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可扩展路由器系统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性能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410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扩展路由器系统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性能评价方法属于可扩展的路由器软件体系结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可扩展路由器控制平面节点间传统的通信模式存在可扩展瓶颈需要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改进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性能评价的方法,引入了面间流量和面间流增量因子的概念,以及控制平面任务的分布率,分散率和流量率作为性能评价的特征参数;此评价方法基于对比模式,能够对通信性能和新接纳负载的能力进行评价,具有很好的理论支持,此外基于此评价方法还能为任务的优化分配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证实了此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可扩展路由器系统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    为所述系统中的每个任务分别设定以下配置参数:    t,为系统中任务的数量;    m,为任务在控制平面上分布的节点的总个数;    在任意任务i(i<=t)中各节点分配的流量均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分别设置每个任务中各节点的流量占任务总流量的比率,用向量D表示,D=(d↓[1],…,d↓[t]),其中0≤d↓[i]≤1,称为任务i的分布率;    分别设置每个任务可能分布到的节点的数目,用向量E表示,E=(e↓[1],…,e↓[t]),其中1≤e↓[i]≤m,称为任务i的分散数;    分别设置每个任务的流量占任务总流量的比率,用向量C表示,C=(c↓[1],…,c↓[t]),其中0≤c↓[i]≤1,称为任务i的流量率;    步骤2.计算所述系统在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下任务i的流量I(i):    I(i)=c↓[i]+d↓[i](e↓[i]-1)c↓[i]=(1+d↓[i](e↓[i]-1))c↓[i];    步骤3.对所述系统中的所有t个任务进行如步骤2中所述的计算,并求和得到数据平面到控制平面流经的信息流总量,定义为面间流量I:    I=*Ⅱ(i)=*(1+d↓[i](e↓[i]-1))c↓[i];    步骤4.计算所述系统在洪泛模式下的面间流量,即:d↓[i]=1,e↓[i]=m,此时I=mc↓[i];    步骤5.计算洪泛模式与传输适配子层两种通信模式下的面间流量的比值,定义为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面间流增量指数,记为Ⅱ↓[c]:    Ⅱ↓[c]=(∑↓[i=1]↑[t](1+d↓[i](e↓[i]-1))c↓[i]/∑↓[i=1]↑[t]mc↓[i])↑[-1];    根据定义有∑↓[i=1]↑[t]c↓[i]=1,则    ***;    步骤6.根据任务的面间流增量因子按以下步骤对系统进行评价,所述面间流增量因子用β↓[i]表示,它反映了一个任务的流量分布特征对系统的面间流增量指数的影响能力:    ***;    得到:Ⅱ↓[c]=(*β↓[t]c↓[i])↑[-1],反映了所述传输适配子层通信模式的带宽节约程度;    步骤7.根据下述任务的分布率d↓[i]与分散数e↓[i]对面间流增量指数的影响,对t个任务在m个节点上的分配状况进行优化:    步骤7.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恪吴鲲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