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33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7
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由左切刀、中间切刀和右切刀组成,在各切刀上设有螺纹孔,左切刀与右切刀的中间设有中间切刀,左切刀与右切刀的刀刃在同一直线上。中间切刀的刀口分别高于左切刀和右切刀的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海绵钛钛坨在切块生产过程中,每切一次能把钛坨切块分成三部分,减少钛坨切块长度,利于海绵钛钛块的破碎,避免钛块长度重切操作,减少生产周期延长和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周期延长和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周期延长和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钛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

技术介绍

[0002]海绵钛经过还原

蒸馏工段生产得到海绵钛钛坨,海绵钛钛坨经过油压机切成小块、小块的钛经过大型破碎机破碎、细破碎机破碎、产品包装得到海绵钛产品。随着海绵钛科技的进步,海绵钛生产炉型大型化,生产得到的海绵钛钛坨的直径和高度增加,即单炉海绵钛的质量增加,随着海绵钛钛坨的直径增加,现有技术的切刀刀口位置在同一直线位置,在海绵钛钛坨经过油压机切块时,海绵钛钛坨被切成块的钛块长度大,不利于海绵钛钛块的破碎,必须对达不到要求的钛块长度进行重切,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和增加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在海绵钛钛坨在切块生产过程中,钛坨切块长度大,不利于海绵钛钛块的破碎,必须对达不到要求的钛块长度进行重切,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和增加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由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组成,在各切刀上设有螺纹孔,左切刀1与右切刀3的中间设有中间切刀2,左切刀1与右切刀3的刀刃在同一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在所述的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的高度范围在10

20mm;在所述的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的刀口上设有二段刀口,第一段刀口4的垂直角度为60
°
,第一段刀口4的长度15

20mm;第二段刀口5的垂直角度为45
°
,第二段刀口5长度300

500mm。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在海绵钛钛坨在切块生产过程中,每切一次能把钛坨切块分成三部分,减少钛坨切块长度,利于海绵钛钛块的破碎,避免钛块长度重切操作,减少生产周期延长和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 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左切刀、2一中间切刀、3-右切刀。
[0008]图2 是切刀的左视图。
[0009]图3 是图2 中I处放大图。
[0010]图中:4-第一段刀口、5一第二段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12]如图1所示,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由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组成,在各切刀上设有螺纹孔,左切刀1与右切刀3的中间设有之间切刀2,切刀1与右切刀3的刀刃在同一直线上;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在所述的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的高度范围在10

20mm,其作用切刀口受力时间不同,使每次切的钛块分切成3个小块;在所述的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的刀口上设有二段刀口,第一段刀口4的垂直角度为60
°
,第一段刀口4的长度15

20mm,第二段刀口5的垂直角度为45
°
,第二段刀口5长度300

500mm,其作用是增加刀口的强度。
[0013]海绵钛钛坨切压在组装时,分别把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由螺栓通过螺栓孔固定在油压机的切刀支座上,使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组装完成后,开始切海绵钛钛坨,中间切刀2最开始接触钛坨切钛坨中间部位,当切入钛坨15

20mm时,左切刀1和右切刀3才开始切钛坨的边部,因钛坨因切刀结构影响,受力时间不同,在切的过程中,每切一次,钛块被分成3个小切块,在提升切刀进行往复切块,直到钛坨被切块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海绵钛钛坨的切刀,由左切刀(1)、中间切刀(2)和右切刀(3)组成,在各切刀上设有螺纹孔,左切刀(1)与右切刀(3)的之间设有中间切刀(2),左切刀(1)与右切刀(3)的刀刃在同一直线上;其特征在于: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在所述的中间切刀(2)的刀口高于左切刀(1)和右切刀(3)的刀口的高度范围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峰孙建华曾立萍王邦兴李斗良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