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8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包括机架、加热炉、油泵、过滤器、阀门、高频控制柜;所述加热炉包括外筒、内筒、电磁线圈,所述外筒为非金属隔热材料,内筒为金属材料,所述内筒和外筒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内筒的左端开口,和外筒腔体连通,所述内筒的右端设有导热油出口,所述外筒的右端设有导热油进口,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外筒外侧,所述电磁线圈连接高频控制柜,工作时,导热油从导热油进口流入加热炉中,先在外筒和内筒之间流动,在加热炉左端折返,从内筒中流过,内筒的内外两面均为导热油提供热量,导热面积大,进一步的,在同样的加热功率下,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是一种以电为能源,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民用炉;主要工作特点是将电转为高频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作用于铁质管道上,管道表面切割交变磁力线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电磁加热技术是使金属管道自身发热,并且管道外部包裹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热转化率高达到95%,节能效果明显。
[0003]然而常规的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的加热管均是普通外形的钢管,导热油在钢管内部从一段流入,另一端流出,仅仅钢管内壁作为导热面,导热面积小,升温速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的导热面积小,升温速度有限,提供一种导热面积大,升温效果好的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包括机架、加热炉、油泵、过滤器、阀门、高频控制柜,加热炉设置在机架内,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高频控制柜;
[0006]所述加热炉包括外筒、内筒、电磁线圈,所述外筒为非金属隔热材料,所述外筒右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内筒为金属材料,所述内筒右端设置有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所述内筒和外筒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所述内筒的左端开口,和外筒腔体连通,所述外筒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第四法兰,所述第四法兰为导热油进口,所述内筒的右端的第三法兰为导热油出口,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外筒外侧,所述电磁线圈连接高频控制柜,所述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通过管道和油泵、过滤器、阀门、用热设备连接成封闭循环,导热油从第四法兰流入加热炉中,先在外筒和内筒之间流动,在加热炉左端折返,从内筒中流过,内筒的内外两面均为导热油提供热量,导热面积大,进一步的,在同样的加热功率下,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内在接近导热油入口处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为圆环形,套设在内筒外,所述均流板上均布有若干小孔,导热油从导热油入口流入,经过均流板,导热油可以达到更好的分布效果,避免局部流速过低。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内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螺旋形,将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螺旋形,靠近内筒的导热油温度较高,远离内筒的导热油温度较低,导热油经过螺旋形腔体能够提高导热油混合效果,使腔体内的导热油温度比较平均,降低靠近内筒
处导热油的温度,这样可以提高内筒和导热油的温差,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还设置有导热扇片,所述导热散片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扇片和内筒同样材质,焊接在内筒内壁,导热扇片本身可以作为发热体,增加导热油的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导热油的温度,通过出口温度控制电磁线圈频率,以达到温度恒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设有内筒和外筒,导热油从第四法兰流入加热炉中,先在外筒和内筒之间流动,在加热炉左端折返,从内筒中流过,内筒的内外两面均为导热油提供热量,导热面积大,进一步的,在同样的加热功率下,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
[0013]2、本技术设有均流板,导热油可以达到更好的分布效果,避免局部流速过低。
[0014]3、本技术设有螺旋形导流板,导热油经过螺旋形腔体能够提高导热油混合效果,使腔体内的导热油温度比较平均,降低靠近内筒202处导热油的温度,这样可以提高内筒和导热油的温差,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0015]4、本技术的内筒内还设置有导热扇片,所述导热散片数量有多个,所述导热扇片和内筒同样材质,焊接在内筒内壁,导热扇片本身可以作为发热体,增加导热油的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局部剖视图。
[0018]图中:1机架;2加热炉;201外筒;202内筒;203电磁线圈;204第一法兰;205第二法兰;206第三法兰;207第四法兰;208均流板;209导流板;210导热扇片;3油泵;4过滤器;5阀门;6高频控制柜;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包括机架1、加热炉2、油泵3、过滤器4、阀门5、高频控制柜6,加热炉2设置在机架1内,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高频控制柜6;
[0021]所述加热炉2包括外筒201、内筒202、电磁线圈203,所述外筒201为非金属隔热材料,所述外筒201右端设置有第一法兰204,所述内筒202为金属材料,所述内筒202右端设置有第二法兰205和第三法兰206,所述内筒202和外筒201通过第一法兰204和第二法兰205连接,所述内筒202的左端开口,和外筒201腔体连通,所述外筒201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第四法兰207,所述第四法兰207为导热油进口,所述内筒202的右端的第三法兰206为导热油出口,所述电磁线圈203缠绕在外筒201外侧,所述电磁线圈203连接高频控制柜6,所述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通过管道和油泵3、过滤器4、阀门5、用热设备连接成封闭循环,导热油从第
四法兰流入加热炉2中,先在外筒201和内筒202之间流动,在加热炉2左端折返,从内筒202中流过,内筒202的内外两面均为导热油提供热量,导热面积大,进一步的,在同样的加热功率下,可以缩小加热炉的整体长度。
[0022]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外筒201内在接近导热油入口处设置有均流板208,所述均流板208为圆环形,套设在内筒202外,所述均流板208上均布有若干小孔,导热油从导热油入口流入,经过均流板208,导热油可以达到更好的分布效果,避免局部流速过低。
[002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外筒201内还设置有导流板209,所述导流板209为螺旋形,将内筒202和外筒201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螺旋形,靠近内筒202的导热油温度较高,远离内筒202的导热油温度较低,导热油经过螺旋形腔体能够提高导热油混合效果,使腔体内的导热油温度比较平均,降低靠近内筒202处导热油的温度,这样可以提高内筒20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导热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加热炉(2)、油泵(3)、过滤器(4)、阀门(5)、高频控制柜(6),加热炉(2)设置在机架(1)内,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高频控制柜(6);所述加热炉(2)包括外筒(201)、内筒(202)、电磁线圈(203),所述外筒(201)为非金属隔热材料,所述外筒(201)右端设置有第一法兰(204),所述内筒(202)为金属材料,所述内筒(202)右端设置有第二法兰(205)和第三法兰(206),所述内筒(202)和外筒(201)通过第一法兰(204)和第二法兰(205)连接,所述内筒(202)的左端开口,和外筒(201)腔体连通,所述外筒(201)的右侧位置设置有第四法兰(207),所述第四法兰(207)为导热油进口,所述内筒(202)的右端的第三法兰(206)为导热油出口,所述电磁线圈(203)缠绕在外筒(201)外侧,所述电磁线圈(203)连接高频控制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庆王超李祥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益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