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09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拼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拼接的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架;第一导向杆,底座内连接有三个第一导向杆;加热机构,支架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用于加热PE板;移动机构,底座内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移动PE板。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使得丝杆带动热熔机前后移动,热熔器在第二导向杆上前后移动,热熔器对两个PE板拼接处进行加热,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PE板拼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拼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板材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韧性高、抗拉、耐腐蚀、耐低温、无毒无害以及耐磨性能好等特点,且广泛应用于化工、服装、包装和食品等领域。
[0003]目前市场一般是工作人员手动对PE板材拼接,需要工作人员手持热熔枪对PE板材进行加热拼接,但长时间手持热熔枪,会导致工作人员手部酸痛,且热熔枪枪头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从而影响工作人员操作,降低工作效率。
[0004]因此亟需一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拼接的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工作人员需要手持热熔枪对PE板材进行加热拼接,长时间手持热熔枪,会导致工作人员手部酸痛,且热熔枪枪头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拼接的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架;第一导向杆,底座内连接有三个第一导向杆;加热机构,支架内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用于加热PE板;移动机构,底座内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移动PE板。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支架内前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丝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第二导向杆,支架内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移动套,丝杆上螺纹式设置有移动套,移动套右侧在第二导向杆上滑动;热熔机,移动套内部设置有热熔机;顶块,支架后侧连接有顶块,丝杆后端与顶块左侧转动式连接,第二导向杆后端与顶块右侧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导向块,第一导向杆上滑动式设置有导向块;移动座,三个导向块顶部之间设置有移动座;调节块,移动座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置有调节块;楔形块,移动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楔形块;螺杆,调节块内螺纹式设置有螺杆,螺杆顶端与移动座接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夹紧PE板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架,移动座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拉杆,支撑架内滑动式设置有拉杆;压块,拉杆底部连接有压块;第一弹性件,拉杆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压块连接,第一弹性件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加快冷却PE板的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包括:固定杆,底座上方左部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杆;外壳,固定杆底部连接有外壳;固定块,外壳内连接有固定块;风扇,固定块前后两部均设置有风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打磨PE板的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第三导向
杆,支架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三导向杆;升降壳,前后两侧的第三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升降壳;第二弹性件,第三导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支架连接,第二弹性件一端与升降壳连接;第二电机,升降壳前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打磨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打磨轮;下压杆,升降壳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下压杆,楔形块移动后与下压杆接触。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打磨PE板的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连接杆,支架右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第三导向杆右侧;刮板,连接杆底部连接有刮板;收集框,底座内部滑动式设置有收集框;把手,收集框右侧连接有把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0014]采用了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1、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使得丝杆带动热熔机前后移动,热熔器在第二导向杆上前后移动,热熔器对两个PE板拼接处进行加热,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PE板拼接。
[0015]2、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压块和拉杆向下移动,使得压块向下固定PE板,从而防止PE板移动。
[0016]3、通过工作人员启动风扇,使得风扇对拼接完成的PE板进行吹风冷却,进而加快PE板冷却速度,从而增加工作效率。
[0017]4、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使得打磨轮对PE板拼接处进行打磨,进而使PE板拼接处光滑、美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热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风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风干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打磨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名称:1_底座,2_支架,3_第一导向杆,4_加热机构,401_第一电机,403_丝杆,404_第二导向杆,405_移动套,406_热熔机,407_顶块,5_移动机构,501_移动座,502_导向块,503_调节块,504_楔形块,505_螺杆,6_固定机构,601_支撑架,602_压块,603_第一弹性件,604_拉杆,7_风干机构,701_外壳,702_固定杆,703_固定块,704_风扇,8_打磨机构,801_第三导向杆,802_第二弹性件,803_升降壳,804_第二电机,805_打磨轮,806_下压杆,9_收集机构,901_连接杆,902_刮板,903_收集框,904_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1]实施例1
[0032]参阅图1

图5,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包括有底座1、支架2、第一导向杆3、加热机构4和移动机构5,底座1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架2,底座1内连接有三个第一导向杆3,支架2内设置有加热机构4,加热机构4用于加热PE板,底座1内设置有移动机构5,移动机构5用于移动PE板。
[0033]参阅图1、图2和图3,加热机构4包括有第一电机401、丝杆403、第二导向杆404、移动套405、热熔机406和顶块407,支架2内前侧通过螺栓设置有第一电机401,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403,支架2内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杆404,丝杆403上螺纹式设置有移动套405,移动套405右侧在第二导向杆404上滑动,移动套405内部设置有热熔机406,支架2后侧连接有顶块407,丝杆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架(2);第一导向杆(3),底座(1)内连接有三个第一导向杆(3);加热机构(4),支架(2)内设置有加热机构(4),加热机构(4)用于加热PE板;移动机构(5),底座(1)内设置有移动机构(5),移动机构(5)用于移动PE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01),支架(2)内前侧设置有第一电机(401);丝杆(403),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403);第二导向杆(404),支架(2)内右侧连接有第二导向杆(404);移动套(405),丝杆(403)上螺纹式设置有移动套(405),移动套(405)右侧在第二导向杆(404)上滑动;热熔机(406),移动套(405)内部设置有热熔机(406);顶块(407),支架(2)后侧连接有顶块(407),丝杆(403)后端与顶块(407)左侧转动式连接,第二导向杆(404)后端与顶块(407)右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5)包括:导向块(502),第一导向杆(3)上滑动式设置有导向块(502);移动座(501),三个导向块(502)顶部之间设置有移动座(501);调节块(503),移动座(501)前后两部均滑动式设置有调节块(503);楔形块(504),移动座(50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楔形块(504);螺杆(505),调节块(503)内螺纹式设置有螺杆(505),螺杆(505)顶端与移动座(501)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E板加工用热熔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夹紧PE板的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支撑架(601),移动座(50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架(601);拉杆(604),支撑架(601)内滑动式设置有拉杆(604);压块(602),拉杆(604)底部连接有压块(602);第一弹性件(603),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乐旭穆得平谢飞肖亮亮谢兴云梁建成吉同宗王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旭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