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58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属于蓄热池技术领域,该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块,所述蓄热块由多个固体氧化镁砖堆积而成,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分别位于蓄热块的两侧,所述第三风道位于蓄热块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该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通过进风管、风箱、第一离心风机、开口和连接管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出风侧风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使其再次回到池体的内部进行循环,减少出风侧与回风侧的温度差,使蓄热池的热能充分得到利用,降低热量损耗,有利于推广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


[0001]本技术属于蓄热池
,具体涉及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

技术介绍

[0002]储热技术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力图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低谷电固体蓄热设备是一种先进、高效的清洁供热产品,低谷电固体蓄热原理是将电网滞纳的低谷电能转化成热能储存起来,用于白天高峰电时供暖或供热水使用,或者利用风电将不稳定的风能蓄存起来,变成稳定的热源往外输出,属于清洁无污染产品。
[0003]现有的固体蓄热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内部循环风系统持续工作,使蓄热池内热量分布不均,出风侧与回风侧出现较大温度差,导致蓄热池无法利用其最大蓄热量,使得热量的损耗较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体蓄热池热量损耗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块,所述蓄热块由多个固体氧化镁砖堆积而成,所述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分别位于蓄热块的两侧,所述第三风道位于蓄热块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三风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入管和输出管,所述固体氧化镁砖的中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加热丝电连接,所述池体的内侧壁和顶部均设置有隔热板,所述池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和连接管,所述进风管与第二离心风机连接,所述连接管与第一离心风机连接,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箱,所述连接管与风箱相连通,所述风箱的一侧开设有开口。
[000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道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蓄热块的底部也设置有隔热板。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风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固体氧化镁砖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体氧化镁砖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体氧化镁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体氧化镁砖的底部开设有卡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通过进风管、风箱、第一离心风机、开口和连接管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出风侧风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使其再次回到池体的内部进行循环,
减少出风侧与回风侧的温度差,使蓄热池的热能充分得到利用,降低热量损耗,有利于推广使用。
[0012]2、该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通过在第一风道的内部设置引流板以及隔热板,对出风侧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便于其进入到连接管的内部,同时能够防止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将蓄热块的热量带走。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固体氧化镁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池体;2、接线柱;3、进风管;4、风箱;5、开口;6、连接管;7、进入管;8、换热器;9、第一风道;10、隔热板;11、第二风道;12、导流板;13、第一离心风机;14、第三风道;15、固体氧化镁砖;16、输出管;17、引流板;18、第二离心风机;19、卡块;20、卡槽;21、第一凹槽;22、加热丝;2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 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块,蓄热块由多个固体氧化镁砖15堆积而成,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9、第二风道11和第三风道14,第二风道11和第三风道14分别位于蓄热块的两侧,第三风道14位于蓄热块的下方,第二风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离心风机13和第二离心风机18,第三风道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换热器8,换热器8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入管7和输出管16,固体氧化镁砖15的中部设置有加热丝22,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柱2,接线柱2与加热丝22电连接,池体1的内侧壁和顶部均设置有隔热板10,池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3和连接管6,进风管3与第二离心风机18连接,连接管6与第一离心风机13连接,进风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箱4,连接管6与风箱4相连通,风箱4的一侧开设有开口5。
[002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利用接线柱2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接线柱2将电能传递至加热丝22,从而使加热丝22温度升高,固体氧化镁砖15将热能进行储存,使蓄热块的整体温度升高,第二离心风机18启动,外界的气流通过开口5进入到风箱4的内部,随后通过进风管3进入到第二风道11的内部,气流会通过蓄热块内部的缝隙到达第三风道14,在此过
程中,气流的温度会升高,高温气流进入到换热器8的内部,外界水流通过进入管7进入到换热器8,高温气流会将进入到换热器8内部的冷水加热成温度较高的水,从而使高温水流从输出管16中排出,高温气流经过换热器8后,其温度降低并进入到第一风道9的内部,在第一离心风机13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的气流会通过连接管6进入到风箱4的内部,在第二离心风机18的作用下,温度降低的气流会通过进风管3进入到第二风道11的内部,循环使用,能够对出风侧风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减少出风侧与回风侧的温度差,使蓄热池的热能充分得到利用,降低热量损耗,有利于推广使用。
[0022]具体的,第一风道9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17。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风道9的内部设置引流板17,能够将经过换热器8的气流引导至第一离心风机13处,有利于温度降低的气流进入到连接管6的内部并进行循环。
[0024]具体的,蓄热块的底部也设置有隔热板10。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蓄热块的底部也设置隔热板10,防止温度降低的气流在流动过程中吸收蓄热块的热量,进一步减少蓄热块的热量损失。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分布均匀的固体蓄热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块,所述蓄热块由多个固体氧化镁砖(15)堆积而成,所述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9)、第二风道(11)和第三风道(14),所述第二风道(11)和第三风道(14)分别位于蓄热块的两侧,所述第三风道(14)位于蓄热块的下方,所述第二风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离心风机(13)和第二离心风机(18),所述第三风道(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换热器(8),所述换热器(8)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入管(7)和输出管(16),所述固体氧化镁砖(15)的中部设置有加热丝(22),所述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柱(2),所述接线柱(2)与加热丝(22)电连接,所述池体(1)的内侧壁和顶部均设置有隔热板(10),所述池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3)和连接管(6),所述进风管(3)与第二离心风机(18)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超王常委杨伟蔡智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昌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