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50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力调节阀,包括:调节模块和阀芯模块,调节模块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能在阀进口侧压力作用下向开阀方向变形或向关阀方向复位;阀芯模块包括阀芯、传动部件和第一弹性件,传动部件与弹性部件接触,第一弹性件设置在传动部件和阀芯之间,使弹性部件的弹性复位力依次通过传动部件和第一弹性件传递给阀芯。本申请解决了压力调节阀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出口部被阀芯撞击损坏致使阀寿命短的问题,以及,阀出口部在阀进口侧压力未达到设定的开阀压力时被过早打开致使阀出现内漏的问题,以及,阀出口侧压力异常时阀芯和弹性部件冲击受损的问题。芯和弹性部件冲击受损的问题。芯和弹性部件冲击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调节阀


[0001]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
,特别是一种压力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压力调节阀在阀进口侧压力达到设定的开阀压力值时,弹性部件会向开阀方向变形,使阀芯向开阀方向移动,以打开压力调节阀的阀出口部,进行泄压。泄压到一定程度时,弹性部件会向关阀方向复位,使阀芯向关阀方向移动,以关闭压力调节阀的阀出口部。
[0003]目前市场上的压力调节阀,弹性部件复位时会直接冲击阀芯,导致阀芯撞击阀出口部,尤其在高压力场合使用时,撞击力会非常大,致使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出口部被撞击变形,影响压力调节阀在高压力场合的使用寿命。
[0004]有鉴于此,如何规避上述弊端,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调节阀,包括:
[0006]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能在阀进口侧压力作用下向开阀方向变形及向关阀方向复位;
[0007]阀芯模块,所述阀芯模块包括阀芯、传动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阀芯之间,使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复位力依次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传递给所述阀芯。
[0008]本申请,弹性部件的弹性复位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阀芯,而且弹性部件的弹性复位力能一定程度地被第一弹性件消耗,转化为第一弹性件的弹性能,所以弹性复位力传递到阀芯上时有所衰减,因此能够降低压力调节阀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出口部被阀芯撞击损坏的风险,提高压力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压力调节阀一种实施例在关闭状态和最大开度状态的剖视图;
[0010]图2为图1中阀芯模块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中阀体模块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3]100调节模块,101弹性部件,102限位部件,103过渡部件;
[0014]200阀芯模块,201阀芯,201a阀芯腔部,A1大径腔部,A2小径腔部,201b第一限位面,201c限位台阶,201d密封面,202传动部件,B1第一传动部,B2第二传动部,B3第三传动部,202a第二限位面,203第一弹性件;
[0015]300阀体模块,301阀体,301a阀体腔部,301b阀进口部,301c阀出口部,302进口接管,303出口接管;
[0016]400弹力模块,401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往的压力调节阀在高压力场合应用时,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出口部存在会被阀芯撞击损坏的风险,存在高压力场合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18]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力调节阀,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压力调节阀作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该压力调节阀包括调节模块100和阀芯模块200。
[0020]调节模块100包括弹性部件101。弹性部件101能在不同大小的阀进口侧压力作用下双向变形,即:在阀进口侧压力接近和达到设定的开阀压力时,弹性部件101向开阀方向变形(图中向开阀方向变形是向上变形);在阀进口侧压力低于设定的开阀压力一定程度时,弹性部件101向关阀方向复位(图中向关阀方向复位是向下复位)。
[0021]图1中,弹性部件101采用膜片。膜片向开阀方向变形到极限位置时,膜片的中心区域相对边缘区域向上凸起。膜片向关阀方向复位到初始位置时,膜片的中心区域相对边缘区域向下凸起。当然,弹性部件101不局限于膜片,只要能在不同大小的阀进口侧压力作用下双向变形的部件即可。
[0022]阀芯模块200包括阀芯201、传动部件202和第一弹性件203。
[0023]如图2,阀芯201设有密封面201d,图中密封面201d设置在阀芯201的下端。如图3,压力调节阀设有阀进口部301b和阀出口部301c。阀芯201的密封面201d能够抵接密封压力调节阀的阀出口部301c。
[0024]第一弹性件203设置在阀芯201和传动部件202之间,第一弹性件203的一端与传动部件202相抵,第一弹性件203的另一端与阀芯201相抵,并且,传动部件202与弹性部件101接触,这样弹性部件101的弹性复位力能依次通过传动部件202和第一弹性件203传递给阀芯201,也就是说,当弹性部件101向关阀方向复位时,弹性部件101的弹性复位力先传递给传动部件202,然后再经第一弹性件203传递给阀芯201。
[0025]由于弹性部件101的弹性复位力先传递给传动部件202,然后再经第一弹性件203传递给阀芯201,这样,弹性部件101的弹性复位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阀芯201,而且弹性部件101的弹性复位力能一定程度地被第一弹性件203消耗,转化为第一弹性件203的弹性能,所以弹性复位力传递到阀芯201上时有所衰减,因此能够降低压力调节阀使用一段时间后阀出口部301c被阀芯201撞击损坏致使阀寿命短的风险。本申请提供的压力调节阀即便应用在高压力场合,阀出口部301c也不容易被阀芯201撞击损坏,因此能够满足高压力场合的应用需求。
[0026]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03可以压缩设置在阀芯201和传动部件20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弹性件203设置在阀芯201和传动部件202之间,并且从阀关闭状态至阀最大开度状态,第一弹性件203始终呈压缩状态,使得第一弹性件203始终向阀芯201和传动部件202施加弹性力。详细的,第一弹性件203施加给传动部件202的弹性力朝向开阀方向(图中向上),第一弹性件203施加给阀芯201的弹性力朝向关阀方向(图中向下)。这样设置,阀芯201能在第一弹性件203的弹性力作用下向关阀方向移动,因此第一弹性件203能辅助阀关闭(结合后文
所述的阀开关过程理解)。
[0027]另外,以往的压力调节阀,当阀出口侧压力异常时,阀出口侧的流体会冲击阀芯,冲击力通过阀芯传递到弹性部件上,导致阀芯和弹性部件冲击受损。
[0028]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阀芯201和传动部件202之间压缩设置第一弹性件203,当阀出口侧压力异常时,阀芯201能在阀出口侧压力的作用下向开阀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解决阀芯201的冲击受损问题,并且,冲击力依次经过第一弹性件203、传动部件202间接地传递到弹性部件101上,部分冲击力转化为第一弹性件203的弹性能,所以冲击力传递到弹性部件101上时有所衰减,因此能够解决弹性部件101的冲击受损问题。
[0029]具体的,如图2,阀芯201可以设置第一限位面201b,传动部件202可以设置第二限位面202a。阀关闭状态下,第一限位面201b和第二限位面202a之间具有间隔距离H1,使传动部件202能相对阀芯201向开阀方向移动。如图1,间隔距离H1小于弹性部件101的总行程H(即弹性部件101自初始位置向开阀方向变形到极限位置的变形距离),这样,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模块(100),所述调节模块(100)包括弹性部件(101),所述弹性部件(101)能在阀进口侧压力作用下向开阀方向变形及向关阀方向复位;阀芯模块(200),所述阀芯模块(200)包括阀芯(201)、传动部件(202)和第一弹性件(203),所述传动部件(202)位于所述弹性部件(10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之间,所述传动部件(202)与所述弹性部件(101)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20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件(202)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203)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201)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1)设有第一限位面(201b),所述传动部件(202)设有第二限位面(202a);阀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面(201b)和所述第二限位面(202a)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传动部件(202)能相对所述阀芯(201)向开阀方向移动;当所述传动部件(202)相对所述阀芯(201)向开阀方向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面(201b)和第二限位面(202a)相互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1)设有阀芯腔部(201a);所述传动部件(202)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内、所述传动部件(202)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外与所述弹性部件(101)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位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内并压缩设置在所述传动部件(202)的第一部分和所述阀芯腔部(201a)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面(201b)设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的上侧腔壁,所述第二限位面(202a)设于所述第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小径腔部(A2)和大径腔部(A1),所述传动部件(202)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传动部(B1)、第二传动部(B2)和第三传动部(B3),所述第一传动部(B1)位于所述阀芯腔部(201a)外,所述第一传动部(B1)的上端面与所述弹性部件(101)接触,所述第二传动部(B2)穿插于所述小径腔部(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