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24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根据针织面料的整体柔软度,转动手柄,并带动套筒转动,此时使得推动套筒在螺纹凹槽的作用下,推动套筒与套筒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时张紧杆与转杆中心位置的距离发生变化,滚轴挤压在针织面料的表面,使得滚轴与针织面料之间发生转动,便于快速导送针织面料,同样的,利用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的张紧,使得针织面料处于绷直状态,内部孔洞变化大,易于印染;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做圆周转动,并带动着按压板在印染箱的内部升降,利用按压板的升降,使得齿条按压针织面料,使得针织面料的印染部分产生震动,易于保证整体针织面料的均匀性。面料的均匀性。面料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面料印染
,具体涉及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印染行业发展较快,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已是纺织印染生产大国。近几年,我国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
[0003]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2166886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针织面料多色加工印染设备,该高效针织面料多色加工印染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转向辊,所述转向辊的外壁传动连接有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该高效针织面料多色加工印染设备,凸轮带动连杆转动,此时清洁布可以对面料本体的底部进行往复清理,凸轮间歇性推动竖板,此时清洁刷左右往复对面料本体的底部进行清扫,从而达到了便于高效清除面料表面灰尘,避免灰尘影响印刷品质的效果。竖板带动滑动杆左右往复运动,进一步使得固定板推动油墨箱内部的油墨左右往复运动,从而达到了避免油墨沉淀,提高面料着色,增加面料印染质量的效果;但是,在现有的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面料在染色的时候,由于针织面料具有弹性,在松软状态下,针织面料会发生部分折叠,针织面料的孔洞会变小,在印染过程中,会导致印染效果不明显,难以保证印染质量,另外,印染后,面料上会残留大量的染料,难以快速清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针织面料多色加工印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包括印染箱,所述印染箱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印染箱的内部沿着针织面料的传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张紧组件、第二张紧组件、第一印染轴、第二印染轴、第三印染轴和第四印染轴,所述印染箱的内部设有液面线,所述液面线上设有溢水孔,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针织面料穿过进料口,并依次沿着第一张紧组件的上表面、第二张紧组件的侧面、第一印染轴和第二印染轴的下表面以及第三印染轴和第四印染轴的上表面,最后从出料口排出,并将针织面料的一端安置在收卷装置上;
[0007]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均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转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螺纹凹槽,所述套筒的轴端设有手柄,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连接有可移动的推动套筒,所述推动套筒和固定筒上分别设有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所述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的中部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的自由端均转动连接有张紧杆,所述张紧杆的内部转动设有滚轴。
[0008]使用前,根据针织面料的整体柔软度,转动手柄,并带动套筒转动,此时使得推动套筒在螺纹凹槽的作用下,推动套筒与套筒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时,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之间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张紧杆与转杆中心位置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便于调节滚轴与针织面料的挤压程度,另外,滚轴挤压在针织面料的表面,并启动驱动电机的外接电源,使得滚轴与针织面料之间发生转动,便于快速导送针织面料,同样的,利用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的张紧,使得针织面料处于绷直状态,内部孔洞变化大,易于印染。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还包括设有张紧杆内端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内表面设有柔性纤维,所述柔性纤维的材质为硅胶;限位挡板的设置,方便限定针织面料的位置,避免针织面料在传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另外,限位挡板上设有柔性纤维,便于清理针织面料的边缘处的粉尘,清理效果好,且易于实现。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推动套筒与套筒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与手柄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实现对套筒的转动,方便驱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之间转动角度范围为0

45
°
,所述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组成“X”形结构,所述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组成的整体围绕转杆的中心轴线设置有若干组,通过设置有若干组的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实现对针织面料的均匀贴合,另外,加上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稳定支撑下,实现对针织面料的整体传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滚轴在张紧杆的内部转动设置,所述滚轴与张紧杆呈一一对应设置,滚轴与针织面料之间相互滚动,避免张紧杆与针织面料之间发生摩擦,从而避免针织面料的表面摩擦受损。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印染轴和第二印染轴之间设有用于下压针织面料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可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轴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有Y型杆,所述Y型杆的另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和按压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于印染箱上,所述按压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组齿条;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做圆周转动,利用第一连接杆的转动,实现第二连接杆和按压板的联动,从而带动着按压板在印染箱的内部升降,利用按压板的升降,使得齿条按压针织面料,使得针织面料的印染部分产生震动,易于保证整体针织面料的均匀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Y型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易于保证Y型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齿条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齿条与按压板之间呈垂直设置,所述按压板在印染箱的内部产生纵向位移;利用按压板的升降,使得齿条按压针织面料,使得针织面料的印染部分产生震动,易于保证整体针织面料的均匀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印染轴和第二印染轴的底部水平线位于液面线的下侧;能有效的保证印染的均匀性,避免油墨越过液面线,造成对液面线上的器械的污染,方便打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和按压组件之间设有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设于转杆轴端的第一齿轮和设于驱动轴轴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连动性好,方便同时带动转杆。和驱动轴的转动,节能减排,减少耗电量。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针织面料的整体柔软度,转动手柄,并带动套筒转动,此时使得推动套筒在螺纹凹槽的作用下,推动套筒与套筒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此时,第一外推杆和第二外推杆之间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张紧杆与转杆中心位置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便于调节滚轴与针织面料的挤压程度,另外,滚轴挤压在针织面料的表面,并启动驱动电机的外接电源,使得滚轴与针织面料之间发生转动,便于快速导送针织面料,同样的,利用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的张紧,使得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印染箱(1),所述印染箱(1)上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印染箱(1)的内部沿着针织面料的传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张紧组件(4)、第二张紧组件(5)、第一印染轴(6)、第二印染轴(7)、第三印染轴(8)和第四印染轴(9),所述印染箱(1)的内部设有液面线(10),所述液面线(10)上设有溢水孔(11),所述第一张紧组件(4)和第二张紧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张紧组件(4)和第二张紧组件(5)均包括驱动电机(501),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502),所述转杆(502)的外侧转动设有套筒(503),所述套筒(503)的外侧设有螺纹凹槽(504),所述套筒(503)的轴端设有手柄(505),所述转杆(50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506),所述套筒(503)的外侧连接有可移动的推动套筒(507),所述推动套筒(507)和固定筒(506)上分别设有第一外推杆(508)和第二外推杆(509),所述第一外推杆(508)和第二外推杆(509)的中部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外推杆(508)和第二外推杆(509)的自由端均转动连接有张紧杆(5010),所述张紧杆(5010)的内部转动设有滚轴(50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组件(5)还包括设有张紧杆(5010)内端的限位挡板(5012),所述限位挡板(5012)的内表面设有柔性纤维(5013),所述柔性纤维(5013)的材质为硅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套筒(507)与套筒(503)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套筒(503)的中心轴线与手柄(505)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节能高效印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推杆(508)和第二外推杆(509)之间转动角度范围为0

45
°
,所述第一外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璐娅吴晓峰王玲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太平洋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