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70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4
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上、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的工字钢立柱,工字钢立柱间隔设置在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之间,工字钢立柱成对设置、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的两侧;一对工字钢立柱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钢管,钢管的中部横向穿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内;工字钢立柱的顶面嵌接在钢板垫块内,钢板垫块与位于上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顶紧,工字钢立柱的底面焊接在后置埋板表面,后置埋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的托梁拔柱法需搭设满堂支撑,后续加固又要二次拆改、整体投入大、工期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结构拆除中的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托梁拔柱是现代既有改造中改变格局常用的手段,在不拆除结构梁板的情况下,将框架柱进行拆除,在后续的加固改造中基本不占用空间,后续可单独搭设梁加大截面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传统的做法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进行支撑梁板,但满堂红脚手架占用大量的作业面,极大的影响拆除钢筋混凝土柱后的续梁及结构加固工作,导致整个加固改造施工投入大、工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解决传统的托梁拔柱法需搭设满堂支撑,后续加固又要二次拆改、整体投入大、工期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包括设置在上、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的工字钢立柱,工字钢立柱间隔设置在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之间,工字钢立柱成对设置、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的两侧;一对工字钢立柱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钢管,钢管的中部横向穿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内;工字钢立柱的顶面嵌接在钢板垫块内,钢板垫块与位于上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顶紧,工字钢立柱的底面焊接在后置埋板表面,后置埋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
[000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膨胀螺栓植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膨胀螺栓设置在后置埋板的四角部。
[000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中部铣有圆形孔;钢管横向穿接在圆形孔内。
[000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圆形孔和钢管之间的空隙内灌有封堵材料。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封堵材料为无收缩灌浆料或灌钢胶。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中钢材均为Q345型钢材。
[0010]所述的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布点图确定后置埋板位置,通过膨胀螺栓将后置埋板固定。
[0011]步骤二,根据布点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上,采用水钻铣孔。
[0012]步骤三,先安装一侧工字钢立柱,横穿钢管与其焊接后再安装另一侧工字钢立柱并焊接。
[0013]步骤四,横穿钢管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位置的空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或灌钢胶填充密实。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工字钢立柱支撑体系,极大增加了立柱的间距,传统满堂红脚手架立柱间距多为800

1000mm,本体系可扩大至2000

2500mm,为下部区域创造了大量的施工空间,钢筋混凝土柱拆除后,可不用再拆改支撑体系就可进行结构加固等工作。
[0015]钢管横穿钢筋混凝土梁,在不破坏原有梁内钢筋及其受力的情况下,可完全承托梁板荷载;后期梁增大截面、接长等工作可直接进行,整体结构改造完成后,将钢管沿钢筋混凝土梁两侧切断即可。
[0016]综上,本专利技术具有简单、可回收、可操作性强、支撑体系一次成型、免去二次拆改、支撑区域占用较少,整体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的剖面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2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3

钢管;4

工字钢立柱;5

钢板垫块;6

钢筋混凝土楼板;7

膨胀螺栓;8

后置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2]参见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包括设置在上、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的工字钢立柱(4),工字钢立柱(4)间隔设置在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1)之间,工字钢立柱(4)成对设置、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的两侧;一对工字钢立柱(4)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钢管(3),钢管(3)的中部横向穿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内;工字钢立柱(4)的顶面嵌接在钢板垫块(5)内,钢板垫块(5)与位于上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顶紧,工字钢立柱(4)的底面焊接在后置埋板(8)表面,后置埋板(8)通过膨胀螺栓(7)连接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上,膨胀螺栓(7)植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内,膨胀螺栓(7)设置在后置埋板(8)的四角部。
[0023]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中部铣直径为100mm的圆形的孔,将钢管(3)横向穿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焊于两侧的成对工字钢立柱(4)上,钢管(3)穿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后的空隙应灌入无收缩灌浆料或灌钢胶,使钢管3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紧密结合。
[0024]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在梁中部铣孔前,一定要熟读原结构图,或借助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受力钢筋位置,铣孔严禁破坏结构受力钢筋,铣孔位置应通过结构设计师认可。
[0025]工字钢立柱(4)的下料要准确,每层的实际标高不一定完全一致,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每层的实际净空标高来下料。
[0026]上述中所有钢材均为Q345型钢材;钢材型号规格、排列布置并非固定,应根据项目的各自特点设置,并通过结构承载力验算。
[0027]上述中,各构件规格为: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1)的规格为200*200*10mm;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的规格为300*600;钢管(3)的规格为φ100mm;钢板垫块(5)的规格为400*400*10mm;膨胀螺栓(7)的直径为12

16mm;后置埋板(8)的规格为400*400*10。
[0028]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拆除后,将由钢结构支撑体系承担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荷载。
[0029]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强度高,便于根据现场裁切尺寸,现场可焊接,施工速度快。
[0030]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步骤一,根据布点图确定后置埋板(8)位置,通过膨胀螺栓(7)将后置埋板固定。
[0031]步骤二,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的工字钢立柱(4),工字钢立柱(4)间隔设置在待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1)之间,工字钢立柱(4)成对设置、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的两侧;一对工字钢立柱(4)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钢管(3),钢管(3)的中部横向穿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2)内;工字钢立柱(4)的顶面嵌接在钢板垫块(5)内,钢板垫块(5)与位于上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顶紧,工字钢立柱(4)的底面焊接在后置埋板(8)表面,后置埋板(8)通过膨胀螺栓(7)连接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膨胀螺栓(7)植在位于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内,膨胀螺栓(7)设置在后置埋板(8)的四角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梁拔柱的钢结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徐殿祥苑文会张利李营欣袁春娟徐汇宾邓刚石跃马云飞杨化军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