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725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培养饵料微藻;(2)培养织锦巴非蛤稚贝;(3)提取脂质;(4)分析脂质;(5)鉴定脂质;(6)分析脂肪酸数据;(7)确定适宜投喂的饵料微藻。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脂肪酸检测技术,明确了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和相关性,为织锦巴非蛤稚贝培养过程中饵料微藻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了新方法,改变了织锦巴非蛤稚贝培养过程中饵料微藻的投喂随机性大的现状,非常适合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为织锦巴非蛤苗种的大规模繁育打下了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双壳贝类的苗种繁育。的苗种繁育。的苗种繁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


[0002][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选择织锦巴非蛤稚贝适宜投喂饵料微藻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0004][0005] 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巴非蛤属(Paphia),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在民间有“花甲王”之美称,非常适合进行人工养殖。
[0006]织锦巴非蛤的自然资源量正逐年锐减,开展织锦巴非蛤苗种人工规模化繁育和增养殖,是决定其能否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关键,对补充其自然种群资源及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海产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单胞藻作为双壳贝类幼虫培育的重要饵料,是影响其生长速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优化单胞藻投喂种类、分析单胞藻营养价值等方式均有利于提高贝类幼虫培育生长速率及其存活率。
[0007]由于不同种类的微藻具有不同的营养组成,所以贝类体内的营养组分会随着饵料的变化而改变。饵料微藻的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脂类尤其是脂肪酸的组成,适宜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的平衡对贝类幼体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用于鉴定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中脂质的种类和含量,以选择出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微藻种类以及配比,提高织锦巴非蛤稚贝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1](1)培养饵料微藻:应用F/2培养基,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在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培养需要的饵料微藻至对数后期;
[0012](2)培养织锦巴非蛤稚贝:获得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即D形幼虫后,根据织锦巴非蛤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饲喂培养的饵料微藻,饲喂至28天后附着苗全部脱板,即得织锦巴非蛤稚贝;
[0013](3)提取脂质:用离心法收集步骤(1)培养的饵料微藻,获得藻泥后,采用液液萃取法,用氯仿—甲醇(2:1)提取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的脂质,获得脂质样品;
[0014](4)分析脂质:对脂质样品进行甲酯化,应用气质联用仪GC

MS,对甲酯化后的脂质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质谱记录的质谱图;
[0015](5)鉴定脂质:根据质谱图及标准品的色谱保留时间,确定各种脂质成分,用面积
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0016](6)分析脂肪酸数据: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稚贝和饵料微藻的长链脂肪酸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样品长链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和相关性;
[0017](7)确定适宜投喂的饵料微藻:结合描述性统计评价样品长链脂肪酸的自然聚类特征和整体差异,比较不同饵料微藻与巴非蛤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确定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种类和比例。
[001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脂肪酸检测技术明确了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和相关性,为织锦巴非蛤稚贝培养过程中饵料微藻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了新方法,改变了织锦巴非蛤稚贝培养过程中饵料微藻的投喂随机性大的现状,非常适合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为织锦巴非蛤苗种的大规模繁育打下了基础;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双壳贝类的苗种繁育。
附图说明
[0019][0020]图1为样品长链脂肪酸的聚类分析图;
[0021]图2为样品长链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图;
[0022]图3为样品长链脂肪酸的载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0024](1)培养饵料微藻:选择三种饵料微藻,分别为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青岛大扁藻(Tetrasemis helgolandica),简称金藻、角毛藻、扁藻,取三种饵料微藻的对数后期藻液200 mL,分别加到三个1000 mL三角烧瓶中,培养液采用F/2营养液,以硅酸钠作为硅源,沙滤海水经煮沸、冷却后使用,在自然光照和25

29℃条件下,培养至对数后期,用离心法收集培养的饵料微藻,作为样品待用。
[0025](2)培养织锦巴非蛤稚贝:获得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即D形幼虫后,在1

8天内以金藻为主投喂或任意比例的金藻和角毛藻混合投喂,投喂密度为5000

10000个/mL;孵化8天后增加投喂扁藻,投喂密度为2000

10000个/mL;孵化10天后在幼体伸足时投放附着基,随机投喂三种单胞藻类,日投喂2

3次,以两小时内滤清为准,28天后附着苗全部脱板,即为织锦巴非蛤稚贝。 织锦巴非蛤稚贝不投饵饥饿12 h后,取出洗净,控水后分装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浸泡提取脂溶性成分,为织锦巴非蛤湿样品,另一部分晒干后再提取,为织锦巴非蛤干提取样品。
[0026](3)提取脂质:参照Folch法,将三种饵料微藻和两种织锦巴非蛤稚贝样品分别置于四个250 mL具塞锥形瓶中捣碎,每个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氯仿

甲醇溶液,体积比为2:1,混合均匀,然后用分液漏斗萃取混合液,待混合液静止分层后,收集分液漏斗底层溶液。经反复萃取直至底层溶液无色后,在底层溶液中加入5 g无水硫酸钠脱水,在45℃下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得浸膏。用少量氯仿或甲醇溶液转移浸膏至小样品瓶中,挥干,得黄色油状脂质提取物,保存在

20℃下,待分析脂质组成。
[0027](4)分析脂质:
[0028]样品甲酯化:取脂质提取物5 mg,加入2 mL体积浓度为10% 的三氟化硼

甲醇溶液,于70℃水浴中甲酯化处理20 min,冷却后加入正己烷2 mL和蒸馏水,振荡静置10 min,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正己烷,用针筒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器过滤后,用气相色谱

质谱仪进样分析。
[0029]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

88石英毛细管柱,规格为60 m
×
0.25 mm
×
0.20 μm,载气为He,采用恒压模式,压力为76 kPa,不分流,进样量为1μL。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为250℃,初始温度80℃,保持1 min,程序升温至130℃,速度10 ℃/min,再以3 ℃/min 升至150℃,最后以5 ℃/min 升至250℃,并保持6 min,直至所有脂肪酸全部出峰。
[0030]质谱条件:GC

MS接口温度280℃,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周期500 次/s,质量扫描范围m/z 30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适宜投喂织锦巴非蛤稚贝的饵料微藻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培养饵料微藻:应用F/2培养基,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在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培养需要的饵料微藻至对数后期;(2)培养织锦巴非蛤稚贝:获得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即D形幼虫后,根据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饲喂培养的饵料微藻,饲喂至28天后附着苗全部脱板,即得织锦巴非蛤稚贝;(3)提取脂质:用离心法收集步骤(1)培养的饵料微藻,获得藻泥后,采用液液萃取法,用氯仿—甲醇(2:1)提取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的脂质,获得脂质样品;(4)分析脂质:对脂质样品进行甲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陈瑞芳邹杰彭慧婧柯珂姜发军赖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