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81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包括转盘机构,在所述转盘机构上划分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以及第四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旁设置阀片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二工位旁设置弹簧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三工位旁设置阀杆上料机构,在所述第四工位旁设置移料机构以及产品铆接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转动盘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的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定位杆以及复位弹簧,在所述定位杆顶端设置容纳槽;在所述第四工位处设置第一升降器。实现了汽车减震器底阀的全自动装配,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避免了错装、漏装等风险,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的合格率。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器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减震器底阀主要由阀片、弹簧以及阀杆铆接而成;目前对汽车减震器底阀组装的方式通常为作业员拿取阀片、弹簧以及阀杆组装在一起之后通过铆接机进行铆接操作,在流水线作业时,需要两个作业员来完成这两道工序,对于这样的工序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十分繁琐,效率低下,并且产品在组装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如错装、漏装、安装不到位并且难以组装等问题,导致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不好进行控制,相应的人工成本以及出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效率且降低成本的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包括转盘机构,在所述转盘机构上划分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以及第四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旁设置阀片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二工位旁设置弹簧上料机构,在所述第三工位旁设置阀杆上料机构,在所述第四工位旁设置移料机构以及产品铆接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电机上并随所述旋转电机转动的转动盘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的定位治具,所述定位治具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盘上的治具本体、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内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与所述定位杆之间的复位弹簧,在所述定位杆顶端向下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阀杆的容纳槽;在所述第四工位处设置第一升降器,所述第一升降器可拉动所述定位杆向下运动。
[0005]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治具本体包括穿透所述转动盘的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定位块内的第一穿过孔与第二穿过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端部的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第三穿过孔,所述第二穿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穿过孔、所述第三穿过孔的直径,所述第二穿过孔位于所述第一穿过孔、所述第三穿过孔之间;在所述定位杆上沿径向方向向外形成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位于所述第二穿过孔内,所述定位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穿过孔、所述第三穿过孔;所述环状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穿过孔、所述第三穿过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穿过孔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环状挡板与所述端盖之间。
[0006]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水平穿过所述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穿过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底部,在所述第一定位槽顶部沿着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方向设置第二定位槽。
[000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阀片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磁分离模块、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阀片抓取组件;所述磁分离模块包括分离底座、设置于所述分离底座上
的载物杆、设置于所述载物杆两侧的极性相同的条状磁体,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的阀片套在所述载物杆上;所述阀片抓取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阀片抓取支架、固定于所述阀片抓取支架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阀片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阀片滑台气缸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阀片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片滑台气缸上的阀片抓取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阀片抓取气缸上的阀片夹头。
[0008]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分离底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旋转气缸,所述载物杆以及两个所述条状磁体为一组且至少两组均设置于所述分离底座上,所述旋转气缸转动带动所述分离底座转动。
[0009]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弹簧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旁的弹簧振动盘、设置于所述弹簧振动盘出口处的弹簧输送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弹簧抓取组件;所述弹簧抓取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弹簧抓取支架、固定于所述弹簧抓取支架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弹簧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滑台气缸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弹簧滑台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滑台气缸上的弹簧夹头。
[0010]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弹簧输送轨道与所述定位治具之间还设置有弹簧移位机构,所述弹簧移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移位支架、设置于所述弹簧输送轨道出口处的弹簧转向组件;所述弹簧转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转向固定块、第二转向固定块以及位于第一转向固定块上方的弹簧移位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向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槽,在所述第二转向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向槽连通的第二转向槽以及相交于所述第二转向槽的第三转向槽;所述弹簧移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移位支架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移位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移位滑台气缸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移位滑台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移位滑台气缸上的移位夹头。
[001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阀杆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旁的阀杆振动盘、设置于所述阀杆振动盘出口处的阀杆输送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阀杆抓取组件;所述阀杆抓取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阀杆抓取支架、固定于所述阀杆抓取支架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阀杆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阀杆滑台气缸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阀杆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阀杆滑台气缸上的阀杆抓取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抓取气缸上的阀杆夹头。
[0012]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移料支架、固定于所述移料支架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移料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移料滑台气缸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移料滑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移料滑台气缸上的移料头。
[00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产品铆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铆接支架、设置于所述铆接支架上的铆接气液增压缸、设置于所述铆接气液增压缸头部的铆接头、设置于所述铆接头正下方所述工作台上的铆接治具。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汽车减震器底阀的全自动装配,不再需要人工手动组装,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避免了错装、漏装等风险,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与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与图4是本技术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定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定位治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阀片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弹簧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本技术弹簧转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阀杆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是本技术移料机构与产品铆接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转盘机构;110、工作台;120、旋转电机;130、转动盘;140、定位治具;150、第一升降器;160、第二升降器;141、治具本体;142、定位杆;143、复位弹簧;1411、定位块;1412、第一穿过孔;1413、第二穿过孔;1414、第三穿过孔;1415、端盖;1416、第一定位槽;1417、第二定位槽;1421、容纳槽;1422、环状挡板;
[0025]200、阀片上料机构;210、磁分离模块;220、阀片抓取组件;211、分离底座;212、载物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包括转盘机构(100),在所述转盘机构(100)上划分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以及第四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旁设置阀片上料机构(200),在所述第二工位旁设置弹簧上料机构(300),在所述第三工位旁设置阀杆上料机构(400),在所述第四工位旁设置移料机构(500)以及产品铆接机构(6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机构(100)包括工作台(1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0)上的旋转电机(120)、设置于所述旋转电机(120)上并随所述旋转电机(120)转动的转动盘(130)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转动盘(130)上的定位治具(140),所述定位治具(140)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盘(130)上的治具本体(141)、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141)内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杆(142)以及设置于所述治具本体(141)与所述定位杆(142)之间的复位弹簧(143),在所述定位杆(142)顶端向下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阀杆的容纳槽(1421);在所述第四工位处设置第一升降器(150),所述第一升降器(150)可拉动所述定位杆(142)向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141)包括穿透所述转动盘(130)的定位块(1411)、设置于所述定位块(1411)内的第一穿过孔(1412)与第二穿过孔(1413)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块(1411)端部的端盖(1415),在所述端盖(1415)上设置第三穿过孔(1414),所述第二穿过孔(14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穿过孔(1412)、所述第三穿过孔(1414)的直径,所述第二穿过孔(1413)位于所述第一穿过孔(1412)、所述第三穿过孔(1414)之间;在所述定位杆(142)上沿径向方向向外形成环状挡板(1422),所述环状挡板(1422)位于所述第二穿过孔(1413)内,所述定位杆(14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穿过孔(1412)、所述第三穿过孔(1414);所述环状挡板(14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穿过孔(1412)、所述第三穿过孔(1414)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穿过孔(1413)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143)设置于所述环状挡板(1422)与所述端盖(141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411)的顶部设置水平穿过所述定位块(1411)的第一定位槽(1416),所述第一穿过孔(1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416)底部,在所述第一定位槽(1416)顶部沿着所述第一定位槽(1416)的方向设置第二定位槽(14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上料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0)上的磁分离模块(2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0)上的阀片抓取组件(220);所述磁分离模块(210)包括分离底座(211)、设置于所述分离底座(211)上的载物杆(212)、设置于所述载物杆(212)两侧的极性相同的条状磁体(213),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的阀片套在所述载物杆(212)上;所述阀片抓取组件(220)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10)上的阀片抓取支架(221)、固定于所述阀片抓取支架(221)上可水平移动的第一阀片滑台气缸(222)、设置于所述第一阀片滑台气缸(222)上可竖向移动的第二阀片滑台气缸(223)、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片滑台气缸(223)上的阀片抓取气缸(224)以及设置于所述阀片抓取气缸(224)上的阀片夹头(2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减震器底阀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