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70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包括梁体和连接拉索,连接拉索或是一端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端固定组件,或是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装在连接拉索上的移动端铜垫板、移动端缓冲橡胶垫、移动端缓冲垫板、吸能器、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弹簧、止挡板和移动端螺母,吸能器是由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落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作为交通线上的枢纽工程,地震中一旦发生落梁破坏,造成简支梁从支墩上掉落,则势必使整个交通网陷入瘫痪,给震后救灾工作带来巨大困难,震后修复也比较麻烦。随着桥梁设计、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在桥梁抗震加固中,大量采用防落梁装置(连梁装置),并特别强调在地震高发区,应安装二次防落梁装置,我国的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均属地震高发区。在地震高发区,要求二次防落梁装置应该具备缓冲功能,采用柔性连接方式,而且能实现较大的设计移动量。防落梁的设计移动量往往需要根据桥梁确定,要求防落梁装置的设计移动量可以比较方便调整。国内简支梁桥跨度为20、30和40米不等混凝土梁桥,自重比钢桥大得多,由此要求防落梁装置应能达到较大的设计吨位。传统防落梁装置(如图1所示),对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只有缓冲的功能,并不具备对冲击力的吸收功能,对于较强烈的地震,缓冲装置无法消除地震造成的强大冲击力,往往会造成防落梁安装位置碎裂,梁体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该装置在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中增加了关键零件吸能器,其结构简单,吸能性能效果明显,能够吸收地震时产生的冲击力,地震造成的强大冲击力在通过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后已经被明显减弱,从而达到保护梁体的作用。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包括梁体和连接拉索,所述连接拉索或是一端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端固定组件,或是连接拉索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所述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装在连接拉索上的移动端铜垫板、移动端缓冲橡胶垫、移动端缓冲垫板、吸能器、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弹簧、止挡板和移动端螺母,所述移动端螺母与连接拉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能器是由3

30个喇叭口状的厚度不同的钢板构成,相邻两个钢板对称布置并固定连接,由内往外钢板的厚度依次由大变小。
[0005]所述钢板的左视图为圆环状,钢板的厚度D为6

10mm。
[0006]所述固定端固定组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安装在连接拉索上的固定端铜垫板、固定端缓冲橡胶垫、固定端缓冲垫板和固定端螺母。
[0007]所述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止挡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过止挡板的导向孔。
[0008]所述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和止挡板上均开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和止挡板的弹簧安装槽内。
[0009]所述移动端螺母和固定端螺母上均设置有紧定螺钉。
[0010]本技术的连接拉索采用柔性索,达到以柔克刚的作用。防落梁装置设置有弹簧,可以保持连接拉索始终处于绷紧的状态,并可以使梁体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不受限制,以消除梁体在温差的作用下产生的伸缩位移。当地震来临时,梁体快速的移动,当移动量超出防落梁装置允许的自由移动量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力会将弹簧压到并紧,冲击力作用到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上,传递至吸能器,吸能器受冲击力损坏,以消除地震产生的冲击力,最后地震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到移动端缓冲橡胶垫上,传递至移动端钢垫板,这时候地震产生的冲击力经过逐级削减,已经变得很弱,从而达到保护梁体的作用。
[0011]本技术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中采用的关键零件吸能器是由扁平喇叭口状的钢板构成,其是通过受力发生塑性变形来达到吸能的目的。吸能器在受力面受到挤压的作用力时,吸能器发生形变,使挤压力对吸能器做功,当挤压力大于吸能器的极限弹性变形力时,吸能器就会被挤压发生塑性变形,因吸能器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在挤压力持续作用下,其变形面由小口向大口方向移动,随着变形面的移动,其变形面的面积也在逐渐增大,这样其抗变形的力也在逐渐增大,在单位时间内,吸能功也在增大。在地震发生时,梁体发生震动,梁体震动时对连接拉索上的垫板有位移的惯性力,该惯性力通过垫板传递至吸能器上,最后再到达连接拉索上。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传统防落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之吸能型防落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本技术之吸能器主视剖视图。
[0016]图4:本技术之吸能器左视图。
[0017]图5:本技术之吸能器的钢板立体图之一。
[0018]图6:本技术之吸能器的钢板立体图之二。
[0019]图中:P1

固定端螺母,P2

固定端缓冲垫板,P3

固定端缓冲橡胶,P4

固定端钢垫, P5

梁体,P6

连接拉索,P7

移动端钢垫,P8

移动端缓冲橡胶, P9

移动端缓冲垫板,P10

弹簧,P11

移动端螺母。
[0020]1‑
固定端固定组件,11

固定端螺母,12

固定端缓冲垫板,13

固定端缓冲橡胶垫,14

固定端铜垫板,2

梁体,3

连接拉索,4

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41

移动端铜垫板,42

移动端缓冲橡胶垫,43

移动端缓冲垫板,44

吸能器,441

钢板,45

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46

弹簧,47

止挡板,48

移动端螺母,49

导向杆,5

紧定螺钉,6

预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如图2

图6所示,包括梁体2和连接拉索3,梁体2内设置有预埋管6,连接拉索3穿过预埋管6,所述连接拉索一端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4,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端固定组件1,所述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4包括由内往外(靠近梁体的一端为内,远离梁体的一端为外)依次套装在连接拉索上的移动端铜垫板41、移动端缓冲橡胶垫42、移动端缓冲垫板43、吸能器44、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45、弹簧46、止挡板47和移动端
螺母48,所述移动端螺母与连接拉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能器是由5个喇叭口状的厚度不同的钢板441构成,相邻两个钢板对称布置并固定连接,由内往外钢板的厚度依次由厚变薄。吸能器相邻两个钢板的小端、大端间隔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由内往外吸能器的相邻两个钢板依次为小端固定连接、大端固定连接、小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包括梁体(2)和连接拉索(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索或是一端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4),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端固定组件(1),或是连接拉索两端均安装有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所述移动端缓冲减震组件(4)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装在连接拉索上的移动端铜垫板(41)、移动端缓冲橡胶垫(42)、移动端缓冲垫板(43)、吸能器(44)、移动端缓冲连接垫板(45)、弹簧(46)、止挡板(47)和移动端螺母(48),所述移动端螺母与连接拉索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能器是由3

30个喇叭口状的厚度不同的钢板(441)构成,相邻两个钢板对称布置并固定连接,由内往外钢板的厚度依次由大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型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左视图为圆环状,钢板的厚度D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桥许培耀陈贵鹏韦飞蓝加福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