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59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和内衬层,所述背心外层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有供电结构,所述发热体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发热体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所述背心外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任一所述口袋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的容纳袋,所述发热体为远红外线电热膜,所述导热体为多个碳纳米管膜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弯折、加热区域布置合理以及防静电的优点。抗弯折、加热区域布置合理以及防静电的优点。抗弯折、加热区域布置合理以及防静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服装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穿着的服饰越来越有讲究,人们对衣服的外观、材质、功能性、舒适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今,在寒冷的地区或者温度下,为了抵抗寒冷,人们通常都会穿着一件保暖背心来维持身体热量。
[0003]现有技术中的保暖背心,通常是在背心中添加保暖的绒毛,或者在背心的面料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然后再外接移动电源,发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为人体提供热量,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在背心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在人们穿背心以及拖背心的过程中,发热丝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弯折变形,存在折断的风险,导致背心失去保暖加热的功能。
[0005]2、在背心中铺设金属的发热丝,在人体运动的过程汇中,部分发热丝会触碰到人体,甚至会戳破人体皮肤,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弯折、加热区域布置合理以及防静电的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和内衬层;
[0008]所述背心外层和内衬层之间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电连接有供电结构,所述发热体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发热体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
[0009]所述背心外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任一所述口袋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的容纳袋。
[0010]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使用时,供电结构向发热体中输送电能,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热传递给导热体,导热体将热能传递至背心外层和内衬层上,从而对人体提供热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柔性的导热体,可以反复的弯折,抗弯折能力强,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导热体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可以向人体的后背以及两腰处提供热量,使得热量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有助于长时间的维持人体温度,设计较为合理;通过设置容纳袋,可以将供电结构放入到容纳袋中,防止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供电结构从口袋中滑落丢失。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发热体为远红外线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线电热膜电连接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连接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用于与供电结构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为移动电源。
[0012]有益效果:远红外线电热膜不仅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且其质地相比发热丝较为柔软,铺设方便且提升了穿着的舒适性。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线设有纺织外层。
[0014]有益效果:纺织外层相比传统的绝缘外层,可以更好的防止断裂,抗弯折能力更好。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热体为多个碳纳米管膜连接而成。
[0016]有益效果:碳纳米管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不仅可以更好的传递热量,而且抗弯折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容纳袋采用具有柔性以及弹性的布料制成。
[0018]有益效果:以适应多种不同型号的供电结构都可以装入到容纳袋中,提升使用性。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和内衬层缝合连接。
[0020]有益效果:缝合处理不仅连接牢靠,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质感。
[00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采用羊毛材料制成,背心外层中设有导电材料。
[0022]有益效果:基于羊毛本身不产生静电的特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并且在背心外层中设有导电材料,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与其他材质的衣物接触时传导静电。
[0023]优选的,所述导电线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背心外层的内侧。
[002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控制开关,可以根据需求打开或者关闭,合理的使用,避免浪费。
[002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上安装有拉链。
[0026]有益效果:便于人们穿着。
[002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背心外层开设有呈“V”形的领口。
[0028]有益效果:便于人们穿着的同时,也提升了美感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导热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背心外层100、口袋110、容纳袋120、拉链130、领口140、内衬层200、发热体300、导电线310、插接头320、控制按钮330、导热体400、供电结构500。
[0033]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附图2所示: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优选的,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缝合连接,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之间设有发热体300,优选的,将发热体300缝合在内衬层200上,以提高整体的美观度,发热体300电连接有供电结构500,发热体300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发热体300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400,导热体400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具体的,倒“T”形的区域基本对应人体背部以及两腰部的区域,背心外层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110,任一口袋110内设有用于放
置供电结构500的容纳袋120,容纳袋120采用具有柔性以及弹性的布料制成。
[0034]优先的,背心外层100上设有两个口袋110,右边的口袋110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500的容纳袋120,以符合大多数人们使用右手拿放物品的习惯。
[0035]进一步的,发热体300为远红外线电热膜,远红外线电热膜电连接有导电线310,导电线310设有纺织外层(图中未标注),导电线310连接有插接头320,插接头320用于与供电结构500电连接,供电结构500为移动电源。
[0036]进一步的,导热体400为多个碳纳米管膜连接而成。
[0037]进一步的,背心外层100采用放缩羊毛材料制成,背心外层100中设有导电材料,具体的,导电材料为导电纤维,背心外层100上安装有拉链130,背心外层100开设有呈“V”形的领口140。
[0038]进一步的,导电线310连接有控制开关330,控制开关330设于背心外层10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开关330内集成了控制芯片(此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在详细阐述),其内置有三种加热模式,即,高温档位、中温档位以及低温档位,人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加热模式。
[0039]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0040]使用时,开启控制开关330,供电结构500向发热体300中输送电能,发热体300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热传递给导热体400,导热体400将热能传递至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上,从而为人体提供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包括相连接的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外层(100)和内衬层(200)之间设有发热体(300),所述发热体(300)电连接有供电结构(500),所述发热体(300)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发热体(300)连接有柔性的导热体(400),所述导热体(400)的铺设区域呈倒“T”形;所述背心外层(100)上设有至少一个口袋(110),任一所述口袋(110)内设有用于放置供电结构(500)的容纳袋(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00)为远红外线电热膜,所述远红外线电热膜电连接有导电线(310),所述导电线(310)连接有插接头(320),所述插接头(320)用于与供电结构(500)电连接,所述供电结构(500)为移动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感式可穿戴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310)设有纺织外层。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程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度警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