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23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涉及光伏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固定框和光伏板,所述支撑组件的外端连接有传动链,且支撑组件顶部外侧设置有安置座,所述固定框设置于安置座的内侧,且安置座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硅板体内部的电感器能检测出该电阻的变化,此时控制开关会控制该块被阴影遮挡的电感器停止工作,此时电流通过电连接线传递至该硅板体的接入控制端时,接入控制端会改变该电流的流向,使该电流通过绕流线跳过该硅板体,直接与下一块可正常使用的硅板体的接入控制端进行连通,通过以上方式,即可使存在异常的硅板体暂停工作,避免其产生热斑,同时能使流通的电流跳过该硅板体,并保证整个光伏板的正常工作。伏板的正常工作。伏板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控制装置对其工作状态、朝向等进行控制,以保证其发电功率最大化。
[0003]如申请号:申请号 202110395178.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控制系统及光伏装置,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保护盒、设置于保护盒内的第一转轴、设置于保护盒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与第一转轴相对固定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位于保护盒外的展开状态及收容于保护盒内的折叠状态,保护盒上设置有供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开口,第一转轴用于带动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装置能够避免恶劣天气对太阳能电池组件造成损坏,减少整个光伏装置的收纳面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光伏装置的智能控制。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光伏控制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周围物体的阴影、落叶、鸟粪遮挡导致部分电池所表现出的性能和其它电池不同而产生热斑,而产生热斑极易造成光伏板损坏,市面上的光伏控制装置通常较难避免热斑的产生,并且在光伏板受物体的阴影、落叶、鸟粪遮挡时,较难有效对该光伏板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固定框和光伏板,所述支撑组件的外端连接有传动链,且支撑组件顶部外侧设置有安置座,所述固定框设置于安置座的内侧,且安置座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框的外端设置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光伏板连接于转动轴的外端,所述光伏板包括硅板体、接入控制端、输电端、电连接线、绕流线、电感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硅板体的底部外端设置有接入控制端,且硅板体的顶部外端连接有输电端,所述接入控制端和输电端的外端连接有电连接线,且接入控制端的外端连接有绕流线,所述硅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感器,且硅板体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电机、齿条盘、延伸柱和横板,所述支撑
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盘,所述齿条盘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延伸柱,且延伸柱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横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盘与传动链相互啮合,且齿条盘与延伸柱呈垂直状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入控制端通过电连接线与输电端电性连接,且接入控制端与绕流线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的外端连接有总出线,所述固定框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通出槽,所述延伸柱的内侧连接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绕线盘。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电机与绕线盘转动连接,且总出线缠绕在绕线盘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疏水板,且光伏板的外端连接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的外侧表面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末端连接有输气泵,所述固定框的后部外侧开设有排水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气囊与光伏板套接连接,且输气泵通过输气管与膨胀气囊相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外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安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外部两侧开设有齿槽,所述调节槽的上下两侧安置有清洁刷。
[0016]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齿槽为一体化,且齿槽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硅板体内部的电感器能检测出该电阻的变化,此时控制开关会控制该块被阴影遮挡的电感器停止工作,此时电流通过电连接线传递至该硅板体的接入控制端时,接入控制端会改变该电流的流向,使该电流通过绕流线跳过该硅板体,直接与下一块可正常使用的硅板体的接入控制端进行连通,通过以上方式,即可使存在异常的硅板体暂停工作,避免其产生热斑,同时能使流通的电流跳过该硅板体,并保证整个光伏板的正常工作,通过支撑座内侧的第一电机工作,能使齿条盘带动延伸柱进行转动,这使得横板能带动固定框进行方位更改,这使得光伏板的能朝向更多的方向,这使得设备可根据季节不同,太阳升起的方向来更改光伏板的具体方位,这使得设备的光伏发电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亦可使光伏板的朝向进行更改,因第三电机带动光伏板的转向朝向配合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其中一个即可实现几乎全部的日照范围覆盖。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置座外端的第二电机进行工作,能使第二电机带动固定框进行旋转,而固定框在旋转的过程中,能使其内侧的光伏板的朝向发生更变,这使得光伏板能始终朝向太阳,此外通过支撑座内侧的第一电机工作,能使齿条盘带动延伸柱进行转动,这使得横板能带动固定框进行方位更改,这使得光伏板的能朝向更多的方向,这使得设备可根据季节不同,太阳升起的方向来更改光伏板的具体方位,这使得设备的光伏发电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亦可使光伏板的朝向进行更改,因第三电机带动光伏板的转向朝向配合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其中一个即可实现几乎全部的日照范围覆盖,当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带动光伏板的转动朝向与其他光伏板产生干涉时,通过使第三电机带动光伏板旋转,能保证光伏板互不干涉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发电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延伸柱可带动横板进行升降,这使得光伏板与相邻的光伏板之间高度能形成落差,这能避免太阳在特定角度照射时,位于前端位置的光伏板挡住后方位置的光伏
板,导致后方光伏板无法进行发电的情况发生,同时这也能避免遮挡阴影造成的光伏板发电功率异常产生热斑的概率,此外通过该设计,可在保证光伏板密度的同时,避免光伏板之间相互遮挡发生干涉,另外支撑座四个为一组,且只有位于最左端的支撑座内侧才安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在转动时,能使齿条盘带动其外侧的传动链进行旋转,传动链与四组齿条盘进行啮合,这使得设备能实现只用单个第一电机便可带动带动四组延伸柱进行旋转,这使得光伏板的转向能同步进行,这能有效避免光伏板转动不同步而产生干涉,同时这能有效降低设备的制作成本。
[0020]3、本专利技术硅板体在使用过程中,若因阴影遮盖、落叶、鸟粪造成功率与其他硅板体相异时,硅板体内部的电感器能检测出该电阻的变化,此时控制开关会控制该块被阴影遮挡的电感器停止工作,此时电流通过电连接线传递至该硅板体的接入控制端时,接入控制端会改变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固定框(4)和光伏板(8),所述支撑组件(1)的外端连接有传动链(2),且支撑组件(1)顶部外侧设置有安置座(3),所述固定框(4)设置于安置座(3)的内侧,且安置座(3)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固定框(4)的外端设置有第三电机(6),且第三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光伏板(8)连接于转动轴(7)的外端,所述光伏板(8)包括硅板体(801)、接入控制端(802)、输电端(803)、电连接线(804)、绕流线(805)、电感器(806)和控制开关(807),所述硅板体(801)的底部外端设置有接入控制端(802),且硅板体(801)的顶部外端连接有输电端(803),所述接入控制端(802)和输电端(803)的外端连接有电连接线(804),且接入控制端(802)的外端连接有绕流线(805),所述硅板体(801)的内部设置有电感器(806),且硅板体(801)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8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座(101)、第一电机(102)、齿条盘(103)、延伸柱(104)和横板(105),所述支撑座(1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02),且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盘(103),所述齿条盘(10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延伸柱(104),且延伸柱(104)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横板(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盘(103)与传动链(2)相互啮合,且齿条盘(103)与延伸柱(104)呈垂直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欣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杰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