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84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及模具,该砂芯组件包括第一砂芯、一个或多个第二砂芯和第三砂芯,在所述第一砂芯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砂芯设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三砂芯叠置于所述第一砂芯上;其中,在所述第一砂芯与所述第二砂芯之间形成有型腔,在所述第一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一铸液通道,在所述第三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二铸液通道,所述第一铸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型腔和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砂芯组件,能够显著地减少铸造缺陷并提升铸件的合格率,特别适用于需要X射线照相且质量要求严格的铝合金薄壁结构,小型金属件的铸造工艺实现。实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及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型低压铸造,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铸件质量及生产效率的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金属型铸造、真空铸造、挤压铸造、消失模铸造、连续铸造等多种类型。对于航天用的小型薄壁铸件来说,适宜小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工艺类型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
[0003]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在大量成批生产的场合才能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果。对于航天类多品种、小批量铸件来说,砂型低压铸造几乎是兼顾经济成本和技术要求的唯一选择。
[0004]现有的砂型铸造工艺采用的是上下箱的重力浇注工艺,上下箱合箱之后,铸型的型腔无法从外界看到,只能通过提前在工装上设置出平面接触的形式,达到砂型、砂芯间的位置要求。此方法在合箱过程中由于要调整砂芯至合适的位置,分型面间容易蹭出砂子并进入到型腔,在浇注时包附在金属铸液中形成铸件的夹杂缺陷;另外,封闭式的铸型结构也会对铸型整体向外排气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气孔类型缺陷。这些缺陷大部分会在X光照相后才能暴露出来,而此时的毛坯铸件已经经历了落砂、水力清砂、锯切浇道、打磨修整、尺寸检验等工序,浪费了人力、物力,影响到工厂的生产进度安排。如何从工艺实现方式和工装模具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提高生产的效率和铸件的质量,是工艺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的砂型铸造存在的效率低和/或质量合格率低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包括:
[0007]第一砂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
[0008]一个或多个第二砂芯,设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中;以及
[0009]第三砂芯,叠置于所述第一砂芯上;
[0010]其中,在所述第一砂芯与所述第二砂芯之间形成有型腔,在所述第一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一铸液通道,在所述第三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二铸液通道,所述第一铸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型腔和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相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二砂芯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砂芯包括成型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砂芯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成型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形成所述型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块,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形成有卡槽,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卡槽的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三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三铸液通道,所述第三铸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的轴线的夹角为0~10
°
,进一步为0~5
°
;和/或,
[0015]所述第一铸液通道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的数量相同,每条所述第一铸液通道与一条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相连通。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砂芯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铸液通道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砂芯包括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在所述第四表面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铸液槽,所述第二铸液通道通过所述铸液槽与所述第三铸液通道相连通。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砂芯通过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一砂芯的所述第一表面相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铸液通道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四端口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砂型铸造的模具,包括一组或多组上述的砂芯组件。
[002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砂芯组件,能够减少铸造缺陷,提升铸件的合格率,适用于薄壁结构的小型金属铸件的铸造。
[0022]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其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26]图3、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砂芯设置于第一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三砂芯的俯视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薄壁结构的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多组砂芯组件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砂型铸造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芯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芯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三芯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7]10、第一砂芯;10a、第一表面;11、第一凹槽;11a、卡槽;12、第一铸液通道;13、第一把持部;20、第二砂芯;21、成型部;21a、盲孔;22、定位部;22a、定位块;22b、第二凹槽;30、第三砂芯;30a、第三表面;30b、第四表面;31、第二铸液通道;32、第三铸液通道;33、铸液槽;34、第二把持部;40、第一芯盒;41、第一底板;42、第一侧板;43、第一圆柱;44、芯头;50、第二芯盒;51、第二底板;52、第二侧板;53、隔板;60、第三芯盒;61、第三底板;62、第三侧板;63、第二圆柱;64、第三圆柱;65、条形凸起;66、凸台;70、型腔;100、底箱;200、盖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其中,附图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9]参照图1至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包括:
[0040]第一砂芯1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砂型铸造薄壁结构的砂芯组件,包括:第一砂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一个或多个第二砂芯,设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中;以及第三砂芯,叠置于所述第一砂芯上;其中,在所述第一砂芯与所述第二砂芯之间形成有型腔,在所述第一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一铸液通道,在所述第三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二铸液通道,所述第一铸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型腔和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组件,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砂芯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芯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砂芯包括成型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将所述第二砂芯定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成型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形成所述型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芯组件,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块,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形成有卡槽,所述定位部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卡槽的配合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三砂芯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第三铸液通道,所述第三铸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铸液通道的轴线的夹角为0~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永康杨锌边毅刘新超杜辰伟王目孔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