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二甲基-3-己炔-2,5-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12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炔二醇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炔二醇的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为96℃,沸点为205~206℃,密度小于水,约为0.949g/cm3,溶于醇、丙酮、醚、水、环氧乙烷,不溶于苯、石油醚、四氯化碳等溶剂。常温常压下稳定。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聚氨酯生产中聚酯的多元醇组分,也是除草剂、粘合剂、金属表面处理助剂、电线用润滑剂、有机过氧化物和消泡剂的中间体。
[0003]现有技术中,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的制备是由丙酮与乙炔反应而得。该缩合反应在溶剂苯中进行,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在35

40℃反应,然后用盐酸酸化得到成品。其中,将含有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的苯溶液进行酸碱中和操作是重要的制备环节。然而,目前用于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苯的比重比水轻,仅通过搅拌棒的搅拌,苯溶液始终位于液体的上部,搅拌不均匀,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公开将下层的溶液单向循环抽往上层的技术,但是大部分的苯溶液还是会主要位于液体的上部,仍然存在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中和反应釜内液体的双向循环以充分搅拌混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旨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中和反应釜内液体的双向循环,以实现充分搅拌混合。
[0005]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反应釜,中和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棒,中和反应釜上部设有电机和与电机传动的减速机,搅拌棒与减速机传动,在中和反应釜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循环输液口,在中和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二循环输液口,还包括双向循环泵,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二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固定式循环管道,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伸缩式循环管道,伸缩式循环管道包括伸缩段和活动段,活动段伸入第一循环输液口并与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在所述活动段和减速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活动段通过传动机构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第一循环输液口上下运动,在活动段与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分离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二循环输液口向第一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在活动段伸入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一循环输液口向第二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
[0006]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原理及优势在于:本方案中的电机输出轴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从而既可带动搅拌棒顺时针搅拌液体,也可带动搅拌棒逆时针搅拌液体。通过设置双向循环泵,可以实现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的双向循环,既可以将底部的液体抽往上部,又可以将上部苯溶液较多的液体抽往中和反应釜的底部,活动段与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分离后,双
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二循环输液口向第一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活动段伸入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一循环输液口向第二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如此往复,同步配合搅拌棒的正反搅拌,以使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充分混合,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0007]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二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固定式循环管道,该固定式循环管道不仅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而且对伸缩式循环管道起到支撑的作用。
[0008]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伸缩式循环管道,伸缩式循环管道包括伸缩段和活动段,伸缩段的设计,不会影响活动段沿着第一循环输液口的上下运动,在活动段沿着第一循环输液口上下运动的同时,伸缩段将配合伸长或者缩短。活动段伸入第一循环输液口并与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可确保中和反应釜内的密封环境。在所述活动段和减速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活动段通过传动机构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第一循环输液口上下运动。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动力,即可实现活动段的往复上下运动,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现有动力设计,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0009]综上,本专利技术方案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可实现中和反应釜内液体的双向循环,以实现液体的充分混合,达到更好的中和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的伸缩段采用波纹管。
[0011]有益效果在于:波纹管的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无论是伸长还是收缩均不会对液体的输送造成影响。
[001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可水平转动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可沿竖平面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和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在第二从动齿轮的侧向设有齿条,齿条设置在竖直的导向座上,齿条的下部与伸缩式循环管道的活动段固定,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段上下运动。
[0013]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主动齿轮与减速机的输出轴同轴,主动齿轮在减速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计,将第一锥齿轮的水平面的转动转换成第二锥齿轮的竖平面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在竖平面转动,通过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伸缩式循环管道的活动段向上或者向下运动。
[0014]通过本方案传动机构的设计,无需额外设置动力,即可实现活动段的上下往复运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伸缩式循环管道的活动段的下部设有引流板,引流板内部开有主通道和与主通道连通的多个分通道,每个分通道的末端均位于引流板的底部,所述伸缩式循环管道的活动段与所述主通道连通。
[0016]有益效果在于:引流板的设计,由于引流板内部开有主通道和与主通道连通的多个分通道,在活动段与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分离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二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反应釜,中和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棒,中和反应釜上部设有电机和与电机传动的减速机,搅拌棒与减速机传动,在中和反应釜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循环输液口,在中和反应釜的底部设有第二循环输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循环泵,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二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固定式循环管道,在双向循环泵和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伸缩式循环管道,伸缩式循环管道包括伸缩段和活动段,活动段伸入第一循环输液口并与第一循环输液口之间设有密封圈,在所述活动段和减速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活动段通过传动机构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第一循环输液口上下运动,在活动段与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分离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二循环输液口向第一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在活动段伸入中和反应釜内的液体后,双向循环泵控制中和反应釜内液体从第一循环输液口向第二循环输液口循环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段采用波纹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5

二甲基
‑3‑
己炔

2,5

二醇溶液的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可水平转动的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大林唐均臣李昌明何志平余明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盛通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