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丽娟专利>正文

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670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包括与患者鼻腔相适配的两处鼻塞管及与鼻塞管活动相接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壳体,位于限位壳体内活动设有两处结构相同的供氧中转件,位于供氧中转件内开设有“L”型输氧腔,输氧腔的上端与鼻塞管连通设置,输氧腔的下端与活动插设在限位壳体内的输氧管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鼻塞管与连接件和供氧中转件的配合,可便捷更换鼻塞管,以对供氧软管及输氧管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及通过驱动组件与供氧中转件的配合,在将鼻氧管固定在头部后,患者可通过转动驱动轴来自行调节位于鼻腔内的两处鼻塞管之间的距离,来适应性的调整两处鼻塞管对鼻腔内壁的夹紧舒适度。两处鼻塞管对鼻腔内壁的夹紧舒适度。两处鼻塞管对鼻腔内壁的夹紧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5690748U提供的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包括鼻塞接头、鼻塞套以及鼻塞管,鼻塞接头具有相互连通的供气口以及出气口;鼻塞套具有容置通道,鼻塞接头嵌套于容置通道内;鼻塞管用于与患者鼻腔适配,鼻塞管设置在鼻塞套上,且鼻塞管与出气口连通。鼻氧管装置包括供氧软管、绑带以及鼻氧管;供氧软管与鼻塞接头的供气口连通,绑带与鼻塞套连接,绑带用于将鼻塞套与患者绑定。上述装置的连接稳固性高,不易折弯,不易造成气路堵塞,能够保证顺畅供气;但该装置的鼻塞接头更换不便,且鼻塞接头在患者鼻腔内的夹持位置无法更换,对于鼻腔内出现肿块且需要输氧的患者,患者使用该鼻氧管装置会产生不适感,即上述装置不能满足不同患者对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氧管及鼻氧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鼻氧管,包括与患者鼻腔相适配的两处鼻塞管及与鼻塞管活动相接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壳体,位于所述限位壳体内活动设有两处结构相同的供氧中转件,位于所述供氧中转件内开设有“L”型输氧腔,所述输氧腔的上端与所述鼻塞管连通设置,所述输氧腔的下端与活动插设在限位壳体内的输氧管连通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壳体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状的限位腔,两处所述供氧中转件滑动的设置在限位腔内。<br/>[0007]优选的,位于所述限位壳体内设有用于调控供氧中转件位置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端部与两处供氧中转件分别固定相接的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位于上、下分布的两处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之间设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相接,且设于驱动轴外端面上的驱动齿与设于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端面上的传动齿相咬合,当两处所述供氧中转件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靠近所述驱动轴的端部距其所不接触的供氧中转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转动的设置在限位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透过限位壳体并位于限位壳体的外部设置,当所述驱动轴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带动两处所述供氧中转件相向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输氧管的一端固定在输氧腔的下端口处设置,其另一端透过限位壳体并位于限位壳体的外部设置,且所述输氧管的外端面与限位壳体活动相接。
[0010]优选的,所述鼻塞管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供氧中转件的上端相螺接设置,且当所述连接件螺接在供氧中转件上时,所述鼻塞管的下端插入输氧腔内并与
输氧腔连通设置。
[0011]一种鼻氧管装置,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鼻氧管,还包括与输氧管连通的供氧软管及用于将鼻氧管与患者绑定的绑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鼻塞管与连接件和供氧中转件的配合,可便捷更换鼻塞管,以对供氧软管及输氧管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及通过驱动组件与供氧中转件的配合,在将鼻氧管固定在头部后,患者可通过转动驱动轴来自行调节位于鼻腔内的两处鼻塞管之间的距离,来适应性的调整两处鼻塞管对鼻腔内壁的夹紧舒适度,使用方便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满足不同的夹紧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限位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两处供氧中转件相互远离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两处供氧中转件相互靠近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供氧中转件与输氧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供氧中转件与鼻塞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鼻塞管、2限位组件、201限位壳体、202供氧中转件、203输氧腔、204输氧管、205限位腔、206驱动组件、2061第一驱动板、2062第二驱动板、2063驱动轴、2064驱动齿、2065传动齿、 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鼻氧管,包括与患者鼻腔相适配的两处鼻塞管1及与鼻塞管1活动相接的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壳体201,位于限位壳体201内活动设有两处结构相同的供氧中转件202,位于供氧中转件202内开设有“L”型输氧腔203,输氧腔203的上端与鼻塞管1连通设置,输氧腔203的下端与活动插设在限位壳体201内的输氧管204连通设置;限位壳体201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状的限位腔205,两处供氧中转件202滑动的设置在限位腔205内;位于限位壳体201内设有用于调控供氧中转件202位置的驱动组件206,驱动组件206包括端部与两处供氧中转件分别固定相接的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位于上、下分布的两处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之间设有一驱动轴2063,驱动轴2063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相接,且设于驱动轴2063外端面上的驱动齿2064与设于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端面上的传动齿2065相咬合,当两处供氧中转件202之间的距离最大时,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靠近驱动轴2063的端部距其所不接触的供氧中转件202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驱动轴2063转动的设置在限位壳体201上,且驱
动轴2063 的一端透过限位壳体201并位于限位壳体201的外部设置,当驱动轴2063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驱动板 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带动两处供氧中转件202相向移动;其中,输氧管204的一端固定在输氧腔203 的下端口处设置,其另一端透过限位壳体201并位于限位壳体201的外部设置,且输氧管204的外端面与限位壳体201活动相接;此外,鼻塞管1的下端固定设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与供氧中转件202的上端相螺接设置,且当连接件3螺接在供氧中转件202上时,鼻塞管1的下端插入输氧腔203内并与输氧腔203连通设置。
[0024]实施例2:
[0025]一种鼻氧管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鼻氧管,还包括与输氧管204连通的供氧软管及用于将鼻氧管与患者绑定的绑带。
[0026]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使用时,通过连接件3将鼻塞管1螺接在供氧中转件202上,此时,鼻塞管1与输氧腔203和输氧管204处于连通状态,进而,供氧软管通过输氧管204和输氧腔203将氧气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鼻腔相适配的两处鼻塞管(1)及与鼻塞管(1)活动相接的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限位壳体(201),位于所述限位壳体(201)内活动设有两处结构相同的供氧中转件(202),位于所述供氧中转件(202)内开设有“L”型输氧腔(203),所述输氧腔(203)的上端与所述鼻塞管(1)连通设置,所述输氧腔(203)的下端与活动插设在限位壳体(201)内的输氧管(204)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体(201)内设有上端为开口状的限位腔(205),两处所述供氧中转件(202)滑动的设置在限位腔(20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氧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限位壳体(201)内设有用于调控供氧中转件(202)位置的驱动组件(206),所述驱动组件(206)包括端部与两处供氧中转件分别固定相接的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位于上、下分布的两处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之间设有一驱动轴(2063),所述驱动轴(2063)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相接,且设于驱动轴(2063)外端面上的驱动齿(2064)与设于第一驱动板(2061)和第二驱动板(2062)端面上的传动齿(2065)相咬合,当两处所述供氧中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娟陈传梅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丽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