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81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包括,步骤S1,太平洋海刺水母在水中释放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步骤S2,受精卵附着于固定体上,形成水螅体,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启动设置于固定体下方的第一进气口和设置于固定体上放的第二进气口将水螅体与固定体分离,直至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更换固定体;步骤S3,经过第三预设时间,更换繁殖室内水体;步骤S4,水螅体横列生殖释放碟状体,中控单元根据第四预设时间内碟状体释放量与预设释放量相比较,对当前繁殖室的温度、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以及各进气口进气量进行调节,以使碟状体的释放量符合预设标准;步骤S5,碟状体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水母成体。体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水母成体。体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水母成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母繁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平洋海刺Chrysaora fuscescens,隶属于属刺胞动物门,在人造海水下人工繁殖的方法。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饲养温度在9~14℃,盐度在31~33

,以丰年虫、轮虫、糠虾、海月、海蜇等水母以及各种鱼类贝壳肉为食。太平洋海刺可通过有性繁殖,在水中释放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浮浪幼虫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石等一些固定体体上,发育成水螅形态。待到自然条件合适时,开始横列生殖并在最后释放出水母体的初级形态——碟状体,再经过月6个月的时间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成体,又进入一个生命周期。
[0003]中国专利ZL201910140187.8公开了一种水母水螅智能化繁育系统,其通过设置繁育部件,实现养殖缸内水循环,但并未解决如何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更好的繁殖水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可以解决无法根据碟状体释放量和活跃度对繁殖室环境各参数进行调节,以使繁殖室内种群量符合预设标准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包括:步骤S1,太平洋海刺水母在水中释放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步骤S2,受精卵附着于固定体上,形成水螅体,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启动设置于固定体下方的第一进气口和设置于固定体上放的第二进气口将水螅体与固定体分离,经过第二预设时间,中控单元根据繁殖室内浊度对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更换固定体;步骤S3,经过第三预设时间,中控单元启动水循环系统,更换所述繁殖室内水体;步骤S4,水螅体横列生殖释放碟状体,中控单元根据第四预设时间内碟状体释放量与预设释放量相比较,对当前繁殖室的温度、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以及各进气口进气量进行调节,以使碟状体的释放量符合预设标准;步骤S5,碟状体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水母成体。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更换固定体后第二预设时间,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繁殖室内浊度z与预设浊度相比较,对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进行调节,其中,当z≤Z1,所述中控单元缩短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同时缩短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缩短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Z2≤z<Z3,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
当z≥Z3,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步骤S3中的出水量,同时降低繁殖室的温度;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浊度Z,设定第一预设浊度Z1、第二预设浊度Z2、第三预设浊度Z3。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中控单元获取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繁殖室碟状体释放量

m与预设释放量M相比较,对所述繁殖室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当

m≤M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所述繁殖室的温度,同时提高喂食密度;当M1<

m<M2,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所述繁殖室内碟状体的活跃度判定繁殖室是否适合碟状体生长;当

m≥M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所述繁殖室的温度;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释放量M,设定第一预设释放量M1,第二预设释放量M2,所述繁殖室碟状体释放量

m,

m=m1

m0,其中,m1为第四预设时间结束时繁殖室碟状体数量,m0为第四预设时间开始时繁殖室内碟状体数量。
[0008]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繁殖室内碟状体释放量在第一预设释放量和第二预设释放量之间,中控单元获取碟状体的活跃度d与预设活跃度相比较,对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以及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d≤D1,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同时提高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同时提高喂食饵料中的钙含量;当D1<d<D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当d≥D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繁殖室适合碟状体生存;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活跃度D,设定第一预设活跃度D1,第二预设活跃度D2。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繁殖室划分为若干区域,中控单元获取第一区域w个碟状体的机体收缩频率平均值s1,第二区域w个碟状体机体收缩频率s2...第n区域w个碟状体机体收缩频率sn,中控单元根据各区域内碟状体的机体收缩频率获取繁殖室碟状体活跃度d,设定d=(s1+s2+...+sn)/n。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各区域碟状体机体收缩频率获取繁殖室碟状体活跃均匀度y,设定y=((s1

s0)2+(s2

s0)2+...+(sn

s0)2)/n。
[0011]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繁殖室碟状体活跃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活跃度,中控单元判定所述繁殖室适合碟状体生存时,中控单元根据繁殖室碟状体活跃均匀度与预设均匀度Y相比较,对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再次调节,其中,当y≤Y,所述中控单元判定不对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进行调节;当y>Y,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温度最低值tmin,中控单元将获取调节后的繁殖室温度与预设温度最低值相比较,对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行调节,其中,当t

≤tmin,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当t

>tmin,所述中控单元不对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进行调节。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温度最高值tmax,中控单元将获取调节后的繁殖室温度与预设温度最高值相比较,对进水量和出水量进行调节,其中,当t

≤tmax,所述中控单元不对吹水量和进水量进行调节;当t

>tmax,所述中控单元提高进水量,提高出水量。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移动速率V,中控单元将获取的所述第二进气口移动速率v211与预设移动速率相比较,对控制第二进气口移动速率的第一电机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当v211≤V1,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参数;当V1<v211<V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参数;当v211≥V2,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参数;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移动速率V,设定第一预设移动速率V1,第二预设移动速率V2。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控单元,中控单元根据繁殖室内浊度对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同时根据碟状体释放量与预设释放量相比较,对当前繁殖室的温度、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以及各进气口进气量进行调节,以使碟状体的释放量符合预设标准,通过改善繁殖室的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太平洋海刺水母在水中释放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步骤S2,受精卵附着于固定体上,形成水螅体,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启动设置于固定体下方的第一进气口和设置于固定体上放的第二进气口将水螅体与固定体分离,经过第二预设时间,中控单元根据繁殖室内浊度对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进行调节,直至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更换固定体;步骤S3,经过第三预设时间,中控单元启动水循环系统,更换所述繁殖室内水体;步骤S4,水螅体横列生殖释放碟状体,中控单元根据第四预设时间内碟状体释放量与预设释放量相比较,对当前繁殖室的温度、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以及各进气口进气量进行调节,以使碟状体的释放量符合预设标准;步骤S5,碟状体发育成太平洋海刺水母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更换固定体后第二预设时间,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繁殖室内浊度z与预设浊度相比较,对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和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进行调节,其中,当z≤Z1,所述中控单元缩短第一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同时缩短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当Z1<z<Z2,所述中控单元缩短第二进气口与固定体的距离;Z2≤z<Z3,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繁殖室浊度符合预设标准;当z≥Z3,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步骤S3中的出水量,同时降低繁殖室的温度;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浊度Z,设定第一预设浊度Z1、第二预设浊度Z2、第三预设浊度Z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中控单元获取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繁殖室碟状体释放量

m与预设释放量M相比较,对所述繁殖室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中,当

m≤M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提高所述繁殖室的温度,同时提高喂食密度;当M1<

m<M2,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所述繁殖室内碟状体的活跃度判定繁殖室是否适合碟状体生长;当

m≥M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所述繁殖室的温度;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释放量M,设定第一预设释放量M1,第二预设释放量M2,所述繁殖室碟状体释放量

m,

m=m1

m0,其中,m1为第四预设时间结束时繁殖室碟状体数量,m0为第四预设时间开始时繁殖室内碟状体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繁殖室内碟状体释放量在第一预设释放量和第二预设释放量之间,中控单元获取碟状体的活跃度d与预设活跃度相比较,对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以及第二进气口的移动速率进行调节,其中,当d≤D1,所述中控单元提高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量,同时提高第二进气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武海高留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