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83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和位于上模单元下方的下模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安装部分和下压料部分,所述上安装部分和下压料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上安装部分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单元和第一折弯冲头,所述第一弹性复位单元的下端抵接下压料部分,所述第一折弯冲头的下端随作业状态变化高于或低于下压料部分的下端;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上支撑部分和下安装部分,所述上支撑部分和下安装部分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能够减少模具的开发成本以及机台使用的台数,有效减少制作成本和节省耗材,具有简化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弯属于通信、新能源、电子产品类箱体钣金零件通用型特征,零件材质涉及低碳钢、铝合金、不锈钢及铜材,表面状态有热浸锌、电镀锌、预涂层、烤漆及高亮等特征,由于零件特性复杂且对零件外观要求高,因此,在零件成型折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工艺,降低对零件的损坏。
[0003]参考图1,为常规的折弯成型方式,虽具有操作方便和简单的优点,但折弯成型工序繁多,导致成型后累积公差偏大,使产品精度达不到要求,此外,工序繁多还会增加模具开发成本和机台使用台数,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同时还会间接造成用人较多,增加用人成本,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折弯工序繁多导致产品精度达不到要求、成本增加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能够减少模具的开发成本以及机台使用的台数,有效减少制作成本和节省耗材,具有简化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优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和位于上模单元下方的下模单元;
[0007]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安装部分和下压料部分,所述上安装部分和下压料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上安装部分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单元和第一折弯冲头,所述第一弹性复位单元的下端抵接下压料部分,所述第一折弯冲头的下端随作业状态变化高于或低于下压料部分的下端;r/>[0008]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上支撑部分和下安装部分,所述上支撑部分和下安装部分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下安装部分安装有第二弹性复位单元和第二折弯冲头,所述第二弹性复位单元的上端抵接上支撑部分,所述上支撑部分设置有左侧折弯推块和右侧折弯推块,所述左侧折弯推块连接有第三弹性复位单元,所述右侧折弯推块连接有第四弹性复位单元,所述左侧折弯推块的下端与第二折弯冲头的上端为滑动接触,所述右侧折弯推块的上端与第一折弯冲头的下端为滑动接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单元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弹性复位单元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压料力大于第二复位弹簧的压料力,在上模单元向下运动过程中,首先接触产品表面,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压料力高于第二复位弹簧的压料力,所以下模单元直接受压,优先比上模单元闭合。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为氮气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为红色弹簧,氮气弹簧是一种以高压氮气为工作介质的新型弹性组件,其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制造
精密,使用寿命长,弹力曲线平缓,以及不需要预紧等等,作为模具的一部分参加工作,可以在系统中很方便实现压力恒定和延时动作;红色弹簧代表中载荷弹簧,其压料力小于氮气弹簧,适用于本申请中,使下模单元优先比上模单元闭合。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弯冲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右侧折弯推块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一滑动斜面,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一滑动斜面,便于右侧折弯推块在第一折弯冲头的推动作用下,向左侧折弯推块的方向移动。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折弯冲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左侧折弯推块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滑动斜面,设置第二斜面和第二滑动斜面,便于左侧折弯推块在第二折弯冲头的推动作用下,向右侧折弯推块的方向移动。
[0013]可选的,所述上安装部分和下压料部分之间穿设有上模活动导向柱,提高下压料部分向上和向下移动的对位准确性。
[0014]可选的,所述上支撑部分和下安装部分之间穿设有下模活动导向柱,提高上支撑部分向上和向下移动的对位准确性。
[0015]可选的,所述上安装部分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夹板,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连接上垫板的上端,所述上垫板的下端连接上夹板的上端;
[0016]所述下压料部分包括止挡板和上脱板,所述止挡板的下端连接上脱板的上端,上模座用于与外部冲压机连接,由冲压机带动整个上模单元向上或向下运动,设置上垫板和上夹板用于对第一弹性复位单元和第一折弯冲头进行安装,设置止挡板和上脱板,能够实现其他部件的稳定安装。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弯冲头的上端锁定安装于上垫板上,所述第一折弯冲头的一侧抵接有第一限位挡块,便于对第一折弯冲头进行拆卸更换,同时也能够提高对第一折弯冲头的安装稳定性。
[0018]可选的,所述上支撑部分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第二限位挡块位于右侧折弯推块的回退路径上,避免右侧折弯推块在第四弹性复位单元的作用下发生过度位移,提高右侧折弯推块与第一折弯冲头的配合稳定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能够减少模具的开发成本以及机台使用的台数,有效减少制作成本和节省耗材,具有简化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成型工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的折弯过程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的闭模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的折弯作业完成开模状态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弯前产品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弯后产品示意图;
[0027]图8为图6中折弯前产品的加工模具示意图;
[0028]其中,1为上模单元;2为下模单元;21为上支撑部分;22为下安装部分;3为第一弹性复位单元;4为第一折弯冲头;5为第二弹性复位单元;6为第二折弯冲头;7为左侧折弯推块;8为右侧折弯推块;9为第三弹性复位单元;10为第四弹性复位单元;11为上安装部分;111为上模座;112为上垫板;113为上夹板;12为下压料部分;121为止挡板;122为上脱板;13为上模活动导向柱;14为下模活动导向柱;15为第一限位挡块;16为第二限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例如,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和位于上模单元下方的下模单元;所述上模单元包括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单元(1)和位于上模单元(1)下方的下模单元(2);所述上模单元(1)包括上安装部分(11)和下压料部分(12),所述上安装部分(11)和下压料部分(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上安装部分(11)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单元(3)和第一折弯冲头(4),所述第一弹性复位单元(3)的下端抵接下压料部分(12),所述第一折弯冲头(4)的下端随作业状态变化高于或低于下压料部分(12)的下端;所述下模单元(2)包括上支撑部分(21)和下安装部分(22),所述上支撑部分(21)和下安装部分(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下安装部分(22)安装有第二弹性复位单元(5)和第二折弯冲头(6),所述第二弹性复位单元(5)的上端抵接上支撑部分(21),所述上支撑部分(21)设置有左侧折弯推块(7)和右侧折弯推块(8),所述左侧折弯推块(7)连接有第三弹性复位单元(9),所述右侧折弯推块(8)连接有第四弹性复位单元(10),所述左侧折弯推块(7)的下端与第二折弯冲头(6)的上端为滑动接触;所述右侧折弯推块(8)的上端与第一折弯冲头(4)的下端为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单元(3)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弹性复位单元(5)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压料力大于第二复位弹簧的压料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折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为氮气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为红色弹簧。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