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76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为解决现有上料装置吸风头稳定性差以及上料整形不理想的问题,包括上料仓模组、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压纸模组和吸风发卡模组,压纸模组包括横向安装架和纵向安装架,纵向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均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两侧调节部垂直安装在横向安装架上,安装后的纵向安装架前部朝向吸风发卡模组,纵向安装架的前部还分别安装有用于按压纸张的左侧压片和右侧压片;横向安装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抵住纸张后端的后压纸块,后压纸块设置在两个纵向安装架的中间位置;吸风发卡模组为具有双悬臂的吸风发卡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是一种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0426429X公开的不间断上吸风发卡装置及混合不停机上料装置,解决了上纸机上纸中两摞纸衔接过程中会短暂停机的问题,即可满足印刷工艺要求较高的包装制品的不间断发卡,也能满足常规印刷工艺包装制品的发卡,提高产品机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3]但是上述装置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吸风发卡模组为单悬臂,在频繁、长时间的工作时会出现抖动,稳定性较差,吸取纸张时效果不理想;其次压纸模组只有左右两侧压纸模块,后面没有安装专门的后压纸模块,上纸整形时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吸风头稳定性差以及上料整形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仓模组、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压纸模组和吸风发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模组包括横向安装架和纵向安装架,纵向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均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两侧调节部垂直安装在横向安装架上,安装后的纵向安装架前部朝向吸风发卡模组,纵向安装架的前部还分别安装有用于按压纸张的左侧压片和右侧压片;横向安装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抵住纸张后端的后压纸块,后压纸块设置在两个纵向安装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吸风发卡模组为具有双悬臂的吸风发卡模组,双悬臂分别安装在吸风头的两侧,并连接上吸风支架。
[0006]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后压纸块的数量为两块,通过后压纸安装架安装在横向安装架上。
[0007]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后压纸安装架上具有可调节后压纸块位置的后端调节部,通过后端调节部与横向安装架安装连接。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左侧压片和右侧压片通过调节螺栓可调节的安装在纵向安装架上。
[0009]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纵向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左侧辅助压片、右侧辅助压片和两块后端辅助压块,左侧辅助压片和一块后端辅助压块依次间隔安装在左侧压片的后端,右侧辅助压片和另一块后端辅助压块依次间隔安装在右侧压片的后端。
[0010]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左侧辅助压片、右侧辅助压片和两块后端辅助压块分别通过调节螺栓可调节的安装在纵向安装架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单悬臂的吸风发卡模组改为稳定性更好的双悬臂,改动幅度小,通过简单的拆装即可完成改造,其次增加了专门的后压纸模块,后压纸模
块左右宽度可调节、前后压纸距离可调节,适用范围广,压纸效果相比现有的仅有左右两侧压纸模块的压纸效果好,同时后压纸模块采用简单的横向一个安装架和纵向两根安装架,两者通过螺栓压紧固定,松动螺栓可以调节距离,横向安装架通过螺丝与现有的机架安装,改造过程也十分的简单快捷,改进后的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吸风头运行更加的稳定,压纸效果更好,两者结合提高了上纸效率,满足了市场需求,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

图3是现有停机上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6是本技术吸风发卡模组的主视图。
[0017]图7是本技术吸风发卡模组的立体图。
[0018]图8是本技术压纸模组的立体图。
[0019]图中:1.吸风发卡模组,2.压纸模组,21.横向安装架,22.纵向安装架,23.两侧调节部,24.左侧压片,25.右侧压片,26.后压纸块,27.后压纸安装架,271.后端调节部,28.调节螺栓,241.左侧辅助压片,251.右侧辅助压片,261.后端辅助压块,10.单悬臂,11.双悬臂,12.吸风头,13.上吸风支架,3.左右两侧压纸模块,4.现有的吸风发卡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1]如图1到图3所示的是同一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10426429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不间断上吸风发卡装置及混合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属于本申请的原型机,本申请在该原型机的基础上做出了两点改进。
[0022]图4到图5是改进后的整机结构,图4和图5相比于图2和图3在示图上省略了底座和右半区域的,右半区域用于进行普通印刷工艺印刷品发卡的单摩擦发卡装置,主要改进点不在单摩擦发卡装置故此省略,实际产品是具有底座和单摩擦发卡装置的。
[0023]图6和图7是改进后吸风发卡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1到图3中现有的吸风发卡模组4所在区域,尤其是图2可以直观的看出吸风头12是安装在单悬臂10上的,该设计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稳定性没有预想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吸风头12在工作时会出现抖动,期间考虑过加强单悬臂10的强度以达到预期的稳定性,实际操作后发现无论是选用更高强度的材料、还是采用更高强度的结构,都提高了生产成本还费时;为了不提高使用成本又不浪费时间重新设计,将原有的单悬臂10改为双悬臂11,多一个悬臂与整机相比增加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双悬臂11分别安装在吸风头12左右两侧,提高吸风头12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双悬臂11再与上吸风支架13连接,功能与现有的完全一致,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0024]图8是压纸模组2的立体图,压纸模组2与图3中是有区别的,图3中仅有左右两侧压
纸模块3,并通过左右两侧压纸模块3来实现纸张整形,整形效果一般,纸张整形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后续操作,结合图8对压纸模组2的结构做具体介绍,压纸模组2具有左右延伸的“n”形的横向安装架21,横向安装架21的垂直延伸部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机器的罩壳或机架实现固定安装,横向安装架21的水平延伸部的两个分别安装了两个纵向安装架22,纵向安装架22通过其后部的两侧调节部23来根据纸张规格,调节两个纵向安装架22之间的间距,并固定在横向安装架21上;两个纵向安装架22的最前部分别安装了左侧压片24和右侧压片25,作用与现有的左右两侧压纸模块3一样,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在左侧压片24后部的纵向安装架22上依次间隔安装了左侧辅助压片241和一个后端辅助压块261,在右侧压片25后部的纵向安装架22上也依次间隔安装了右侧辅助压片251和另一个后端辅助压块261,左侧辅助压片241和右侧辅助压片251用于辅助左侧压片24和右侧压片25压住规格较大纸张的两侧,后端辅助压块261用于帮助后压纸块26抵住规格较大纸张的后端,也可以用于稳定后压纸块26由于体积过大在使用中左右摆动,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仓模组、第一抬升模组、第二抬升模组、压纸模组和吸风发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模组包括横向安装架和纵向安装架,纵向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均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两侧调节部垂直安装在横向安装架上,安装后的纵向安装架前部朝向吸风发卡模组,纵向安装架的前部还分别安装有用于按压纸张的左侧压片和右侧压片;横向安装架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抵住纸张后端的后压纸块,后压纸块设置在两个纵向安装架的中间位置;所述吸风发卡模组为具有双悬臂的吸风发卡模组,双悬臂分别安装在吸风头的两侧,并连接上吸风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印刷品不停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纸块的数量为两块,通过后压纸安装架安装在横向安装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松和江镇方志斌姚天浩刘果韩飞
申请(专利权)人: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