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612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苗装置,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其包括育苗架(1),育苗架(1)包括种植架(11),种植架(11)包括多个呈阶梯布置的种植层(101),种植层(101)包括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能够共同构成上端开口且呈矩形壳体状的种植腔(104),活动部(103)能够自种植腔(104)前端与固定部(102)分离;还包括设置于靠近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后端板(105)的溢水架(21)。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对铁皮石斛进行移栽过程中与种植腔(104)之间先进行预分离,预分离后再与种植腔(104)完全脱离移栽,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小对幼苗移栽过程中的伤害。更加有效的减小对幼苗移栽过程中的伤害。更加有效的减小对幼苗移栽过程中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苗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皮石斛是近年来很多种植户都会选择种植的一款产品,且它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而要满足市场对铁皮石斛庞大的需求,选择成活率高、生长快的铁皮石斛种苗是关键,优良的种苗会极大的促进推广种植。
[0003]在对铁皮石斛育苗过程中一般包括种苗接种、炼苗和移栽,其中炼苗过程中出瓶种苗移栽后进行继续培育,使其进一步适应环境,生长为优质苗;移栽过程中将炼苗获得的优质苗移栽到树干或石壁上进行仿野生栽培。
[0004]现有的炼苗过程中一般在穴盘内进行,移栽时将幼苗取出时是通过对穴盘底部挤压形变的方式来取苗或者将幼苗直接从穴盘内拔出,无论哪种方式都对幼苗根系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伤害,而幼苗本身就较为脆弱,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减小对幼苗移栽过程中的伤害是本领域一直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铁皮石斛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育苗架包括种植架,种植架包括多个呈阶梯布置的种植层,种植层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能够共同构成上端开口且呈矩形壳体状的种植腔,固定部包括种植腔后端板和两个种植腔侧板,活动部包括种植腔底板和种植腔前端板,活动部能够自种植腔前端与固定部分离;还包括设置于靠近最高处种植层上种植腔后端板的溢水架,溢水架上端部设有溢水槽,溢水槽包括溢水槽底板和溢水槽侧板,溢水槽内的水能够自溢水槽侧板上端面溢入最高处种植层上种植腔内。
[0007]作为优选,固定部还包括与种植腔底板平行且位于种植腔底板下方的下底板,下底板上设有与种植腔侧板平行设置的多个分隔板,分隔板上端部延伸至种植腔内且将种植腔分隔成多个种植单元腔,种植腔底板上设有供分隔板插入的插接槽,多个种植单元腔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对幼苗进行培育。
[0008]作为优选,种植腔侧板和分隔板上均设有供种植腔底板搭接的搭接条。搭接条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装配更加稳定。
[0009]作为优选,种植腔侧板下端延伸至与下底板端部连接,两个种植腔侧板之间设有沿种植腔长度方向设置的圆柱限位杆,种植腔底板的下底面上设有向下开口且截面呈圆弧形的长条槽,圆柱限位杆能够卡入长条槽内。圆柱限位杆与长条槽的配合既能够保证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又能够为活动部与固定部分离时提供上下预分离。
[0010]作为优选,种植腔底板的下底面上设有开口朝向种植腔前端的U形挂板,活动部与固定部分离状态时U形挂板能够挂在圆柱限位杆上,U形挂板挂在圆柱限位杆上时种植腔底板处于向下倾斜状态,保持活动部处于倾斜状态,使其静置一段时间对培养基质充分控水,使得后续培养基质与种植腔内壁以及幼苗根系之间均能够更好的分离。
[0011]作为优选,种植腔前端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与种植腔连通的通孔。通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种植腔内多余水分的排水,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对种植腔内的充分通风。
[0012]作为优选,种植架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溢水架两侧。对称分布于溢水架两侧的种植架能够实现更多幼苗的培育,整体结构也更加稳定性,整个育苗架更加不易倾倒。
[0013]作为优选,两个种植腔侧板的上端面上均设有挡水板,挡水板的高度与溢水槽侧板上端面齐平或高于溢水槽侧板上端面。挡水板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溢流下的水从种植架侧面流出,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流入种植腔。
[0014]一种铁皮石斛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种苗接种:将铁皮石斛种胚接入培养瓶中培养得到生根种苗;步骤二、炼苗:将生根种苗移栽到前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内,在大棚内进行生长管理,得到幼苗;步骤三、移栽:选取优质幼苗移栽到树干或石壁上进行仿生栽培。
[0015]作为优选,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溢流槽自上而下溢水对各个种植层上的种植腔进行浇水;步骤(2)、待幼苗生长到能够移栽阶段时,将活动部与固定部分离,使得种植腔内的培养基质与种植腔侧板、种植腔后端板预分离;步骤(3)、待培养基质与幼苗在活动部上静置一段时间后使带有培养基质的幼苗与活动部分离进行移栽。
[0016]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育苗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在对铁皮石斛进行移栽过程中与种植腔之间先进行预分离,预分离后再与种植腔完全脱离移栽,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小对幼苗移栽过程中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活动部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育苗架1,育苗架1包括种植架11,种植架11包括多个呈阶梯布置的种植层101,种植层101包括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固定部
102和活动部103能够共同构成上端开口且呈矩形壳体状的种植腔104,固定部102包括种植腔后端板105和两个种植腔侧板106,活动部103包括种植腔底板107和种植腔前端板118,活动部103能够自种植腔104前端与固定部102分离;还包括设置于靠近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后端板105的溢水架21,溢水架21上端部设有溢水槽201,溢水槽201包括溢水槽底板202和溢水槽侧板203,溢水槽201内的水能够自溢水槽侧板203上端面溢入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104内。
[0023]本实施例中种植层101程阶梯布置,各层种植层101之间不会相互遮挡,能够使得每一层种植层101均能够接收到较好的光照和通风。
[0024]另外,两个种植腔侧板106的上端面上均设有挡水板117,挡水板117的高度与溢水槽侧板203上端面齐平或高于溢水槽侧板203上端面,挡水板117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溢流下的水从种植架11侧面流出,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流入种植腔104。
[0025]本实施例中溢水架21设置在靠近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后端板105侧,能够实现溢水架21自上而下对每一层种植层101进行依次浇水,同时溢水架21的位置以及各个种植层101之间的结构使得水流是从种植腔后端板105处进入种植腔104,长期浇水过程中,水流会对种植腔后端板105内板面进行冲洗,使得种植腔后端板105与种植腔104内的培养基质之间处于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为后续对培养基质与种植腔104分离提供第一步预分离。
[0026]种植腔104由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构成,活动部103能够自种植腔104前端与固定部102分离,从而当活动部103与固定部102分离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架(1),育苗架(1)包括种植架(11),种植架(11)包括多个呈阶梯布置的种植层(101),种植层(101)包括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固定部(102)和活动部(103)能够共同构成上端开口且呈矩形壳体状的种植腔(104),固定部(102)包括种植腔后端板(105)和两个种植腔侧板(106),活动部(103)包括种植腔底板(107)和种植腔前端板(118),活动部(103)能够自种植腔(104)前端与固定部(102)分离;还包括设置于靠近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后端板(105)的溢水架(21),溢水架(21)上端部设有溢水槽(201),溢水槽(201)包括溢水槽底板(202)和溢水槽侧板(203),溢水槽(201)内的水能够自溢水槽侧板(203)上端面溢入最高处种植层(101)上种植腔(10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02)还包括与种植腔底板(107)平行且位于种植腔底板(107)下方的下底板(108),下底板(108)上设有与种植腔侧板(106)平行设置的多个分隔板(109),分隔板(109)上端部延伸至种植腔(104)内且将种植腔(104)分隔成多个种植单元腔(110),种植腔底板(107)上设有供分隔板(109)插入的插接槽(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种植腔侧板(106)和分隔板(109)上均设有供种植腔底板(107)搭接的搭接条(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皮石斛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种植腔侧板(106)下端延伸至与下底板(108)端部连接,两个种植腔侧板(106)之间设有沿种植腔(104)长度方向设置的圆柱限位杆(113),种植腔底板(107)的下底面上设有向下开口且截面呈圆弧形的长条槽(114),圆柱限位杆(113)能够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艺畅
申请(专利权)人: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