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43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至少两列的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换热管两端的若干交换部,换热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周的外管,各列换热管之间通过交换部呈“弓”字形串联连通,其间相邻两列内管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的第五腔体串联连通、相邻两列外管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的第六腔体串联连通,每根换热管的外管与内管之间所形成的夹层空间中均具有螺旋片,螺旋片焊接固定在内管外周。热媒介质、冷媒介质在换热器内呈“弓”字型流动,延长流动长度、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灵活性更好,每根换热管内均具有螺旋片可大大增加了换热介质螺旋流动距离及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更为充分。使得换热更为充分。使得换热更为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印染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企业每年在能源消耗方面会花费较多费用,染色机染布过程中需要高温水进行染布同时会排出大量高温废水,因此染色机换热器需冷却染色机排出的高温废水、避免污染环境,同时将干净的冷水迅速加热输送至染色机内配合进行布料染色。中国技术专利2018210585087公开了一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中心支撑柱外侧焊接螺旋形折流板,螺旋形折流板上等距嵌入换热管,换热管内外分别通入流体进行热交换,螺旋形折流板可增加换热面积及长度,但该种换热器占地面积较大,且不能灵活适用于各种换热场景及换热量,螺旋形折流板设在换热管外周存在换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换热器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灵活性较差、换热不均匀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较小、灵活性更好的染色机换热器,每根换热管中均设有螺旋片,增加换热面积及换热长度,提高换热效果,实现较好的热能回收利用,为企业节省大量处理冷水加热及高温废水冷却所耗电费等成本,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节约。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并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0005]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至少两列的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管及设置在换热管两端的若干交换部,换热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周的外管,各列换热管之间通过交换部呈“弓”字形串联连通,其间相邻两列内管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的第五腔体串联连通、相邻两列外管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的第六腔体串联连通,每根换热管的外管与内管之间所形成的夹层空间中均具有螺旋片,螺旋片焊接固定在内管外周。
[0006]热媒介质、冷媒介质在换热器内呈“弓”字型流动,延长流动长度、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灵活性更好,每根换热管内均具有螺旋片可大大增加了换热介质螺旋流动距离及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更为充分。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螺旋片由若干相同的螺旋单片首尾连接而成,每一所述螺旋单片具有一个完整螺旋周期,从而螺旋片形成连续、平滑的螺旋面;螺旋片的外径略小于外管的内径;螺旋片的轴心处具有中心孔,其孔径与内管外径相同;螺旋片的总长度略小于外管的总长度。
[0009]螺旋片由若干螺旋单片首尾连接而成,螺旋单片相较于完整的螺旋片加工生产及安装更为便利,且能保证螺旋片表面形成连续、平滑的螺旋面,保证换热介质的流向唯一,螺旋片的外径略小于外管,便于安装时将外管套设在焊接有螺旋片的内管外,螺旋片与内管紧密配合连接保证了换热介质可顺畅地沿螺旋面螺旋流动,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
换热效果,螺旋片的总长度略小于外管的总长度,为换热介质进入腔体留有一定距离减缓螺旋运动的速度,便于转向进入下一列换热管,保障换热介质流动畅通。
[0010]最前列换热管的内管、外管首端连接第一腔体、第四腔体,最后列换热管的内管、外管末端分别连接第二腔体、第三腔体。
[0011]换热管设置为单数列,分别开有热媒入口、冷媒出口的第一腔体、第四腔体与分别开有热媒出口、冷媒入口的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对角设置。
[0012]换热管设置为双数列,分别开有热媒入口、冷媒出口的第一腔体、第四腔体与分别开有热媒出口、冷媒入口的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同侧设置。
[0013]同一列的每层换热管均连通同一个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或第六腔体。
[0014]第六腔体套设在第五腔体外周,内管的长度均大于外管的长度,第一腔体设置在第四腔体外侧,第二腔体设置在第三腔体外侧,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连接的最前列、最后列内管的长度大于中间其他列内管的长度。
[0015]染色机中排出的废弃热媒介质进入第一腔体后,沿最前列内管进入第五腔体内,再转向进入后续列内管,热媒介质在换热器内呈“弓”字型流动,最终由第二腔体的热煤出口排出,同时干净的冷媒介质进入第三腔体后,在最后列外管与内管的夹层空间内沿螺旋片螺旋流动进入第六腔体内,再转向进入后续列外管中,因此冷媒介质在换热器内呈“弓”字型流动的同时还螺旋前进,在换热器整体占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大大增加冷媒介质的流动长度及换热面积,过程中热媒介质将热量传递给内管,冷媒介质再吸收内管管壁的热量实现换热,最终加热后的冷媒介质由第四腔体的冷媒出口排出,实现热能回收利用,为企业节省大量冷媒介质加热及高温废水冷却所耗电费等成本,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节约。
[0016]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位于与换热管连接的一侧面开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换热管的外径相同,换热管的端部密封焊接在通孔中,换热管在所述通孔中具有一定插入深度。
[0017]进一步避免管内换热介质泄漏,且保证换热介质在腔体内顺畅回转流动。
[0018]热媒介质在内管中流动,冷媒介质在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夹层空间中螺旋流动,热媒介质与冷媒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0019]热媒介质与冷媒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热媒介质由热媒入口流入、热媒出口流出,热媒介质经过长距离的流动及热交换后热量有一定的消耗、温度呈降低趋势,冷媒介质由冷媒入口流入、冷媒出口流出,冷媒介质经过热交换后在流动方向上呈逐渐升温的趋势,热媒介质与冷媒介质流动方向相反使得冷媒介质经热交换后在流出时与刚进入的热媒介质之间温差较小,保证流出水的高温。
[0020]各腔体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可以保证各腔体之间可并列连接,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中:1、交换部;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4、第四腔体;15、第五腔体;16、第六腔体;2、热媒入口;3、热媒出口;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换热管;61、外管;62、内管;63、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染色机换热器包括至少两列的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管6及设置在换热管6两端的若干交换部1,交换部1的腔体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交换部1位于与换热管6连接的一侧面开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换热管6的外径相同,从而换热管6的端部密封焊接在通孔中,换热管6在通孔中具有一定插入深度,进一步避免管内换热介质泄漏,且保证介质在交换部1内顺畅回转流动。
[0028]如图2、图4所示,换热管6包括内管62和套设在内管62外周的外管61,内管62内可通入热媒介质,外管61的内径大于内管62外径,两者之间形成可供冷媒介质流动的夹层空间。各列换热管6之间通过交换部1呈“弓”字形串联连通,同一列的每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包括至少两列的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管(6)及设置在换热管(6)两端的若干交换部(1),换热管(6)包括内管(62)和套设在内管(62)外周的外管(61),其特征在于:各列换热管(6)之间通过交换部(1)呈“弓”字形串联连通,其间相邻两列内管(62)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1)的第五腔体(15)串联连通、相邻两列外管(61)的同侧端通过交换部(1)的第六腔体(16)串联连通,每根换热管(6)的外管(61)与内管(62)之间所形成的夹层空间中均具有螺旋片(63),螺旋片(63)焊接固定在内管(62)外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旋片(63)由若干相同的螺旋单片首尾连接而成,每一所述螺旋单片具有一个完整螺旋周期,从而螺旋片(63)形成连续、平滑的螺旋面;螺旋片(63)的外径略小于外管(61)的内径;螺旋片(63)的轴心处具有中心孔,其孔径与内管(62)外径相同;螺旋片(63)的总长度略小于外管(61)的总长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最前列换热管(6)的内管(62)、外管(61)首端连接第一腔体(11)、第四腔体(14),最后列换热管(6)的内管(62)、外管(61)末端分别连接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管(6)设置为单数列,分别开有热媒入口(2)、冷媒出口(5)的第一腔体(11)、第四腔体(14)与分别开有热媒出口(3)、冷媒入口(4)的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对角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明张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华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