量至少为主切割边的两倍。如果外周切割边的数量是一个整数乘以主切割边的数量,则可能相对主切割边平均分配外周切割边。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这两个数量和它们之间的比值可相当大地变化。为排除扩削操作中的干涉现象,主切割边可以是“呈肋状的”。这意味着至少某些主切割边被凹口或等同物分隔成小的切割边部分,在相邻的主切割边中凹口以不同的样式布置。使主切割边“呈肋状”的目的是保证在扩削操作中每个主切割边始终保持与骨臼表面适当接触。如果切割边没有做成肋状,则存在切割边可能在骨臼表面上“跳起”的危险,这会导致不希望的干涉现象。减少干涉现象的另一个方法是以不对称样式围绕转动轴线布置主切割边和/或外周切割边,即切割边间的角度间隔是变化的。有利的是,切割头具有截短的圆顶形部分,其顶点部分限定切割头的顶点,其中每个主切割边沿从圆顶底部到圆顶顶点部分的方向延伸。该实施例的有利之处在于,在没有无法接受地增加形成的骨窝的深度的情况下,可在骨臼中形成一圆柱形入口部分。在骨臼中提供这种圆柱形入口部分的目的将在下面解释。在该实施例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中,切割头还备有一连接在这种截短的圆顶部分上的圆柱形底部。在骨臼的扩削过程中,切割头的圆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骨臼(50),如髋臼的扩孔钻,其包括切割头(10),切割头具有顶部和底部,顶部在使用中指向骨臼(50),底部沿切割头(10)的转动轴线(A)与顶部轴向间隔开,所述切割头(10)备有切割装置(24,44),用于在切割头(10)围绕转动轴线(A)的转动中从骨臼(50)中去除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24,44)包括:许多较长的主切割边(24),每个主切割边沿从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延伸,许多比所述许多主切割边(24)多的较短的外周切割边(44),其位于切割头( 10)的底部并围绕所述转动轴线(A)以按角度分开的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阿尔布雷克特松L卡尔松M雅各布松T勒斯特伦德S温贝里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特拉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