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48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包装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合盖机构,本方案通过在导向架上设置于壶盖对应的摩擦板,工作过程中,油壶在传送带上传输,壶盖投放设备将壶盖放置在油壶的开口上,油壶到达合盖机构分布区域时,壶盖与摩擦板接触,将摩擦板和压缩杆向后方推动,直至压缩杆将限位孔封闭,这样压缩槽变为密闭状态,压缩杆无法在深入,此时摩擦板与壶盖紧密贴合,如此壶盖在水平传输过程中与摩擦板摩擦,摩擦力控制壶盖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壶盖拧紧,这样拧紧壶盖的工作就可在油壶传输过程中进行,无需间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成本。备成本。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指在机械设备的各部件之间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的特种油品,因为润滑油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当前在各大领域的使用范围都很广泛;
[0003]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油主要是石油经过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等工艺制得,生产步骤相对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0004]润滑油调配完成后需要分装,即将润滑油装入不同规格的油壶中,封上口、贴上标签进行售卖,当前的封口设备大多都是先将壶盖放置到油壶口,再通过机械臂拧紧,如此旋拧壶盖时,需要使油壶停止移动,工作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本方案通过在导向架上设置于壶盖对应的摩擦板,工作过程中,油壶在传送带上传输,壶盖投放设备将壶盖放置在油壶的开口上,油壶到达合盖机构分布区域时,壶盖与摩擦板接触,将摩擦板和压缩杆向后方推动,直至压缩杆将限位孔封闭,压缩槽变为密闭状态,压缩杆无法在深入,此时摩擦板与壶盖紧密贴合,如此壶盖在水平传输过程中与摩擦板摩擦,摩擦力控制壶盖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壶盖拧紧,这样拧紧壶盖的工作在油壶传输过程中就可就行,无需间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成本。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装配传送带和导向架,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油壶,所述导向架的上方设置壶盖投放设备,瓶盖投放设备内设置均匀排列的壶盖,所述导向架的内侧安装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合盖机构,所述合盖机构位于壶盖投放设备的左侧,合盖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正面的压缩槽,所述压缩槽沿着传送带传输方向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压缩槽相通的限位孔,所述压缩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位于限位孔的前方,压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位于安装板的正面,摩擦板的高度与壶盖对应,油壶在传送带上传输,壶盖投放设备将壶盖放置在油壶的开口上,油壶到达合盖机构分布区域时,壶盖与摩擦板接触,将摩擦板和压缩杆向后方推动,直至压缩杆将限位孔封闭,压缩槽变为密闭状态,压缩杆无法在深入,此时摩擦板与壶盖紧
密贴合,如此壶盖在水平传输过程中与摩擦板摩擦,摩擦力控制壶盖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壶盖拧紧,这样拧紧壶盖的工作在油壶传输过程中就可就行,无需间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卡位件,卡位件用于高度油壶,防止油壶和传送带之间出现打滑现象,所述摩擦板的正面设置与壶盖对应的摩擦纹,从而减少摩擦板和壶盖之间出现的打滑现象,如此提高壶盖拧紧工作的成功率,让设备运行的更加稳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板位于壶盖的传输路径上,且摩擦板和壶盖的重合部分宽度与压缩杆到限位孔的距离相同,控制摩擦板的活动和固定状态,使其与壶盖接触更加紧密。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内部的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有压缩槽,贯穿通道的直径大于压缩槽,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杆内部的排气道,所述的正面开设有与排气道相通的排气口,所述压缩槽的内壁开设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位于贯穿通道的前方,所述压缩杆的外侧开设有与排气道相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后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送弹簧,所述推送弹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的外侧转动连接延伸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封口板之间设置扭簧,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气泵,所述气泵的顶部固定连接与贯穿通道相通的气管,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向贯穿通道内通入高压空气,这些高压空气充斥满整个贯穿通道,当壶盖经过推压摩擦板时,压缩杆后退使进气口接通贯穿通道,高压空气从排气口喷出,根据伯努利原理,空气流速差导致壶盖前后产生压力差,摩擦板在壶盖上抓取一点就行无接触吸附,由于摩擦板在壶盖传输路径上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被抓取的这个点会随壶盖传输,逐渐从壶盖传输的前方移动到对应的后方,完成一次顺时针旋拧,最后随着壶盖的远离摩擦板和压缩杆被向前拉动,进气口再次与贯穿通道分离,气流消失,摩擦板和壶盖分离,如此通过不接触吸附的方式对壶盖形成局部固定,继而完成旋拧动作,这样避免壶盖旋拧时出现夹痕,同时也避免壶盖表面沾染了润滑油,在旋拧时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旋拧工作,对壶盖表面造成划痕。
[0013]进一步的,通过壶盖推压摩擦板启动抓起的方法,使气流的使用更加集中,摩擦板和壶盖的抓取更加有力度,同时避免了动力能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0014]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板与压缩杆转动连接,摩擦板与压缩杆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且压缩复位弹簧所需的力大于压缩压缩弹簧所需的力,如此摩擦板可以配合壶盖的移动而偏转,而压缩杆的前后活动优先与摩擦板的偏转活动,所述排气口的槽底壁呈弧形,可以引导气流的喷射方向。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位于贯穿通道的前方。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弹簧拉伸所需的力小于扭簧所需的力,如此封口板运动时,只有在推送弹簧达到自身弹性极限,滑块才会推动扭簧进行偏转,这样延时进气口的开放和闭合时间,使摩擦板对壶盖的抓取和分离点更加准确,提高了壶盖的旋拧效果。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合盖机构分为右侧的旋拧区和左侧的预备区,旋拧区的长度与壶盖拧紧所需的行程相同,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避让机构,所述避让机构分布在合盖机构的预备区,避让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板正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压缩槽的上方,所述压缩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安装槽和压缩槽之间开设排气孔,所述预备区内的压缩杆均为伸缩杆,壶盖完全拧紧后,其顶面的
高度低于推送杆,所述预备区的限位孔被封堵,拧紧的壶盖从推送杆下方经过,由于压缩槽为密封状态,压缩杆无法后退,使用伸缩杆收缩,摩擦板不对壶盖进行抓取,未拧紧的瓶盖从推动推送杆,推送杆偏移时排气孔开放,压缩槽接通大气,压缩杆后退接通进气口和贯穿通道,摩擦板对壶盖进行抓取,这样对因各种事故未拧紧的瓶盖继续旋拧,提高了壶盖的旋拧效果,避免出现壶盖松动的情况,同时也不会将壶盖过度拧紧,提高打开时的难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靠近安装槽一端的开口采用扩口设计,使推送杆发生少许偏转就可以将排气孔暴露出来,如此使避让机构的整体工作更加迅速,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点位于进气口的前方,使伸缩杆的伸缩不影响进气口的位置。
[0020]3.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装配传送带(2)和导向架(3),所述传送带(2)上方设置油壶,所述导向架(3)的上方设置壶盖投放设备,瓶盖投放设备内设置均匀排列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3)的内侧安装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设置合盖机构(5),所述合盖机构(5)位于壶盖投放设备的左侧,合盖机构(5)包括开设在安装板(4)正面的压缩槽(51),所述压缩槽(51)沿着传送带(2)传输方向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安装板(4)的底部开设有与压缩槽(51)相通的限位孔(52),所述压缩槽(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53),所述压缩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杆(54),所述压缩杆(54)位于限位孔(52)的前方,压缩杆(54)的另一端安装有摩擦板(55),所述摩擦板(55)位于安装板(4)的正面,摩擦板(55)的高度与壶盖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的表面设置卡位件,所述摩擦板(55)的正面设置与壶盖对应的摩擦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55)位于壶盖的传输路径上,且摩擦板(55)和壶盖的重合部分宽度与压缩杆(54)到限位孔(52)的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不停歇合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设置有抓取机构(6),所述抓取机构(6)包括开设在安装板(4)内部的贯穿通道(61),所述贯穿通道(61)连通所有压缩槽(51),贯穿通道(61)的直径大于压缩槽(51),所述抓取机构(6)还包括开设在压缩杆(54)内部的排气道(62),所述(56)的正面开设有与排气道(62)相通的排气口(63),所述压缩槽(51)的内壁开设有压缩杆(54),所述压缩杆(54)位于贯穿通道(61)的前方,所述压缩杆(54)的外侧开设有与排气道(62)相通的进气口(65),所述进气口(65)的内后壁开设有收纳槽(66),所述收纳槽(6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送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恒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