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31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包括揉捻桶,揉捻桶外壁与三角架内壁固定,三角架顶端的一侧转动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外壁螺纹有折杆,折杆的端固定有设置板,设置板两侧均开设有移动口,移动口内壁均穿插有弧形压板,折杆的一侧转动有第二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第一丝杠带动折杆,折杆带动设置板和弧形压板在揉捻桶内向下移动,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捻,进行加料时,转动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的反向螺纹驱动连接条相互反向移动,连接条带动弧线压板向设置板内移动,使揉捻桶出现缺口,加料时无需反复转动第一丝杆使设置板和弧形压板与揉捻桶分离,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加料揉捻。揉捻。揉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功夫红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对功夫红茶进行揉捻是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同时是破坏茶叶细胞、揉出茶汁,使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便于茶叶的冲泡,因此需要使用揉捻机构进行揉捻。
[0003]传统的揉捻机构不便于进行多次加料揉捻,每次完成一次的茶叶的揉捻,后,需要完全打开揉捻机构才能进行加料,导致加料不便,不便于使用,同时揉捻机构不便于进行清洁,造成揉捻时茶叶沾染大量细菌,导致茶叶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包括揉捻桶,所述揉捻桶的外壁与三角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顶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折杆,所述折杆的底端固定设有设置板,所述设置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口,每个所述移动口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弧形压板,所述折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每个所述弧形压板顶端的边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条,每个所述连接条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外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弧形压板的外壁和设置板的外壁均与揉捻桶的内壁穿插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三角架底端的三个边角处均铰接有曲柄,其中一个所述曲柄的底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曲柄的底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外壁分别与三个支撑柱的顶端开设的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两个位置相邻的所述支撑柱之间均固定设有固定条,三个所述固定条之间固定设有揉捻盘。
[0008]优选的,所述揉捻盘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收纳槽,每个所述收纳槽内壁的一侧和每个固定条的一侧均开设位置对应的贯穿孔,每个所述固定条一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弧形毛刷,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外壁的一侧均与位置对应的两个贯穿孔的内壁穿插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位置对应的弧形毛刷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外接电机开关,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均通过外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三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三个外接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分别与外接
电源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通过转动第一丝杠带动折杆,折杆带动设置板和弧形压板在揉捻桶内向下移动,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捻,进行加料时,转动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的反向螺纹驱动连接条相互反向移动,连接条带动弧线压板向设置板内移动,使揉捻桶出现缺口,加料时无需反复转动第一丝杆使设置板和弧形压板与揉捻桶分离,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加料揉捻;
[0013](2)通过揉捻机构完成茶叶揉捻后,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抬高三角架,转动第一丝杆驱动折杆移动,带动设置板和弧形压板与揉捻桶分离,便于揉捻桶内的清洗,再分别依次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弧形毛刷移动,对揉捻盘进行清洁,避免茶叶沾染大量细菌,提高茶叶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设置板与弧形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二电动伸缩杆与弧形毛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揉捻桶;2、三角架;3、第一丝杆;4、折杆;5、设置板;6、弧形压板;7、第二丝杆;8、连接条;9、曲柄;10、电机;11、第一电动伸缩杆;12、支撑柱;13、固定条;14、支撑板;15、揉捻盘;16、第二电动伸缩杆;17、弧形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包括揉捻桶1,揉捻桶1的外壁与三角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三角架2顶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折杆4,折杆4的底端固定设有设置板5,设置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口,每个移动口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弧形压板6,折杆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7,每个弧形压板6顶端的边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条8,每个连接条8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二丝杆7外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弧形压板6的外壁和设置板5的外壁均与揉捻桶1的内壁穿插连接,三角架2底端的三个边角处均铰接有曲柄9,其中一个曲柄9的底端与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10的底端与支撑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4的底端与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曲柄9的底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转动连接;
[0020]根据图1和图3所示,三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外壁分别与三个支撑柱12的顶端开设的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两个位置相邻的支撑柱12之间均固定设有固定条13,三个固定条13之间固定设有揉捻盘15,揉捻盘15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收纳槽,每个收纳槽内壁的一侧和每个固定条13的一侧均开设位置对应的贯穿孔,每个固定条13一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6,每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弧形毛刷17,每个第二电动
伸缩杆16外壁的一侧均与位置对应的两个贯穿孔的内壁穿插连接,每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6的伸缩端均与位置对应的弧形毛刷17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10通过外接电机开关,每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均通过外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三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6通过三个外接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1]本技术工作原理:先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1缩短,带动三角架2向下移动与揉捻盘15接触,再将茶叶放入到揉捻桶1内,手持折杆4后转动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驱动折杆4带动设置板5和弧形压板6在揉捻桶1内向下移动,对茶叶进行挤压揉捻,当需要进行加料时,转动第二丝杆7,第二丝杆7上的反向螺纹驱动连接条8相互反向移动,连接条8带动弧形压板6向设置板5内移动,使揉捻桶1出现缺口,加料时无需反复转动第一丝杆3使设置板5和弧形压板6与揉捻桶1分离,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加料揉捻,之后启动电机10驱动对应连接的曲柄9运动,其中其他曲柄9的辅助下,曲柄9作用在三角架2上,使揉捻桶1在揉捻盘15内圆周运动,对茶叶进行揉捻成形,当揉捻完成后需要对揉捻机构进行清洁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1抬高三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包括揉捻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桶(1)的外壁与三角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2)顶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折杆(4),所述折杆(4)的底端固定设有设置板(5),所述设置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口,每个所述移动口的内壁均穿插连接有弧形压板(6),所述折杆(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7),每个所述弧形压板(6)顶端的边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条(8),每个所述连接条(8)外壁的顶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7)外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弧形压板(6)的外壁和设置板(5)的外壁均与揉捻桶(1)的内壁穿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夫红茶加工用揉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2)底端的三个边角处均铰接有曲柄(9),其中一个所述曲柄(9)的底端与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的底端与支撑板(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的底端与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曲柄(9)的底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印胡靖胡正武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利川市巴人红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