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供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04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8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供热设备,包括车体、储热罐、进热管道、供热管道、稳压罐以及压力变送器,储热罐安装在车体上,储热罐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储热介质的容腔,储热罐上形成有与容腔连通的进热接口以及供热接口,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进热接口连接,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厂的蒸汽管路连接,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供热接口连接,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用热侧连接,稳压罐设置在供热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与供热管道连通,压力变送器设置在稳压罐与供热管道的第二端之间。储热罐可以对从电厂的蒸汽管路流出的蒸汽的余热进行回收,车体可以将储热罐运送至用热侧,将热量直接输送至各用户端,实现灵活的分布式供暖方式。实现灵活的分布式供暖方式。实现灵活的分布式供暖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供热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移动供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供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集中式供热系统采用集中生产方式,在向用户端供热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热网管道将热量输送给众多用户,因此传统供热存在热网管道热损失大、初期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供热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供热设备,包括车体、储热罐、进热管道、供热管道、稳压罐以及压力变送器,所述储热罐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储热罐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储热介质的容腔,所述储热罐上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热接口以及供热接口,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热接口连接,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厂的蒸汽管路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热接口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用热侧连接,所述稳压罐设置在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与所述供热管道连通,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稳压罐与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二端之间。
[0005]可选地,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热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热接口可拆卸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移动供热设备还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第三法兰盘以及第四法兰盘;
[0007]所述第一法兰盘连接于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第二法兰盘连接于所述进热接口,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紧固栓紧固连接;
[0008]所述第三法兰盘连接于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第四法兰盘连接于所述供热接口,所述第三法兰盘和所述第四法兰盘通过紧固栓紧固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进热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多个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电厂的蒸汽管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相连,每个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用热侧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关阀以及第一调节阀。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0011]可选地,所述进热管道还包括蒸汽分配管,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蒸汽分配管连通,每个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蒸汽分配管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车体与所述储热罐可拆卸连接,所述储热罐为多个,所述第二管道的数量与所述储热罐的数量相同。
[0013]可选地,所述供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罐之间,所述第四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稳压罐与所述供
热管道的第二端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供热管道内还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罐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供热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滤网与所述稳压罐之间。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储热罐可以对从电厂的蒸汽管路流出的蒸汽的余热进行回收,并且,储热罐是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可以直接将储热罐运送至具有用热需求的用热侧(如工厂、小锅炉用户),移动供热项目可脱离供热管网的局限,并能够降低通过供热管网进行供热过程中的热损失,将热量直接输送至各用户端,实现灵活的分布式供暖方式。
[0017]另外,在供热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以及稳压罐,压力变送器可以对从供热管道输出的热蒸汽的压力进行检测,稳压罐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压力大小来调整蒸汽的流量,从而维持供热管道内的压力,以实现对从储热罐内流出的热能的控制,减小供热过程中蒸汽压力的波动,从而实现对用热侧的稳定供热。
[0018]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供热设备的车体、储热罐以及进热管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其中,车体的数量为一个,储热罐的数量为三个;
[0021]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供热设备的车体、储热罐以及供热管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

车体;20

储热罐;30

进热管道;31

蒸汽分配管;32

第一管道;321

第二开关阀;33

第二管道;331

第一开关阀;332

第一调节阀;40

供热管道;41

第三开关阀;42

第四开关阀;43

滤网;44

第二调节阀;50

稳压罐;60

压力变送器;70

用热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5]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指相应结构轮廓的内外,“远、近”是指距离相应结构的远近。上述方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0026]参考图1

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供热设备,包括车体10、储热罐20、进热管道30、供热管道40、稳压罐50以及压力变送器60,储热罐20安装在车体10上,储热罐20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储热介质的容腔,储热罐20上形成有与容腔连通的进热接口以及供热接口,进热管道30的第一端与进热接口连接,进热管道30的第二端用于与电厂的蒸汽管路连接,
供热管道40的第一端与供热接口连接,供热管道40的第二端用于与用热侧70连接,稳压罐50设置在供热管道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与供热管道40连通,压力变送器60设置在稳压罐50与供热管道40的第二端之间。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储热罐20可以对从电厂的蒸汽管路流出的蒸汽的余热进行回收,并且,储热罐20是安装在车体10上的,车体10可以直接将储热罐20运送至具有用热需求的用热侧70(如工厂、小锅炉用户),移动供热项目可脱离供热管网的局限,并能够降低通过供热管网进行供热过程中的热损失,将热量直接输送至各用户端,实现灵活的分布式供暖方式。
[0028]另外,在供热管道40上还设置有压力变送器60以及稳压罐50,压力变送器60可以对从供热管道40输出的热蒸汽的压力进行检测,稳压罐50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压力大小来调整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储热罐、进热管道、供热管道、稳压罐以及压力变送器,所述储热罐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储热罐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储热介质的容腔,所述储热罐上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热接口以及供热接口,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热接口连接,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厂的蒸汽管路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热接口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用热侧连接,所述稳压罐设置在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与所述供热管道连通,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稳压罐与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二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热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热接口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供热设备还包括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第三法兰盘以及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连接于所述进热管道的第一端,第二法兰盘连接于所述进热接口,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紧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三法兰盘连接于所述供热管道的第一端,第四法兰盘连接于所述供热接口,所述第三法兰盘和所述第四法兰盘通过紧固栓紧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热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多个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祥杜继臻李焱李兵周权程英捷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皖安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