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01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包括成品索,还包括上锚箱组件、下锚箱组件、两个球形垫环和两个球形螺母,上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上塔端的两块上连接板、上锚垫板和两块上加强板,下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下塔座端的两块下连接板、下锚垫板和两块下加强板,上下锚垫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密封成品索锚头、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的分体式保护罩。该拉索的成品索上下端分别采用上锚箱组件、下锚箱组件与球形垫环、球形螺母配合安装成品索,并在下锚箱组件上焊接有张拉耳用于成品索的张拉,这样可以实现在风力发电风塔的基座上面进行张拉及调索,基座下端不用再预留较大张拉空间,可节省成本。可节省成本。可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拉索,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得到推广使用,风力发电机都是安装在风塔的顶端,风塔一般为节段拼装的混凝土塔筒组成,每节塔筒高度2.5~3米,根据设计,风塔可达到40~80米的高度,在塔筒的内部,一般设置有8~24束的拉索,用于固定叠加在一起的塔筒,如图1所示。其拉索多由多根外径为15.2mm的钢绞线构成,塔上塔下两端用锚具固定,并通过塔下空间进行张拉,以达到一定力值进行锚固。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存在以一些不足:风电塔基座下端须留出较大的张拉活动空间且索体钢绞线须逐根对准安装,施工量大,工期长,索力调整不方便。
[0003]中国专利公开有一种风塔用钢绞线体外拉索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一种采用挤压锚和夹片群锚组合式锚固方式的钢绞线拉索体系,有利于塔顶狭小空间结构的安装,但是该体系上端是采用螺母固定,下张拉端是夹片锚具锚固,还是存在索体钢绞线须逐根对准安装,安装和张拉的过程相对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且调索简单的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该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的成品索上下端分别采用上锚箱组件、下锚箱组件与球形垫环、球形螺母配合安装,并在下锚箱组件上焊接有张拉耳用于成品索的张拉,这样可以实现在风力发电风塔的基座上面进行张拉及调索,基座下端不用再预留较大张拉空间,可节省成本。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包括成品索,所述成品索包括索体和安装在索体两端的锚头,还包括上锚箱组件、下锚箱组件、两个球形垫环和两个球形螺母,所述上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上塔端的两块上连接板、上锚垫板和两块上加强板,所述下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下塔座端的两块下连接板、下锚垫板和两块下加强板,所述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上开有供成品索穿过的通孔,成品索的上端锚头穿过上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固定在上锚垫板的上方;成品索的下端锚头穿过下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固定在下锚垫板的下方,球形螺母与成品索的锚头螺纹连接;所述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相对的端面分别与上加强板、下加强板连接,上锚垫板和两块上加强板连接在两块上连接板之间,下锚垫板和两块下加强板连接在两块下连接板之间,两块下连接板外侧还固定有张拉耳;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密封成品索锚头、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的分体式保护罩。
[0006]所述张拉耳是由横向板和固定在横向板两端的纵向板构成的凵形结构,横向板上开有张拉杆通孔。
[0007]所述的分体式保护罩包括两个半罩体,所述半罩体包括半圆环体、连接在半圆环
体一端内的密封盖和连接在半圆环体另一端外围的半圆环连接法兰,所述半罩体上设置有连接凸缘,两个半罩体之间通过连接凸缘和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分体式保护罩通过两个半圆环连接法兰和螺钉安装在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上。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上下端分别采用上锚箱组件、下锚箱组件与球形垫环、球形螺母配合安装成品索。上锚箱组件的上连接板、下锚箱组件的下连接板预埋在风力发电风塔内,并在下连接板上焊接有张拉耳用于成品索的张拉,这样可以实现在风力发电风塔的基座上面进行张拉及调索,基座下端不用再预留较大张拉空间,可节省成本,且张拉便捷。
[0010]2、采用张拉耳做为反力点进行张拉,该结构在张拉索力转换过程中,未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
[0011]3、本技术成品索的两端锚头均是通过球形垫环、球形螺母和锚垫板实现锚固,穿索时直接整条索按对应位置吊入即可,不需像钢绞线那样单根穿索,大大降低施工周期。
[0012]4、采用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配套使用,通过球形面使张拉力传递更均匀,减少应力集中。
[0013]5、采用由两片对开式半罩体组成的分体式保护罩,两片半罩体之间通过螺栓拧紧连接,安装方便。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现有风力发电塔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之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技术之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主视剖视图。
[0018]图4:本技术之下锚箱组件和张拉耳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本技术之下锚箱组件和张拉耳主视剖视图。
[0020]图6:本技术之分体式保护罩立体图。
[0021]图7:本技术张拉状态图。
[0022]图中:A

上塔端,B

下塔座端。
[0023]P1

上塔,P2

拼装塔身,P3

壳体,P4

下端塔座,P5

下端张拉空间。
[0024]K1

张拉千斤顶,K2

张拉夹紧块,K3

张拉横梁,K4

导向套,K5

张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如图2

图6所示,包括成品索5,所述成品索包括索体51和安装在索体两端的锚头52,还包括上锚箱组件2、下锚箱组件6、两个球形垫环4和两个球形螺母3,所述上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上塔端的两块上连接板21、上锚垫板22和两块上加强板23,所述下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下塔座端的两块下连接板61、下锚垫板62和两块下加强板63,所述上锚垫板22和下锚垫板62上开有供成品索穿过的通孔,成品索的上端锚头穿过上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4和球形螺母3固
定在上锚垫板的上方;成品索的下端锚头穿过下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固定在下锚垫板的下方,球形螺母与成品索的锚头螺纹连接;所述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相对的端面分别与上加强板23、下加强板63连接,上锚垫板22和两块上加强板23连接在两块上连接板21之间,下锚垫板62和两块下加强板63连接在两块下连接板61之间,两块下连接板外侧还固定有张拉耳7;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密封成品索锚头、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的分体式保护罩1。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张拉耳是由横向板71和固定在横向板两端的纵向板72构成的凵形结构,横向板上开有张拉杆通孔73。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分体式保护罩1包括两个半罩体,所述半罩体包括半圆环体12、连接在半圆环体一端内的密封盖13和连接在半圆环体另一端外围的半圆环连接法兰11,所述半罩体上设置有连接凸缘14,两个半罩体之间通过连接凸缘和螺栓螺母连接(连接凸缘可采用耐油橡胶制作,在耐油橡胶内安装密封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风塔用拉索,包括成品索(5),所述成品索包括索体(51)和安装在索体两端的锚头(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锚箱组件(2)、下锚箱组件(6)、两个球形垫环(4)和两个球形螺母(3),所述上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上塔端的两块上连接板(21)、上锚垫板(22)和两块上加强板(23),所述下锚箱组件包括两块浇筑在风力发电风塔下塔座端的两块下连接板(61)、下锚垫板(62)和两块下加强板(63),所述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上开有供成品索穿过的通孔,成品索的上端锚头穿过上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固定在上锚垫板的上方;成品索的下端锚头穿过下锚垫板并通过球形垫环和球形螺母固定在下锚垫板的下方,球形螺母与成品索的锚头螺纹连接;所述上锚垫板和下锚垫板相对的端面分别与上加强板、下加强板连接,上锚垫板和两块上加强板连接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桥苏均张后禅许培耀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