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690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9
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生物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泳道、水泵、PVC水管、变频器、整流器、拦网、相机;泳道内注入水;水泵连接PVC水管置于泳道内部形成环流;变频器连接水泵,通过改变水泵功率控制泳道内部水流大小;整流器置于泳道内部头端,用于形成层流;拦网置于泳道内部尾端;相机置于泳道正上方。方法:先由水泵在泳道内部形成环流,通过整流器使其产生稳定的层流,将测试大黄鱼群体放入泳道,通过变频器对水泵功率调节控制泳道内部水流速度,将因疲劳冲到尾端拦网上的大黄鱼捞出,即得知该鱼的游泳能力,相机全程记录拍摄。可在短时间内对大批量大黄鱼群体进行游泳能力测评,设备成本低、效率高、应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测量
,具体是涉及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养殖种类,以“近岸网箱”为主要养殖模式,由于该模式存在水体交换不畅、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导致水产病害频发,大黄鱼死亡率高居不下。因此,大黄鱼养殖业尝试转向“深远海网箱”养殖模式。然而,深远海网箱具有更为复杂的水流情况,多急流、湍流,对养殖对象游泳能力有较高要求。鱼类的游泳能力被认为是一项评估鱼类生长和存活的重要指标,且与鱼类健壮性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结合大黄鱼深远海养殖方式和特点,以鱼类游泳能力为着手点,开发特定养殖场景下遴选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0003]在鱼类游泳能力的评估方式中,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
crit
)这一指标的使用最为普遍和广泛,被认为是评估鱼类游泳能力的标准。临界游泳速度是由鱼类在固定的时间和速度增量下持续游泳,最终达到疲劳状态时的速度和持续时间换算得出。该方法最早由加拿大学者Brett于1964年建立,并沿用至今。为此,Brett搭建第一台可用于测量鱼类临界游泳速度的“鱼类呼吸测量仪”,该装置将待测实验鱼置于泳道内,并形成水路闭环,通过控制水泵动力来改变泳道内部水流速度,由此测得实验鱼的临界游泳速度,这也是后来的鱼类游泳能力测量装置的模型基础。此后,关于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成为热门,实验装置也在“Brett型”的基础上得到改进。Stobutzki于1997年搭建用于测量珊瑚礁鱼类游泳能力的泳道装置,该装置由6个独立泳道组成,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并在泳道前端设立“倒U型”水槽稳定水流,可同时测量6尾实验鱼的游泳能力。此外,由Loligo公司搭建测量鱼类游泳能力的泳道装置,由单个泳道组成,以桨叶式发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控制器对泳道内水流速度进行控制,是商业化最成功的鱼类游泳能力测量装置。
[0004]尽管关于鱼类游泳能力的测量装置开发甚多,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测量装置仍有其明显的弊端,如:可测量个体数量有限、测量技术复杂繁琐、生产应用场景少等,这些限制使得目前的鱼类游泳能力测量装置在生产上的产业化应用不具备可行性。
[0005]因此,提供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快速并大批量遴选出强游泳能力的健壮大黄鱼用于生产养殖,从而节省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为大黄鱼养殖业带来切实经济效益,并为离岸深远海等特定养殖场景中遴选具有强游泳能力的健壮大黄鱼个体提供解决方案,助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提供能够高效、快速的从大黄鱼群体中遴选出强游泳能力健壮个体的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0007]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包括:泳道、水泵、PVC水管、变频器、整流
器、拦网、相机;泳道置于水平面,注入一定水深的海水;水泵连接PVC水管置入泳道,PVC出水口和PVC进水口与泳道底面平行,并使其在泳道内部形成稳定环流;变频器连接水泵,通过改变水泵功率来控制泳道内部的水流大小;整流器置于泳道内部头端,用于形成层流;拦网置于泳道内部尾端,用于阻拦大黄鱼;相机置于泳道正上方,用于记录泳道内大黄鱼的游泳行为,通过视频可作进一步分析。
[0008]优选的,所述泳道尺寸可变,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鱼。
[0009]优选的,所述水泵最大功率可变,以达到所需的最大水流速度。
[0010]优选的,所述PVC水管为硬材质,不易形变,能够使水流稳定朝向。
[0011]优选的,所述整流器为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不易被腐蚀,且为蜂窝状,易产生层流。
[0012]优选的,所述拦网为尼龙软材质,不易对鱼体产生伤害,孔径应远小于所测大黄鱼大小,以免大黄鱼逃脱。
[0013]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方法,其中具体步骤如下:
[0014]1)将测评大黄鱼群体放入泳道内低流速(0.5BL.s
‑1)适应30min,适应时间可延长,直到所有测评大黄鱼表现为正常游泳行为;
[0015]2)每间隔5min通过变频器将泳道水流速度增加0.5BL.s
‑1;
[0016]3)6个阶段后,每间隔15min将泳道水流速度增加1BL.s
‑1;
[0017]4)在整个测评期间,将达到疲劳状态的大黄鱼个体迅速捞出,并记录疲劳时间和疲劳时水流速度,疲劳状态即大黄鱼表现为无法做顶流游泳行为,被水流冲到泳道尾端拦网上无法离开超过5s;
[0018]5)大黄鱼个体的游泳能力U
crit
由下列公式得出:
[0019]U
crit
=V1+(t1/T)V
[0020]其中,V1是大黄鱼个体疲劳前阶段的水流速度;V是水流速度增量;T是时间间隔;t1是大黄鱼个体在疲劳阶段的游泳时间。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和方法,与现有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评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2]1、该装置搭建成本低,测评规模大,测评效率高,具有产业应用前景;
[0023]2、该方法技术难度低,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大黄鱼的游泳能力测评,不会对鱼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方法示意图;
[0026]图3为大黄鱼3月龄群体的游泳能力分布图。
[0027]图中各标记为:1

泳道;2

水泵;3

PVC管出水口;4

PVC管进水口;5

变频器;6

整流器;7

拦网;8

相机;9

测评区域;10

被测大黄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地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
[0030]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包括:泳道1、水泵2、PVC管出水口3、PVC管进水口4、变频器5、整流器6、拦网7、相机8、测评区域9。
[0031]泳道1置于水平面,注入一定水深的海水;水泵2连接PVC水管置入泳道,PVC管出水口3和PVC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泳道、水泵、PVC水管、变频器、整流器、拦网、相机;泳道置于水平面,注入海水;水泵连接PVC水管置入泳道,PVC出水口和PVC进水口与泳道底面平行,并使其在泳道内部形成稳定环流;变频器连接水泵,通过改变水泵功率来控制泳道内部的水流大小;整流器置于泳道内部头端,用于形成层流;拦网置于泳道内部尾端,用于阻拦大黄鱼;相机置于泳道正上方,用于记录泳道内大黄鱼的游泳行为,通过视频作进一步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泳道为圆环形,材质为亚克力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采用陆用水泵,最大功率可变,以达到所需的最大水流速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功率大于水泵功率。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水管为硬材质,不易形变,能够使水流稳定朝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评大黄鱼群体游泳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材质,形状为蜂窝状,以利于产生层流。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曾俊嘉濮菲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