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22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有印染缸,所述印染缸底部与保温箱固定连接,所述印染缸内设有印染结构,所述保温箱两侧分别设有出料辊和收集辊,所述印染缸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设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与保温箱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结构包括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抽水泵、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喷头和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伸入印染缸内,所述喷头位于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所述喷头下方设有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导板,所述印染缸通过在一侧开设有回流口与导板固定连接,解决了面料印染不完全的问题。解决了面料印染不完全的问题。解决了面料印染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印染
,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布匹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布匹的多样性,人们会通过卷染机对布匹进行染色,而卷染缸是卷染机中负责染色主要设备。
[0003]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0004]当前印染过程中,将面料放入在染缸中进行染色,普遍存在染色时间较短的问题,容易出现印染时间过短导致染色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该装置能在面料进入染缸后挤压面料,使得面料内部更容易被染色,并同时搅拌用于染色的染色液增加面料与染色液的接触面积。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有印染缸,所述印染缸底部与保温箱固定连接,所述印染缸内设有印染结构,所述保温箱两侧分别设有出料辊和收集辊,所述印染缸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设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与保温箱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结构包括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抽水泵、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喷头和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伸入印染缸内,所述喷头位于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所述喷头下方设有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导板,所述印染缸的侧面开设有回流口,所述导板倾斜设置且导板的下端与回流口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通过导管抽取染液同喷头喷淋到从出料口出料的面料,染液经过面料后进入到导板中,再通过回流口回流到印染缸内。面料从出料辊出料后,通过进料口进入印染缸内,在印染缸内完成印染后从出料口出料,由收集辊收集。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印染结构包括位于进料口内侧且与印染缸旋转连接的辊轴一、位于辊轴一下方的且与印染缸旋转连接的辊轴二、位于出料口内侧且与印染缸旋转连接的辊轴三、位于辊轴三下方且与印染缸旋转连接的辊轴四,所述辊轴一和辊轴三水平高度相同,所述辊轴四和辊轴二水平高度相同。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染时,面料进入印染缸内后依次经过辊轴一、辊轴二、辊轴四和辊轴三,路线为“I”、“一”、“I”。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印染缸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印染缸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受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染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拌印染缸内的染液,增加染液与面料的相对接触面积,使得印染更完全。
[0013]作为优选,所述保温箱内壁内固定连接有加热管盘。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盘用于保温染液。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保温箱,保温箱内设有印染缸,印染缸底部与保温箱固定连接。印染缸顶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印染缸内,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受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印染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拌印染缸内的染液,增加染液与面料的相对接触面积,使得印染更完全。印染缸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设有喷淋结构,喷淋结构与保温箱固定连接,喷淋结构包括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抽水泵、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喷头和与抽水泵固定连接的导管,导管一端伸入印染缸内,喷头位于出料口与收集辊之间,喷头下方设有与保温箱固定连接的导板,印染缸通过在一侧开设有回流口与导板固定连接。抽水泵通过导管抽取染液同喷头喷淋到从出料口出料的面料,染液经过面料后进入到导板中,再通过回流口回流到印染缸内。该设备能防止面料染色不完全,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保温箱;2、印染缸;3、出料辊;4、收集辊;5、进料口;6、出料口;7、喷淋结构;8、抽水泵;9、喷头;10、导管;11、导板;12、印染结构;13、回流口;14、辊轴一;15、辊轴二;16、辊轴三;17、辊轴四;18、电机;19、旋转叶片;20、加热管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到图2,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保温箱1,保温箱1内设有印染缸2,印染缸2底部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保温箱1内壁内固定连接有加热管盘20。加热管盘20用于保温印染缸2内的染液。
[0021]印染缸2内设有印染结构12,印染结构12包括位于进料口5内侧且与印染缸2旋转连接的辊轴一14、位于辊轴一14下方的且与印染缸2旋转连接的辊轴二15、位于出料口6内侧且与印染缸2旋转连接的辊轴三16、位于辊轴三16下方且与印染缸2旋转连接的辊轴四17,辊轴一14和辊轴三16水平高度相同,辊轴四17和辊轴二15水平高度相同。印染时,面料进入印染缸2内后依次经过辊轴一14、辊轴二15、辊轴四17和辊轴三16,路线为“I”、“一”、“I”。
[0022]保温箱1两侧分别设有出料辊3和收集辊4,印染缸2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出料口6与收集辊4之间设有喷淋结构7,喷淋结构7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喷淋结构7包括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的抽水泵8、与抽水泵8固定连接的喷头9和与抽水泵8固定连接的导管10,导管10一端伸入印染缸2内,喷头9位于出料口6与收集辊4之间,喷头9下方设有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的导板11,印染缸2通过在一侧开设有回流口13与导板11固定连接。抽水泵8通过导管10抽取染液同喷头9喷淋到从出料口6出料的面料,染液经过面料后进入到导板11中,再通过回流口13回流到印染缸2内。面料从出料辊3出料后,通过进料口5进入印染缸2内,在印染缸2内完成印染后从出料口6出料,由收集辊4收集。
[0023]印染缸2顶部设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轴伸入印染缸2内,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19,旋转叶片19受到电机18的输出轴驱动。印染时,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叶片19旋转,搅拌印染缸2内的染液,增加染液与面料的相对接触面积,使得印染更完全。
[0024]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保温箱(1),所述保温箱(1)内设有印染缸(2),所述印染缸(2)底部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所述印染缸(2)内设有印染结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出料辊(3)和收集辊(4),所述印染缸(2)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与收集辊(4)之间设有喷淋结构(7),所述喷淋结构(7)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结构(7)包括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的抽水泵(8)、与抽水泵(8)固定连接的喷头(9)和与抽水泵(8)固定连接并伸入印染缸(2)内的导管(10),所述喷头(9)位于出料口(6)与收集辊(4)之间,所述喷头(9)下方设有与保温箱(1)固定连接的导板(11),所述印染缸(2)的侧面开设有回流口(13),所述导板(11)倾斜设置且导板(11)的下端与回流口(13)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聪罗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中环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