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单人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3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玻璃钢单人座舱,包括舱体、舱门单元和导轨,所述舱体内固定有座椅,所述舱体上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舱体滑动连接有舱门单元,导轨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所述舱门单元包括门板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舱体固定有门框组件,所述门框组件滑动设置有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滚轮与导轨的配合实现舱门单元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设置有缓冲组件使滚轮沿导轨移动时更加稳定,舱门单元开启时沿舱体顶部移动,开启过程中不会占用舱体内部过多空间。舱体内部过多空间。舱体内部过多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钢单人座舱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氧舱
,特别是玻璃钢单人座舱。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氧舱是一种进行高压氧疗的专用医疗设备,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能够治疗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的缺氧疾病,还可用作美容、缓解疲劳、高原及高山缺氧等状态下的人员氧气补充。现有技术中氧舱包括舱体和舱门,一般舱门上安装有用于提供舱门转动的合页,并且一般舱门推进舱体内为开启状态,这样舱门开启时将会占用大量舱体内的工作空间,对舱体内部空间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玻璃钢单人座舱。
[0004]包括舱体、舱门单元和导轨,所述舱体内固定有座椅,所述舱体上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舱体滑动连接有舱门单元,导轨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
[0005]所述舱门单元包括门板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舱体固定有门框组件,所述门框组件滑动设置有门板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架、滚轮和导轨压盖,所述门板组件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架端部固定连接有导轨压盖,导轨穿过所述导轨压盖与所述支架形成的空间并且所述导轨与所述滚轮接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导轨压盖之间固定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弹性件,所述支架固定有支撑座,导轨穿过所述支撑座,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导轨压盖和所述支撑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呈弧形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轨支架座、固定件、上压盖和下压盖,其中一个所述导轨支架座固定于所述门框组件,另一个所述导轨支架座固定于所述舱体内顶部,所述导轨支架座上插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有下压盖,所述下压盖可拆卸连接有上压盖,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形成夹持所述导轨的夹持区域。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支架座侧壁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固定件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门板组件包括门板、第一门吸磁铁和第二门吸磁铁,所述门板顶部安装有第一门吸磁铁,所述舱体内上部固定有第二门吸磁铁,所述第一门吸磁铁与所述第二门吸磁铁磁性相反。
[0012]进一步地,所述门框组件包括面板、加强筋和密封圈,所述舱体上固定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固定有加强筋,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安装有密封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面板之间设有门板,所述气囊用于将所述门板压在所述面板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两侧可拆卸连接有侧连接板,所述舱体与所述侧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多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舱体与所述侧连接板,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0015]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玻璃钢单人座舱,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6](1)通过滚轮与导轨的配合实现舱门单元在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设置有缓冲组件使滚轮沿导轨移动时更加稳定,舱门单元开启时沿舱体顶部移动,开启过程中不会占用舱体内部过多空间;
[0017](2)面板上安装有密封圈同时面板上固定有用于压紧门板的气囊,二者提高了在氧舱关闭状态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沿图2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在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另一视角的内部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导轨和舱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导轨和舱门单元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图2中标记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1、舱体;2、座椅;3、导轨;4、门板组件;41、门板;42、第一门吸磁铁;43、第二门吸磁铁;5、滑动组件;51、支架;52、滚轮; 53、导轨压盖;6、门框组件;61、面板;62、加强筋;63、密封圈;7、缓冲组件;71、支撑座;72、弹性件;8、固定组件;81、导轨支架座;82、固定件;83、上压盖;84、下压盖;85、第一贯穿孔;86、第二贯穿孔;9、气囊;10、侧连接板;11、连接结构;111、螺栓;11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

图3所示,玻璃钢单人座舱,包括舱体1、舱门单元和导轨3,所述舱体1内固定有座椅2,所述舱体1上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舱体1滑动连接有舱门单元,导轨3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1;所述舱门单元包括门板组件4和滑动组件5,所述舱体1固定有门框组件6,所述门框组件6滑动设置有门板组件4,所述门板组件4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5,所述滑动组件5可沿所述导轨 3滑动。舱门单元可沿导轨3移动,舱门单元沿导轨3向上移动时,舱体1处于打开状态,使用者可进入舱体1内部,舱门单元回到原始位置时,舱体1处于关闭状态。
[0030]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支架51、滚轮52 和导轨压盖3,所述门
板41组件4固定有支架51,所述支架51上转动设置有滚轮52,所述支架51端部固定连接有导轨压盖3,导轨3穿过所述压盖与所述支架51形成的空间并且所述导轨3与所述滚轮52接触。所述门板41组件4包括门板41、第一门吸磁铁42和第二门吸磁铁43,所述门板41顶部安装有第一门吸磁铁42,所述舱体1内上固定有第二门吸磁铁43,所述第一门吸磁铁42与所述第二门吸磁铁43磁性相反。所述门板41上固定有把手,向上推动把手,门板41沿导轨3移动,门板41与面板61相互错开使得舱门打开,具体地,门板41移动时,滚轮 52不断的沿着导轨3移动实现门板41位置的改变,导轨3呈弧形设置,确定门板41的移动轨迹也为弧形运动,门板41运动时是沿舱体1上顶部实现的,与侧开门相比,节省了打开舱门所需要的空间,氧舱内部的工作空间相对扩大,整个氧舱结构更加紧凑。为避免门板41滑移到顶部后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落,在门板41和舱门顶部设置有由第一门磁铁和第二门吸磁铁43,第一门吸磁铁42和第二门吸磁铁43相互吸引固定门板41的位置保持舱门打开。
[0031]所述支架51与所述导轨压盖3之间固定有缓冲组件7,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支撑座71和弹性件72,所述支架51固定有支撑座71,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钢单人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舱门单元和导轨(3),所述舱体(1)内固定有座椅(2),所述舱体(1)上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舱体(1)滑动连接有舱门单元,导轨(3)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1);所述舱门单元包括门板组件(4)和滑动组件(5),所述舱体(1)固定有门框组件(6),所述门框组件(6)滑动设置有门板组件(4),所述门板组件(4)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滑动组件(5),所述滑动组件(5)可沿所述导轨(3)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支架(51)、滚轮(52)和导轨压盖(53),所述门板组件(4)固定有支架(51),所述支架(51)上转动设置有滚轮(52),所述支架(51)端部固定连接有导轨压盖(53),导轨(3)穿过所述导轨压盖(53)与所述支架(51)形成的空间并且所述导轨(3)与所述滚轮(52)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1)与所述导轨压盖(53)之间固定有缓冲组件(7),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支撑座(71)和弹性件(72),所述支架(51)固定有支撑座(71),导轨(3)穿过所述支撑座(71),弹性件(72)两端分别固定于导轨压盖(53)和所述支撑座(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呈弧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单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组件(8),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导轨支架座(81)、固定件(82)、上压盖(83)和下压盖(84),其中一个所述导轨支架座(81)固定于所述门框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武刘宏志田曙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沁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