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温层是需要在模型中进行建模表达的;保温层模型具有以下作用:1)保温层是节能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图纸及模型中需要表达保温层设置的位置、材料及厚度,以便于判断是否满足节能规范;2)在计算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楼间距时,保温层的面积是需要包含在楼层面积中的;3)在日照分析中,保温层对建筑轮廓尺寸是有影响的,从而影响日照计算的准确度;因此,如果不创建保温层模型,则无法满足如上的业务需求。
[0003]目前市面上的三维建模软件,具备为特定构件添加构造层的功能,但是通过该功能创建保温层模型会出现与实际业务场景不符合的问题,从而造成设计师需要浪费大量精力在创建、调整保温层模型上,降低了设计效率。因此,如何高效、准确的在建筑模型中按照实际业务需求自动化的生成保温层模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生成指令,并在预设建筑模型中根据所述生成指令确定出需要布置保温层的目标构件;在所述预设建筑模型中生成用于覆盖所述目标构件的外表面的层图元;其中,所述层图元用于表征保温层;针对任意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对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上的两个层图元进行过渡处理,使得过渡处理后的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无缺口且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生成指令,并在预设建筑模型中根据所述生成指令确定出需要布置保温层的目标构件,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生成指令时,依次遍历所述预设建筑模型中的各个构件,并判断当前遍历到的构件的外表面是否属于预设面类型,若是,则将当前遍历到的构件设置为目标构件;其中,所述预设面类型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外立面、屋顶、架空楼板、热桥和洞口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预设建筑模型中生成用于覆盖所述目标构件的外表面的层图元;其中,所述层图元用于表征保温层,包括:获取预设映射表;其中,所述预设映射表包括:各种预设面类型以及每种预设面类型对应的保温层参数信息;依次遍历各个目标构件,确定出当前遍历到的目标构件的外表面所属的目标预设面类型,并按照所述预设映射表中与所述目标预设面类型对应的保温层参数信息在当前遍历到的目标构件的外表面上生成层图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任意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对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上的两个层图元进行过渡处理,使得过渡处理后的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无缺口且不重合,包括:当所述两个层图元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所形成的阳角处时,确定出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形成的缺口,对所述两个层图元中的一个层图元进行延伸直至补齐所述缺口;当所述两个层图元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所形成的阴角处时,确定出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形成的重合区域,对所述两个层图元中的一个层图元进行收缩直至所述两个层图元不存在重合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两个层图元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所形成的阳角处时,确定出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形成的缺口,对所述两个层图元中的一个层图元进行延伸直至补齐所述缺口,包括:当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中第一目标构件与地面平行、第二目标构件与地面垂直,且所述第一目标构件属于楼板或屋顶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构件上的层图元中靠近所述缺口的表面向外延伸第一延伸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距离为所述第一目标构件上的层图元的厚度;或者,当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中第一目标构件与地面平行、第二目标构件与地面垂直,且所述第一目标构件不属于楼板或屋顶时,将所述第一目标构件上的层图元中靠近所述缺口的表面向外延伸第二延伸距离;其中,所述第二延伸距离为所述第二目标构件上的层图
元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保温层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两个层图元位于所述两个相交的目标构件所形成的阳角处时,确定出所述两个层图元在相交处形成的缺口,对所述两个层图元中的一个层图元进行延伸直至补齐所述缺口,包括:当所述两个层图元均与地面垂直,且所述两个层图元互相垂直时,若所述两个层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经翔宇,牛靳靳,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