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126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泥池准备、白斑乌贼幼体投放、幼体前期养殖、沙蚕驯化、冰鲜鱼驯化。沙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底栖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鱼、虾、蟹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沙蚕剪断后不会死亡或者不会马上死亡,剪断后的沙蚕在水里还能活动,这对乌贼捕食非常有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沙蚕易切断成需要的规格,且切断后仍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特点,将其作为白斑乌贼幼体活饵驯食为冰鲜饵料的过渡饵料,既解决了驯食过程中冰鲜饵料泡水过久败坏水质的问题,也保证了驯食期间幼乌贼的营养需求。也保证了驯食期间幼乌贼的营养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0002]乌贼,俗称墨鱼,是头足类最具开发潜力的种类之一。乌贼肉质鲜美,可食部分占90%以上,其生殖腺可加工成“乌鱼穗”和“乌鱼蛋”,其海螵鞘和黑囊具有凝血、抗肿瘤、抗癌等功效,乌贼深受大众喜爱,是我国海洋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乌贼产卵场及增殖保护区的海域环境与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气候变迁对渔业资源的巨大影响,乌贼资源再生能力难以承受与日俱增的捕捞强度,致使乌贼资源明显衰退。我国对乌贼的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品种主要是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和虎斑乌贼,已达到规模化育苗水平。白斑乌贼(Sepia latimanus)是南海海域极具养殖前景的乌贼品种,为乌贼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记录的最大胴长0.5 m,最大体重10 kg),经济价值很高,目前国内尚未有白斑乌贼人工培育相关的研究报道。
[0003]饵料的选择与供应是幼乌贼人工培育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关键,乌贼喜食鱼虾幼体等活饵,因活饵成本较高,育苗生产过程中,在幼乌贼长到一定阶段后需对其进行驯食,以冰鲜鱼代替活饵,以降低成本。然而驯食过程中,幼乌贼接受冰鲜鱼需要一个过程,反复投喂冰鲜鱼驯食的过程易造成水质败坏,且未进食的冰鲜鱼需及时吸出,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解决现有驯食方法需频繁更换、捞出冰鲜鱼,易造成水质败坏,操作繁琐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泥池准备:在15 m2~18 m2的室内水泥池底部铺设3 cm~6 cm的沙子,沙子入池前需经暴晒杀菌,铺好后用海水清洗至无浮沫,加海水至1.2 m深,气石充气,水泥池池面1/2~2/3面积用黑帘遮挡;(2)白斑乌贼幼体投放:在用海水曝气24小时后,将新孵化的体长1.5 cm~1.8 cm的白斑乌贼幼体直接从孵化框转移至水泥池中,每立方水体20~50只;(3)幼体前期养殖:养殖前期投喂活体虾苗,在未用黑帘遮挡的水泥池池面选择一个固定投喂点,早晚两次,虾苗体长应小于乌贼体长;(4)沙蚕驯化:白斑乌贼幼体养殖20~25天后,体长达3 cm~5 cm,将活沙蚕剪断成2~4 cm的小段,在早晚两次投喂时间,在固定投喂点将其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沉底的沙蚕不需要处理,经过2~3天的驯化操作,沙蚕抛入水至沉入底部的过程中幼乌贼便可以迅速吸住摄食,沉底的沙蚕也能被乌贼抓住摄食;(5)冰鲜鱼驯化:白斑乌贼幼体能正常摄食沙蚕后,先将部分沙蚕慢慢换成冰鲜小鱼,鱼体长超过乌贼体长则切块,同样在固定投喂点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进行驯化,直至
冰鲜鱼完全替代沙蚕,驯食期间应及时吸出未摄食冰鲜鱼,加大换水量保证水质清新,白斑乌贼幼体正常摄食冰鲜鱼即完成驯食。
[0006]乌贼喜食鱼虾幼体等活饵,活的鱼虾费用较高,如果一直用鱼虾幼体等活饵喂养,养殖成本非常高。因此一般待乌贼生长到一定程度,即采用冰鲜鱼代替活饵,以降低成本。但在使用冰鲜鱼代替活饵的初期,乌贼接受冰鲜鱼需要一个过程,反复投喂冰鲜鱼的过程易造成水质腐败,且未进食的冰鲜鱼需要及时吸出,操作繁琐。沙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底栖生物,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鱼、虾、蟹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在众多海洋生物中,沙蚕剪断后不会死亡或者不会马上死亡,剪断后的沙蚕在水里还能活动。本专利技术利用沙蚕切断后仍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这一特点,将沙蚕切断成需要的规格,将其作为白斑乌贼幼体活饵驯食为冰鲜饵料的过渡饵料,白斑乌贼喜食能活动的沙蚕,在使用沙蚕的过程中逐步用冰鲜鱼替换沙蚕,既解决了驯食过程中冰鲜饵料泡水过久败坏水质的问题,也保证了驯食期间幼乌贼的营养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一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泥池准备:在15 m2的室内水泥池底部铺设3 cm~6 cm的沙子,沙子入池前需经暴晒杀菌,铺好后用海水清洗至无浮沫,加海水至1.2 m深,气石充气,水泥池池面1/2面积用黑帘遮挡;(2)白斑乌贼幼体投放:在用海水曝气24小时后,将新孵化的体长1.5 cm~1.8 cm的白斑乌贼幼体直接从孵化框转移至水泥池中,每立方水体20只;(3)幼体前期养殖:养殖前期投喂活体虾苗,在未用黑帘遮挡的水泥池池面选择一个固定投喂点,早晚两次,虾苗体长应小于乌贼体长;(4)沙蚕驯化:白斑乌贼幼体养殖20天后,体长达3 cm,将活沙蚕剪断成2~4 cm的小段,在早晚两次投喂时间,在固定投喂点将其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沉底的沙蚕不需要处理,经过2天的驯化操作,沙蚕抛入水至沉入底部的过程中幼乌贼便可以迅速吸住摄食,沉底的沙蚕也能被乌贼抓住摄食;(5)冰鲜鱼驯化:白斑乌贼幼体能正常摄食沙蚕后,先将部分沙蚕慢慢换成冰鲜小鱼,鱼体长超过乌贼体长则切块,同样在固定投喂点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进行驯化,直至冰鲜鱼完全替代沙蚕,驯食期间应及时吸出未摄食冰鲜鱼,加大换水量保证水质清新,白斑乌贼幼体经过2~4天可正常摄食冰鲜鱼即完成驯食。
[0008]实施例二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泥池准备:在18 m2的室内水泥池底部铺设3 cm~6 cm的沙子,沙子入池前需经暴晒杀菌,铺好后用海水清洗至无浮沫,加海水至1.2 m深,气石充气,水泥池池面2/3面积用黑帘遮挡;(2)白斑乌贼幼体投放:在用海水曝气24小时后,将新孵化的体长1.5 cm~1.8 cm的白斑乌贼幼体直接从孵化框转移至水泥池中,每立方水体50只;(3)幼体前期养殖:养殖前期投喂活体虾苗,在未用黑帘遮挡的水泥池池面选择一
个固定投喂点,早晚两次,虾苗体长应小于乌贼体长;(4)沙蚕驯化:白斑乌贼幼体养殖25天后,体长达5 cm,将活沙蚕剪断成2~4 cm的小段,在早晚两次投喂时间,在固定投喂点将其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沉底的沙蚕不需要处理,经过3天的驯化操作,沙蚕抛入水至沉入底部的过程中幼乌贼便可以迅速吸住摄食,沉底的沙蚕也能被乌贼抓住摄食;(5)冰鲜鱼驯化:白斑乌贼幼体能正常摄食沙蚕后,先将部分沙蚕慢慢换成冰鲜小鱼,鱼体长超过乌贼体长则切块,同样在固定投喂点依次慢慢抛入水泥池中进行驯化,直至冰鲜鱼完全替代沙蚕,驯食期间应及时吸出未摄食冰鲜鱼,加大换水量保证水质清新,白斑乌贼幼体经过2~4天可正常摄食冰鲜鱼即完成驯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斑乌贼的驯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泥池准备:在15 m2~18 m2的室内水泥池底部铺设3 cm~6 cm的沙子,沙子入池前需经暴晒杀菌,铺好后用海水清洗至无浮沫,加海水至1.2 m深,气石充气,水泥池池面1/2~2/3面积用黑帘遮挡;(2)白斑乌贼幼体投放:在用海水曝气24小时后,将新孵化的体长1.5 cm~1.8 cm的白斑乌贼幼体直接从孵化框转移至水泥池中,每立方水体20~50只;(3)幼体前期养殖:养殖前期投喂活体虾苗,在未用黑帘遮挡的水泥池池面选择一个固定投喂点,早晚两次,虾苗体长应小于乌贼体长;(4)沙蚕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兰芳许明珠李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