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88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涉及光度计领域,包括总系统终端与测试壳体,所述总系统终端右端面与所述测试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测试壳体中设置有暗室,所述暗室上侧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暗室下侧壁固设有驱动圆筒,所述驱动圆筒中设置有驱动圆筒腔,所述驱动圆筒腔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透光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比色皿盛放室呈上下浮动圆环放置,从而可以一次性测定大量的样品数目,从而不仅提高了测定的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进行重复清理、装填样品时导致样品测定数据的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避免了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多种不同物质样品时,出现误差,从而降低了对比的准确性。低了对比的准确性。低了对比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度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0002]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光的波长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都有各自的吸收光带,所以,当光色散后的光谱通过某一溶液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线就会被溶液吸收。在一定的波长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与光能量减弱的程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符合比尔定律T=I/Iolg(Io/I)=εcb式中,T为透过率,Io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A为消光值(吸光度),ε为吸收系数,b为溶液的光径长度,c为溶液的浓度。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厚度一定时,透光率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
[0003]在农业、医疗以及化工的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对大量试验样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以测定物质含量。然而现有的分光光度计一次性测定样品数目极少,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清理、装填样品,十分繁琐,导致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批量测定样品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现有分光光度计一次只能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样品,因此在需要测定多种不同物质时,不能快速进行,表现出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可以同时测定大量试验样品,以达到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包括总系统终端与测试壳体,所述总系统终端右端面与所述测试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测试壳体中设置有暗室,所述暗室上侧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暗室下侧壁固设有驱动圆筒,所述驱动圆筒中设置有驱动圆筒腔,所述驱动圆筒腔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透光口,所述驱动圆筒腔内侧壁在两个所述透光口位置处设置有开口的光滑滑槽,所述驱动圆筒腔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电磁滑轨,所述驱动圆筒下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设有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向上延伸贯穿进入所述驱动圆筒腔,所述驱动圆筒腔上滑动套设有三个转盘,每个所述转盘前后端面上分别固设有电磁滑柱,每个所述电磁滑柱均与所述电磁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转盘下端面分别固设有承接套筒。
[0006]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转盘上端面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开口凹槽,且设置有比色皿盛放室,每个所述比色皿盛放室靠近所述总系统终端中心线方向一侧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四个穿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硬质橡胶传动块,所述硬质橡胶传动块外端面呈波纹环状,且表面设置为粗糙状。
[000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承接套筒中分别设置有摩擦内腔,每个所述摩擦内腔内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表面呈密集凸起状的硬质橡胶层,从而使得所述承接套筒在滑动到所述硬质橡胶传动块位置时,所述硬质橡胶传动块与所述摩擦内腔内侧壁之间摩擦连接,从而带
动所述承接套筒转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总系统终端上端面设置有控制表盘,所述总系统终端中设置有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右侧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光源模块发射口位于所述出光口左侧,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光口两者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从而使得在所述总系统终端中产生的连续辐射光线,经过一系列的反射后进入棱镜经过色散后,被准直镜反射,就会聚在出光狭缝上,再通过聚光镜聚集后,通过所述出光口进入所述比色皿盛放室。
[0010]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安装在所述总系统终端右侧的盖板转轴,所述盖板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暗室盖板,所述暗室盖板上固定设置有光电管,所述光电管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连安装头,所述暗室盖板上端面固设有光电管保护套,所述电管保护套内腔中设置有电磁滑轨,且与所述电连安装头滑动连接,所述暗室盖板上端面固设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关于所述暗室盖板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从而使得在进行当检测样品时,需要合上所述暗室盖板,营造无光黑暗环境,保证辐射光线穿过试验样品时不会被外界光线干扰。
[0011]作为优选,所述测试壳体中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驱动圆筒之间设置有隔离保护板,通过所述隔离保护板进行隔离电机产生的振感与温度,从而避免对检测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圆筒腔下侧壁设置有硬质橡胶块,所述硬质橡胶块中设置有圆形开口,且与最下侧所述承接套筒滑动连接。
[001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转盘中心分别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摩擦内腔的贯通圆孔。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比色皿盛放室呈上下浮动圆环放置,从而可以一次性测定大量的样品数目,从而不仅提高了测定的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进行重复清理、装填样品时导致样品测定数据的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避免了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多种不同物质样品时,出现误差,从而降低了对比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部件转盘19俯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总系统终端;11、光源模块;12、控制表盘;13、出光口;14、测试壳体;15、隔离保护板;16、伺服电机;17、动力转轴;18、硬质橡胶块;19、转盘;20、承接套筒;21、穿孔;22、比色皿盛放室;23、驱动圆筒;24、暗室;25、光电管;26、盖板转轴;27、暗室盖板;28、光滑滑槽;29、驱动圆筒腔;30、电磁滑轨;31、把手;32、透光口;33、电磁滑柱;34、摩擦内腔;35、硬质橡胶传动块;36、光电管保护套;37、电连安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3]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4]下面结合图1

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专利技术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0025]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包括总系统终端10与测试壳体1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包括总系统终端(10)与测试壳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系统终端(10)右端面与所述测试壳体(14)固定连接,所述测试壳体(14)中设置有暗室(24),所述暗室(24)上侧设置有盖板组件(401),所述暗室(24)下侧壁固设有驱动圆筒(23),所述驱动圆筒(23)中设置有驱动圆筒腔(29),所述驱动圆筒腔(29)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透光口(32),所述驱动圆筒腔(29)内侧壁在两个所述透光口(32)位置处设置有开口的光滑滑槽(28),所述驱动圆筒腔(29)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电磁滑轨(30),所述驱动圆筒(23)下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6)输出端固设有动力转轴(17),所述动力转轴(17)向上延伸贯穿进入所述驱动圆筒腔(29),所述驱动圆筒腔(29)上滑动套设有三个转盘(19),每个所述转盘(19)前后端面上分别固设有电磁滑柱(33),每个所述电磁滑柱(33)均与所述电磁滑轨(30)之间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转盘(19)下端面分别固设有承接套筒(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盘(19)上端面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开口凹槽,且设置有比色皿盛放室(22),每个所述比色皿盛放室(22)靠近所述总系统终端(10)中心线方向一侧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四个穿孔(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轴(17)上端固定设置有硬质橡胶传动块(35),所述硬质橡胶传动块(35)外端面呈波纹环状,且表面设置为粗糙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大容量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接套筒(20)中分别设置有摩擦内腔(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权刘正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