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54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包括烘干室、燃烧系统以及鼓风装置,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有燃烧室以及烧嘴,所述燃烧室一端连接有烧嘴,同时该燃烧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热风管连接鼓风装置的进风侧,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侧通过第二热风管连接烘干室,同时所述燃烧室与烘干室之间还连接有热风回流管,所述烘干腔两端开有供钢带穿过的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热风管与入口同侧,所述烘干腔的出风口与出口同侧。由于其烘干室与燃烧系统的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热风回流管,因此可利用热风回流管可实现热风循环,减小烧嘴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

技术介绍

[0002]钢带在完成镀铜的工序后,需要通过输送线运送至烘干炉内进行烘干处理,烘干炉一般包括炉体和烘干室,由炉体产生的高温热风吹送至烘干室内对钢带进行烘干,现有烘干炉需要燃烧系统持续燃烧向烘干室内输送热风,同时烘干室内的热风又会在烘干后直接排出,其工作方式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靠,节能减排的内循环式烘干炉。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包括烘干室、燃烧系统以及鼓风装置,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有燃烧室以及烧嘴,所述燃烧室一端连接有烧嘴,同时该燃烧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热风管连接鼓风装置的进风侧,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侧通过第二热风管连接烘干室,同时所述燃烧室与烘干室之间还连接有热风回流管,烘干腔两端开有供钢带穿过的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热风管与入口同侧,所述烘干腔的出风口与出口同侧。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循环式烘干炉,由于其烘干室与燃烧系统的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热风回流管,因此可利用热风回流管可实现热风循环,具体地烧嘴向燃烧室内喷出火焰对燃烧系统内部进行加热,其产生的热风可通过鼓风装置带动送入烘干室内对烘干室内的钢带进行烘干,随后热风通过热风回流管回流至燃烧室内部,从而充分回收利用回流热风的热量,减小烧嘴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0006]优选地,所述烘干室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热风进气腔、烘干腔、第二热风进行腔,所述第一热风进气腔和第二热风进气腔均与所述第二热风管连接,所述烘干腔的顶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一热风进气腔的上进风口,所述烘干腔的底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二热风进气腔的下进风口,所述烘干腔侧部开有连通热风回流管的出风口。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可将热风均匀地送入烘干腔内部,从而使烘干腔内部的钢带均能接收热风充分烘干,同时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可相互配合对钢带上下两面进行烘干,改善烘干效果。
[0007]优选地,各所述上进风口的下侧边缘均连接有上导风条,各所述上导风条与烘干腔的顶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并且上导风条的倾斜方向偏向所述出口。利用上导风条可引导热风吹向出风口的所在方向,实现对热风导流的效果。
[0008]优选地,各所述下进风口的上侧边缘均连接有下导风条,各所述下导风条与烘干腔的底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并且下导风条的倾斜方向偏向所述出口。利用下导风条可引导热风吹向出风口的所在方向,实现对热风导流的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上进风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并且该V形结构的中心端点
偏向所述入口。采用V形结构的上进风口与直线结构相比可扩大热风的吹送范围,同时可引导热风流向左右两侧从而将钢带烘干时产生的水汽导向烘干腔左右两侧,减小水汽吹向后方钢带,提高烘干效率。
[0010]优选地,所述下进风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并且该V形结构的中心端点偏向所述入口。采用V形结构的下进风口与直线结构相比可扩大热风的吹送范围,同时可引导热风流向左右两侧从而将钢带烘干时产生的水汽导向烘干腔左右两侧,减小水汽吹向后方钢带,提高烘干效率。
[0011]优选地,所述烘干室侧部设置有带活门的观察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B

B向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烘干室1的侧面剖视图。
[0016]图5为图4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6为图4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烘干室1的侧视图。
[0019]其中,1

烘干室,11

第一热风进气腔,12

烘干腔,121

入口,122

出口,13

第二热风进行腔,14

上进风口,141

上导风条,15

下进风口,151

下导风条,16

活门,2

燃烧系统,21

燃烧室,22

烧嘴,3

鼓风装置,4

第一热风管,5

第二热风管,6

热风回流管,7

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先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包括烘干室1、燃烧系统2以及鼓风装置3。
[0022]所述燃烧系统2包括有燃烧室21以及烧嘴22,所述燃烧室21一端连接有烧嘴22,同时该燃烧室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热风管4连接鼓风装置3的进风侧。所述鼓风装置3的出风侧通过第二热风管5连接烘干室1,同时所述燃烧室21与烘干室1之间还连接有热风回流管6。
[0023]本实施例中烘干室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热风进气腔11、烘干腔12、第二热风进行腔13,同时在烘干腔12两端分别开有供钢带7穿过的入口121和出口122。钢带7用于输送钢带,使钢带在烘干腔12内持续输送移动,从而实现连续烘干的功能。此外所述烘干室1侧部设置有带活门16的观察窗,打开活门16后可通过观察窗观察烘干室1内部。
[0024]所述第一热风进气腔11和第二热风进气腔均与所述第二热风管5连接,所述烘干腔12侧部开有连通热风回流管6的出风口,具体地其中所述第二热风管5与入口121同侧,所述烘干腔12的出风口与出口122同侧。
[0025]所述烘干腔12的顶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一热风进气腔11的上进风口14,在本实施例
中各所述上进风口14的下侧边缘均连接有上导风条141,各所述上导风条141与烘干腔12的顶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并且上导风条141的倾斜方向偏向所述出口122。利用上导风条141可引导热风吹向出风口的所在方向,实现对热风导流的效果。此外上进风口1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并且该V形结构的中心端点偏向所述入口121;采用V形结构的上进风口14与直线结构相比可扩大热风的吹送范围,同时可引导热风流向左右两侧从而将钢带烘干时产生的水汽导向烘干腔12左右两侧,减小水汽吹向后方钢带,提高烘干效率。
[0026]所述烘干腔12的底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二热风进气腔的下进风口15,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下进风口15的上侧边缘均连接有下导风条151,各所述下导风条151与烘干腔12的底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并且下导风条151的倾斜方向偏向所述出口122。利用下导风条151可引导热风吹向出风口的所在方向,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包括烘干室(1)、燃烧系统(2)以及鼓风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2)包括有燃烧室(21)以及烧嘴(22),所述燃烧室(21)一端连接有烧嘴(22),同时该燃烧室(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热风管(4)连接鼓风装置(3)的进风侧,所述鼓风装置(3)的出风侧通过第二热风管(5)连接烘干室(1),同时所述燃烧室(21)与烘干室(1)之间还连接有热风回流管(6),烘干腔(12)两端开有供钢带(7)穿过的入口(121)和出口(122),其中所述第二热风管(5)与入口(121)同侧,所述烘干腔(12)的出风口与出口(122)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式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热风进气腔(11)、烘干腔(12)、第二热风进行腔(13),所述第一热风进气腔(11)和第二热风进气腔均与所述第二热风管(5)连接,所述烘干腔(12)的顶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一热风进气腔(11)的上进风口(14),所述烘干腔(12)的底面开有多排连通第二热风进气腔的下进风口(15),所述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强冯伟昌沈明波陈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鼎华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