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76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供冷机构、蓄冷水槽、用户端和第一输送部,所述供冷机构与所述蓄冷水槽连接,用于向所述蓄冷水槽提供冷源;所述蓄冷水槽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倾斜管和第二立管与所述蓄冷水槽的上侧连接;所述倾斜管与第二立管连接的端口高于与第一立管连接的端口;所述第二立管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破坏管;本申请公开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在第二立管的顶部设置了真空破坏管,在第一立管和第二立管之间设置了倾斜管,可防止空调系统出现水流倒灌至蓄冷水槽的现象,提高空调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提高空调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提高空调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蓄冷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蓄冷空调系统通过晚上蓄冷、白天放冷的技术措施,避开了高峰紧缺时段用电,实现了电网的削峰填谷,从而避免了用电高峰时段“拉闸限电”导致水蓄冷空调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确保水蓄冷空调系统对环境的降温效果。
[0003]现有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当空调水系统最高点高于蓄冷水槽设计水面时,会出现冷水回流问题,存在机组瘫痪的风险;为了避免出现冷水回流问题,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现有的水蓄冷空调系统一般采用间接供冷的方式,通过在一次冷源侧和二次用户侧增设板式换热器以实现冷源侧和用户侧的隔离;但间接供冷的方式需要增加配套的二次水泵,导致机组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提高,且一次冷源侧和二次用户侧会产生换热温差,降低了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可解决冷水回流问题,提高空调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供冷机构、蓄冷水槽、用户端和第一输送部,所述供冷机构与所述蓄冷水槽连接,用于向所述蓄冷水槽提供冷源;所述蓄冷水槽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倾斜管和第二立管与所述蓄冷水槽的上侧连接;所述倾斜管与第二立管连接的端口高于与第一立管连接的端口;所述第二立管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破坏管;所述供冷机构以及所述第一输送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8]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二立管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消能管。
[0009]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蓄冷水槽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所述下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倾斜管和第二立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接。
[0010]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输送泵、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所述下布水器、第三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二输送泵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供水总管与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
[0011]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真空破坏管顶部与蓄冷水槽设计水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扬程,所述真空破坏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供水总管的管径。
[0012]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水总管上。
[0013]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供冷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冷却塔、冷水机组、第三输送泵和第二输送部,所述冷却塔的输出侧通过第三输送泵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源输入侧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输入侧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源输出侧连接;所述冷水机组的冷水输出侧与所述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的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上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二输送部与所述冷水机组的冷水输入侧连接。
[0014]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一输送泵和第一开关阀,所述上布水器、第四开关阀、第一输送泵、第一开关阀和冷水机组的冷水输入侧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立管的底部与第四开关阀和第一输送泵的连接管路连接。
[0015]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还包括膨胀水箱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五开关阀和第六开关阀,所述膨胀水箱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六开关阀与所述第一立管连接,所述真空破坏管通过所述第六开关阀与所述第二立管连接。
[0016]所述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所述倾斜管的斜度为0.001至0.003。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在第一立管的顶部设置了真空破坏管,在第一立管和第二立管之间设置了倾斜管,以破坏系统真空,使第二立管内的水流保持非满液重力流,可防止空调系统出现水流倒灌至蓄冷水槽的问题,提高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执行蓄冷水槽放冷模式时的系统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执行蓄冷模式时的系统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执行冷水机组直供模式时的系统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执行边蓄边供模式时的系统结构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

冷却塔、12

冷水机组、13

第三输送泵、141

第一输送泵、142

第一开关阀、2

蓄冷水槽、21

下布水器、22

上布水器、221

第四开关阀、3

用户端、41

第二输送泵、42

第二开关阀、43

第三开关阀、44

压力传感器、51

第一立管、52

倾斜管、53

第二立管、6

真空破坏管、61

第五开关阀、7

消能管、81

膨胀水箱、82

第六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
义。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供冷机构、蓄冷水槽2、用户端3和第一输送部,所述供冷机构与所述蓄冷水槽2连接,用于向所述蓄冷水槽2提供冷源;所述蓄冷水槽2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3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3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51、倾斜管52和第二立管53与所述蓄冷水槽2的上侧连接;所述倾斜管52与第二立管53连接的端口高于与第一立管51连接的端口,即倾斜管52向第一立管51方向倾斜;所述第二立管53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破坏管6;所述供冷机构以及所述第一输送部分别与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供冷机构、蓄冷水槽、用户端和第一输送部,所述供冷机构与所述蓄冷水槽连接,用于向所述蓄冷水槽提供冷源;所述蓄冷水槽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倾斜管和第二立管与所述蓄冷水槽的上侧连接;所述倾斜管与第二立管连接的端口高于与第一立管连接的端口;所述第二立管的顶部设置有真空破坏管;所述供冷机构以及所述第一输送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管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消能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水槽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所述下布水器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与所述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所述用户端的出水侧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立管、倾斜管和第二立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输送泵、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所述下布水器、第三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二输送泵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供水总管与用户端的进水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破坏管顶部与蓄冷水槽设计水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扬程,所述真空破坏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思许宗金黎国钦罗灿张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