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连跨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60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连跨闸门,包括若干个闸门单元、廊道、电缆管路、以及设置于河道两侧的边建筑物和设置于相邻闸门单元之间的中建筑物;闸门单元包括用电单元;廊道设于河道内,任一边建筑物、以及中建筑物和/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有供电缆管路穿行的管路通道,管路通道均与廊道连通;电缆管路包括密封管道和设置于密封管道内的电缆,任一电缆途经管路通道、或管路通道与廊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电缆管路无须全部布置在河道内,由此在保障闸底板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对电缆管路进行检查及维修;同时,密封管道的设计使得即使其进水,水也不会进入廊道、管路通道等途经位置。管路通道等途经位置。管路通道等途经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连跨闸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孔连跨闸门。

技术介绍

[0002]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闸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主体活动部分,用以封闭或开放孔口,通称闸门门叶;其二是埋固部分,主要包括主轨、导轨、铰座、门楣、底槛、止水座等;其三是启闭设备,用以操作控制闸门门叶的位置。
[0003]当河道跨度较大时,往往须在河道内布置多个闸门单元,从而形成多孔连跨闸门;多孔连跨闸门往往包括设置于河道两侧的边建筑物和设置于相邻闸门单元之间的中建筑物,边建筑物和中建筑物通常为容纳启闭机室的闸墩,但在一些情况下,如为避免闸墩对行洪产生障碍或影响河道景观,也会取消闸墩的设计,直接将启闭机室下移。
[0004]基于景观需要,闸门经常安装灯光、喷头(用以形成喷泉效果)等用电单元,用电单元通常设置于闸门门叶、中建筑物上方、河道内等处,用电单元须通过电缆供电。由于闸门门叶需要转动,因此电缆的进线口往往设计于闸门门叶下部,即进线口位于河道内。由此使得,现有技术通过在河道内布置管沟以用于电缆的走线。当河道跨度较大而布置多个闸门以形成多孔连跨时,由于电缆的数量极大,河道中的管沟横截面积也须相应的做大,这对闸底板的整体安全造成威胁。并且,电缆布设于河道内,排查检修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连跨闸门,电缆管路无须全部从河道里走线,不会破坏闸底板的结构稳定性,在保障闸门安全性能的同时,便于电缆管路的检修。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孔连跨闸门,包括若干个闸门单元、廊道、电缆管路、以及设置于河道两侧的边建筑物和设置于相邻闸门单元之间的中建筑物;
[0008]所述闸门单元包括用电单元;所述廊道设于河道内,任一边建筑物、以及中建筑物和/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有供电缆管路穿行的管路通道,所述管路通道均与廊道连通;
[0009]所述电缆管路包括密封管道和设置于密封管道内的电缆,任一电缆途经管路通道、或管路通道与廊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
[001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任一电缆途经管路通道、或管路通道与廊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电缆管路无须全部布置在河道内,由此在保障闸底板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对电缆管路进行检查及维修。进一步地,电缆管路包括密封管道以及设置于密封管道内的电缆,由此使得即使密封管道进水,水也只是在密封管道中,并不会进入廊道、管路通道等途经位置。
[0011]须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多孔连跨闸门为两孔及以上,当为两孔时,闸门单
元为两个。就管路通道来说,其可仅设置于河道两侧的两个边建筑物上,也可以是设置于任一边建筑物和中建筑物上,也可以是同时设置于两个边建筑物和中建筑物上,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当边建筑物和中建筑物为启闭机室时,启闭机室的内部空间即可作为管路通道的一部分供电缆管路走线。此外,对于电缆的穿行路线来说,本技术方案中,所谓“任一电缆途经管路通道、或管路通道与廊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指电缆可直接通过管路通道而无须通过廊道到达用电单元所在位置,也可通过管路通道以及廊道到达用电单元所在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电缆包括若干第一电缆,各第一电缆依次途经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廊道、中建筑物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第一电缆通过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到达与该管路通道相通的廊道,而后又经廊道到达与廊道相通的中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而后延伸至该中建筑物或该另一边建筑物附近的用电单元所在位置,以为这些用电单元供电。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且使得大部分电缆管路无须从河道中走线,在保障闸门安全性能的同时,便于电缆管路的检修。
[0014]优选地,所述电缆包括第二电缆,第二电缆途经任一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
[001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对于位于两个边建筑物附近的用电单元来说,第二电缆可无须经过廊道,直接通过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即可延伸至附近的用电单元所在位置,以为这些用电单元供电。同样地,这样的结构设计也使得电缆管路无须全部布置在河道内,在保障闸底板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对电缆管路进行检查及维修。
[0016]须说明的是,对于每个闸门单元而言,其横跨两个建筑物,电缆可途经两个建筑物中的任意一个从而为该闸门单元所包含的用电单元供电。对于位于河道两侧的闸门单元(以下称“边闸门单元”)而言,当多孔连跨闸门仅单侧进行供电时,与控制室位于同侧的边闸门单元,其用电单元可通过电缆直接穿过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后进行供电,电缆无须经过廊道;而对于位于对侧的边闸门单元而言,其用电单元可通过电缆依次途经同侧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廊道、中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或对侧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的方式进行供电。当多孔连跨闸门采用双侧进行供电时,两个边闸门单元的用电单元,均可通过电缆直接穿过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的方式进行供电。而具体选择何种供电方式,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17]优选地,所述密封管道包括供电缆穿入的入线口和供电缆穿出的出线口,所述入线口和/或出线口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8]密封管道进水虽对廊道、管路通道等途经位置不造成安全隐患,但密封管道的入线口通常设置于控制室内,而控制室须确保干燥,避免进水,否则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密封管道的入线口和/或出线口进行密封设计。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管道的入线口和/或出线口设置密封装置,可很大程度避免水进入密封管道内,由此基本保障控制室的用电安全。
[0019]优选地,所述出线口的高度高于河道的正常水位高度。
[002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使出线口的高度高于正常水位高度,正常水位高度为河道日常情况下的水位高度,为测算所得。出线口的高度高于正常水位高
度,由此使得,除非出现特大洪水等较为极端的天气情况,密封管道的出线口均不会被水淹没,由此进一步降低进水风险。
[0021]优选地,所述入线口的高度不低于出线口的高度。
[00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使密封管道的入线口的高度不低于密封管道出线口的高度,如将控制室设置的相对较高,由此使得即使密封管道的出线口进水,水也难以沿密封管道从进线口流出,由此进一步保障控制室的用电安全。
[0023]优选地,所述密封管道设置有放水装置。
[002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所述结构设计,在密封管道上设置放水装置,由此可将密封管道内的水及时排出,这样一方面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连跨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闸门单元、廊道、电缆管路、以及设置于河道两侧的边建筑物和设置于相邻闸门单元之间的中建筑物;所述闸门单元包括用电单元;所述廊道设于河道内,任一边建筑物、以及中建筑物和/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有供电缆管路穿行的管路通道,所述管路通道均与廊道连通;所述电缆管路包括密封管道和设置于密封管道内的电缆,任一电缆途经管路通道、或管路通道与廊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连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若干第一电缆,各第一电缆依次途经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廊道、中建筑物或另一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连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第二电缆,第二电缆途经任一边建筑物设置的管路通道后延伸至与对应的用电单元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连跨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道包括供电缆穿入的入线口和供电缆穿出的出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稻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格英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