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鼠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404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鼠光缆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鼠光缆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防护带、防鼠带和外护套,防鼠带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基带层、第一绒层、物理防鼠层、第二绒层和覆盖层,物理防鼠层采用玻璃纤维,物理防鼠层上设有化学防鼠物,化学防鼠物包括苦味素粉末、辣味素粉末和阻水粉末,防鼠带进行密封封口。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缆芯外纵包防护带,并在防护带上被覆内护套;2)防鼠带纵包在内护套的外侧;3)在防鼠带外包裹外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防鼠过程中,防鼠带被鼠类刮擦破损后,遇水,阻水粉末会胀大,苦味素粉末和辣味素粉末会随胀大物一起慢慢溢出破损处,改变破损处材料的味道,达到驱鼠目的,也可封闭破损口。也可封闭破损口。也可封闭破损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鼠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鼠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缆防鼠是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防鼠时效性与经济性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的合理平衡。目前防鼠基本方法主要分物理防鼠和化学防鼠两大类;物理防鼠又分金属加强防鼠和非金属加强防鼠两种。金属加强防鼠一般采用钢丝或高硬度钢带来铠装防鼠,光缆笨重且不易弯曲盘留,且鼠咬裸露的金属物质已引起雷击,非常不安全,一般只在小直径的中心管结构光缆中应用;非金属加强防鼠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是在光缆缆芯或内护套表面绕上至少1mm以上的厚度的玻璃纤维纱来进行防鼠,这就需要缠绕很多根玻璃纤维及设备才能满足要求,实践证明,即使这样,防鼠效果也是有限的;二是通过在缆芯或内护套外绞合一层直径1mm以上FRP圆杆或一层厚度1mmFRP扁条,通过FRP杆或条的硬度来达到防鼠目的,实现这样的防鼠目的需要专门的且数量众多的设备来实现,而且光缆成本巨大,同时由于FRP圆杆和FRP扁条在光缆中的巨大刚性,光缆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难以开剥和盘留。
[0003]通过大量鼠类啃咬光缆的实验视频观察和光缆结构分析,发现现有光缆外护套硬度范围非常适合鼠类啃咬和刮擦,同时鼠类在啃咬光缆时,其啃咬的方向均是沿着光缆横截面方向,一点一点的从外壁往里面刮擦。而光缆的非金属物理防护的所采用的,无论玻璃纤维纱还是FRP圆杆或FRP扁条,其缠绕的方向均顺着光缆轴向方向,鼠类在啃咬时均是在防护层的中间将其一点一点的磨断,磨脆,磨成粉末末状。所有的玻璃纤维纱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编织或缠绕的功能,其单纱直径均在8um以下,有的不到3um,几乎没有任何刚性,作为光缆的防护层,在鼠咬的过程几乎全部与护套材料裹到一起,对鼠类口腔刺扎影响非常小,这也是这类防鼠作用不明显,需要增加大量的防护层来达到有限的防鼠效果。对于FRP圆杆和扁FRP条作为防护层来说,由于护套与防护层材料粘结力不强,鼠咬的过程中,护套材料沿轴向脱落的力度也相对容易,有可能出现一段的裸露防护层,随时间推移,这些裸露部分会不停扩大。这些防护层在光照或自身扭绞应力作用下脆断,失去防护能力。
[0004]化学防鼠主要是在光缆的护套中添加辣味素来进行防鼠,由于辣味素熔点才50℃~60℃左右,沸点在200℃左右,光缆在造粒或挤出的温度都高达220℃,以这种方式进行防鼠光缆生产,车间会弥漫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人身呼吸健康,同时由于护套壁厚,达到防鼠效果,按重量比添加的辣味素就多,成本非常高,同时护套表面中分散有辣味素,光缆收线人员或施工人员有时不可避免的用手直接接触护套,很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鼠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其防鼠性能好,安全可靠。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鼠光缆,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防护带、内护套、防鼠带和外护套,其中:所述防鼠带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基带层、第一绒层、物理防鼠层、第二绒层和覆盖层,所述物理防鼠层为用于刺扎鼠类口腔的玻璃纤维,所述物理防鼠层上设有化学防鼠物,所述化学防鼠物包括苦味素粉末、辣味素粉末和阻水粉末,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的两条边缘进行密封封口;所述防护带为钢带、阻水带中的一种,或者,所述防护带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带和钢带。
[0007]优选地,每根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 um ~125um并且长度大于3mm;所述防鼠带在展平时,所述物理防鼠层的宽度不大于防鼠带的宽度的90%。
[0008]优选地,所述防鼠带在展平时,80%以上的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的夹角分布在[

10
°
,10
°
]的区间,其中夹角为0
°
是指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与展平后的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0009]优选地,所述阻水粉末的直径大于100 um,所述辣味素粉末装在胶囊内。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绒层为喷绒层和/或植绒层,所述第二绒层为喷绒层或植绒层。
[0011]优选地,所述基带层采用聚酯带。
[0012]优选地,所述覆盖层为高分子材料薄膜。
[0013]优选地,所述外护套由高分子弹性体制成。
[0014]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芯、光缆子单元和阻水纱,多根光缆子单元围绕所述中心加强芯绞合在一起,所述阻水纱设置在中心加强芯和光缆子单元之间;或者,所述缆芯包括束管、设置在束管内的光缆子单元和阻水油膏;或者,所述缆芯包括骨架、置于骨架上的光纤带和绕包所述骨架的阻水带,所述骨架内设置有阻水油膏。
[001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缆芯外纵包防护带,并在防护带上被覆内护套;2)防鼠带纵包在内护套的外侧;3)在防鼠带外包裹高分子弹性体形成的外护套,从而形成所述防鼠光缆。
[0016]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作为防鼠中坚的防鼠带中的苦味素粉末与辣味素粉末已经被封闭在第一绒层和第二绒层之间的腔体内,无论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手与防鼠带表面接触不会有不适感,非常安全。在应用到光缆上后,在防鼠过程中,防鼠带被鼠类刮擦破损后,遇水或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阻水粉末会胀大,苦味素粉末和辣味素粉末会随胀大物一起慢慢溢出破损处,改变破损处材料的味道,达到驱鼠目的,也可封闭破损口。封闭腔体内离破损处较远的化学防鼠物的味道可以沿绒层缓慢往破损口移动,可以保证防鼠效果的时效性。
[0017]2)本专利技术的防鼠带的玻璃纤维为10 um ~125um且长度大于3mm,玻璃纤维的直径较大,并采用短的玻璃纤维,加大了刚性,可以很容易的刺扎鼠类口腔,刚性加大的玻纤与刮擦下来的护套屑不易裹在一起,客观上更易刺扎鼠类口腔。
[0018]3)本专利技术的防鼠带以纵包或绕包的方式包裹在缆芯上,应用到光缆上后,绝大部分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由常规的沿光缆轴向方向改为光缆的横截面方向,可以使鼠类牙齿在刮擦光缆时,玻璃纤维更容易有机会刺入鼠类口腔。
[0019]4)本专利技术的防鼠光缆,其外护层采用弹性体材料,在鼠类撕咬的时候能够拉伸和回弹,避开鼠类需要磨牙所需的硬度,实现以柔克刚的目的,解决了过往防鼠光缆外护套轻易被鼠类破坏的困扰。
[0020]5)本专利技术的防鼠带及外护套均非常柔软,克服过往防鼠光缆僵硬缺点,更有利于光缆的施工盘留,而且防鼠带厚度薄,化学防鼠物浓度可相对提高,效果更佳。
[0021]6)短的玻璃纤维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防护带、内护套、防鼠带和外护套,其中:所述防鼠带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布置的基带层、第一绒层、物理防鼠层、第二绒层和覆盖层,所述物理防鼠层为用于刺扎鼠类口腔的玻璃纤维,所述物理防鼠层上设有化学防鼠物,所述化学防鼠物包括苦味素粉末、辣味素粉末和阻水粉末,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的两条边缘进行密封封口;所述防护带为钢带、阻水带中的一种,或者,所述防护带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带和钢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 um ~125um并且长度大于3mm;所述防鼠带在展平时,所述物理防鼠层的宽度不大于防鼠带的宽度的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鼠带在展平时,80%以上的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的夹角分布在[

10
°
,10
°
]的区间,其中夹角为0
°
是指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与展平后的所述防鼠带的宽度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云芳马媛胡海峰刘海山王佳詹浩肖毅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