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419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包括以下判别方法;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判别和对质量管理的判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判别,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成为了工作之重,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需要调整建筑内部个别空间的比例尺寸,还要对出入通道、防火分区等结构进行考察,分析建筑各部分设计是否合理,对结构布局进行细节调整,完善各部分内容,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在对住宅楼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分析窗户、入户门、房间门等部位的位置设计是否科学。门等部位的位置设计是否科学。门等部位的位置设计是否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优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是以满足建筑物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对建筑物结构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并从数个方案比较中选取最佳设计方案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可通过优化结构的设计,使其受力合理、质量可靠,既安全又经济,人们多采用极限强度设计方法。
[0003]由于房地产管理体系尚存在很多漏洞,在此过程中会使房地产市场管理在制度文献不足的情况下存在管理规范性偏低的问题,难以完全遏制恶性竞争,部分施工部门与设计部对方案设计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在真正落实阶段,会因为很多干预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从而影响最终的执行效果,在项目运行阶段,由于施工建设没有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所以使项目施工出现很多问题,导致项目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方案设计存在问题容易引发很多施工问题,对建筑企业会造成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其通过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判别,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成为了工作之重,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需要调整建筑内部个别空间的比例尺寸,还要对出入通道、防火分区等结构进行考察,分析建筑各部分设计是否合理,对结构布局进行细节调整,完善各部分内容,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包括以下判别方法;
[0007]一、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判别:
[0008]1)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
[0009]2)楼梯选择:当楼板长大于3米,设计成梁式楼梯,工程楼梯间跨度为3

3.6米,采用梁式楼梯时、板厚30

40毫米,砼用量为 0.8

1.3米,钢筋用量为18

26公斤;
[0010]3)剪力墙设计;
[0011]4)减少设计变更:根据需求判别建筑设计的最优选择,在设计初级阶段进行变更;
[0012]5)采用标准设计: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
[0013]二、对质量管理的判别:
[0014]1)整体性优化;
[0015]2)分区管理优化;
[0016]3)细节管理优化;
[0017]4)景观管理优化。
[0018]进一步,所述钢筋选择阶段通过计算钢筋重量进行判别,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和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0019]进一步,所述剪力墙设计的标准如下:
[0020]a)剪力墙墙体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Φ8@200 双层双向,双排钢筋之间采用Φ6@600x600拉筋;
[0021]b)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普通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
[0022]c)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笔者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0023]进一步,所述减少设计变更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
[0024]进一步,所述标准化设计,标准的工程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设计,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能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
[0025]进一步,所述整体性优化中,筑设计方案应该结合方案设计重点开展,充分应用设计师专业知识与理论内容,做好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满足造价控制技术设计要求,在施工材料、成本掌握方面,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购置以及存储进行整体性优化,例如在施工方案优化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购买量进行有效规划,确保工程现场施工材料选择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
[0026]进一步,所述分区管理优化应掌握设计方案中的关键内容,建立建筑功能分区,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竖向功能分区,第二个方面是水平功能分区,二者之间存在异同点,从整体层面进行有效把握,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建筑功能分区特征与分区相互关系开展分析工作,开展分区布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后期施工
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和经济损失,要解决功能混乱与流线不清晰的问题,在后期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上述内容,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0027]进一步,所述细节管理优化,客观反映整个设计方案的整体水平与设计质量,在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有效调整建筑中的房间比例尺寸,确保对平面布局的有效完善与优化;其次,相关人员必须开展建筑无障碍设计工作,主要对结构体系、防火分区进行设计,做好全方位检查工作,充分体现设计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整体设计方案的完善性,在住宅建筑内部区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住宅门窗等诸多要素进行设计分析,确保住宅内部空间流线、采光、家具摆放等设计到位,符合设计原则,同时也要做好住宅中卫生间、厨房等场所的有效设计,结合厨具摆放位置、厨具规格等进行分析,充分考虑设计要素内容,保证建筑住宅格局中家具的摆放位置、尺寸以及舒适度均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学的要求。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判别方法;一、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判别:1)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2)楼梯选择:当楼板长大于3米,设计成梁式楼梯,工程楼梯间跨度为3

3.6米,采用梁式楼梯时、板厚30

40毫米,砼用量为0.8

1.3米,钢筋用量为18

26公斤;3)剪力墙设计;4)减少设计变更:根据需求判别建筑设计的最优选择,在设计初级阶段进行变更;5)采用标准设计: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体现施工、生产、使用和维修的要求。二、对质量管理的判别:1)整体性优化;2)分区管理优化;3)细节管理优化;4)景观管理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选择阶段通过计算钢筋重量进行判别,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和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设计的标准如下:a)剪力墙墙体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Φ8@200双层双向,双排钢筋之间采用Φ6@600x600拉筋;b)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普通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c)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笔者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判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设计变更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