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有素专利>正文

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51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涉及信息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外侧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所述底盖前端面下部通过套筒固定连接有压力箱;挤压机构,所述压力箱内腔设置有挤压机构;冷却机构,所述底盖内腔设置有冷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挤压机构与冷却机构等的配合,实现了自动且高效对通信设备进行散热的功能,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装置,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电子通信装置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目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电子通信装置又称网关设备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电子通信装置的路由功能来完成。因此,电子通信装置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电子通信装置只接受源站或其他电子通信装置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0003]但是现有的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装置在温度较高的工厂内使用时,由于工厂内环境温度较高,再加上通信装置的频繁使用,会导致电子通信装置的整体温度急剧升高,然而现有的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装置只是简单的安装数个散热风扇,通常都达不到电子通信装置需要散热降温的效果,在长时间使用电子通信装置后,其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会急剧缩短,以及电池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包括:
[0007]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外侧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所述底盖前端面下部通过套筒固定连接有压力箱;
[0008]挤压机构,所述压力箱内腔设置有挤压机构;
[0009]冷却机构,所述底盖内腔设置有冷却机构。
[0010]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滑动板、磁块、滑筒、复位弹簧、磁板、齿条、齿轮、散热风扇与支撑板,所述压力箱内腔中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四周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压力箱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内腔滑动连接有磁板,所述磁板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压力箱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滑筒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磁板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压力箱滑动连接,所述磁块与磁板对立的磁极相同。
[0012]优选地,所述套筒内腔滑动连接有气杆,所述气杆外侧壁四周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气杆与滑动板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箱与压力箱连通,所述冷却液箱与压力箱连通处设置单向水阀,所述压力箱前端面连通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固定在通信设备的后端面。
[0014]优选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移动磁块、回流管、球套、球阀与冷却盘管,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齿条端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磁块,所述压力箱下端面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球套,所述球套内转动连接有球阀,所述底盖内腔固定连接有冷却盘管。
[0015]优选地,所述压力箱与回流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水阀,所述球阀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移动磁块与球阀对立的磁极相反。
[0016]优选地,所述冷却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回流管及冷却液箱连通。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当通信设备频繁使用及长时间在高温的工厂内存放时,外部高温空气的热量能够通过底盖与气杆传递到压力箱的内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此时压力箱后侧空间的气体分子间距得到变大,能够挤压滑动板使挤压板向压力箱的前侧移动,在滑动板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后,磁块与磁板将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此时磁块与磁板之间产生的斥力能够挤压磁板向滑筒的内腔移动,此时齿条将向压力箱的外侧移动,并使齿轮发生转动,从而散热风扇也将得到转动一定的角度,实现了对通信设备的背面处的电池进行吹风,增加了空气流通的速度,进而一定程度上的起到了对通信设备进行散热的效果,降低了危险可能的发生。
[0019]2、在挤压滑动板使挤压板向压力箱的前侧移动时,压力箱前部用于存储冷却液的空间将得到变小,此时冷却液的压力将得到变大,并能够挤压换热盘管内的冷却液向前方移动,最终回流至冷却液箱内(此时球阀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1),由于冷却液在换热盘管内不断流动,从而能够带走通信设备的热量,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对通信设备散热的效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后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压力箱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图5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压力箱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盘管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滑套与气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球阀打开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的球阀关闭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通信设备;11、换热盘管;2、防护壳;3、底盖;4、冷却液箱;5、套筒;51、气杆;6、压力箱;71、挤压板;72、滑动板;73、磁块;74、滑筒;75、复位弹簧;76、磁板;77、齿条;78、齿轮;79、散热风扇;710、支撑板;81、移动磁块;82、回流管;83、球套;84、球阀;85、冷却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参照图1

11,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包括:
[0034]通信设备1,通信设备1外侧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防护壳2内腔固定连接有底盖3,底盖3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4,底盖3前端面下部通过套筒5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设备(1),所述通信设备(1)外侧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内腔固定连接有底盖(3),所述底盖(3)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箱(4),所述底盖(3)前端面下部通过套筒(5)固定连接有压力箱(6);挤压机构,所述压力箱(6)内腔设置有挤压机构;冷却机构,所述底盖(3)内腔设置有冷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71)、滑动板(72)、磁块(73)、滑筒(74)、复位弹簧(75)、磁板(76)、齿条(77)、齿轮(78)、散热风扇(79)与支撑板(710),所述压力箱(6)内腔中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71),所述挤压板(71)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72),所述滑动板(72)四周固定连接有磁块(73),所述压力箱(6)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滑筒(74),所述滑筒(74)内腔滑动连接有磁板(76),所述磁板(76)与齿条(77)固定连接,所述齿轮(78)与散热风扇(79)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79)与支撑板(7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710)与压力箱(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信息工程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74)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5),所述复位弹簧(75)的另一端与磁板(76)固定连接,所述齿条(77)与压力箱(6)滑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有素
申请(专利权)人:陆有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