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送风机构和空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48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风道组件、送风机构和空气处理设备,风道组件包括:壳体,包括出风口,出风口包括:弧面;平面,与弧面相接,以围合出出风口;第一导流部,设于壳体内,包括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避让出风口;通过垂直于平面的截面截取第一导流部,在截面上,第一导流面呈直线,直线的一端与平面相接,直线与平面间的夹角大于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送风机构和空气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送风机构和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为满足结构布局需求以及造型需求,非圆形出风口已普遍应用在空气处理设备上,但此类出风口上的非圆形区域会增大出风阻力,影响出风速率。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风道组件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道组件。
[000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机构。
[0007]本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壳体,包括出风口,出风口包括:弧面;平面,与弧面相接,以围合出出风口;第一导流部,设于壳体内,包括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避让出风口;通过垂直于平面的截面截取第一导流部,在截面上,第一导流面呈直线,直线的一端与平面相接,直线与平面间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90
°

[0009]本申请限定了一种风道组件,风道组件用于定向排出气流。具体地,风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腔体,壳体上形成有连通腔体的出风口。壳体为风道组件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围合出气体输送通道,以及定位和支撑风道组件上的其他结构。工作过程中,腔体内的气流经由出风口排出至腔体外,以满足定向输出气流的需求。
[0010]出风口为非圆形出风口,非圆形出口包括弧面和平面,弧面和平面首尾相接,以围合出非圆形出风口,当出风口包括多段弧面时,多段弧面共用同一轴线,且该轴线贯穿出风口。其中,与弧面对应的区域为圆形区域,与平面对应的区域为非圆形区域。经由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非圆形区域的风阻大于气流在圆形区域的风阻,导致出风口的出风速率受到影响,不利于出风口的高效排风。具体地,气流容易在非圆形区域生成涡旋,涡旋不仅会增大风阻以及影响出风效率,还会产生明显的噪声,破坏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1]对此,本申请在壳体内设置了第一导流部,第一导流部位于出风口内侧,与出风口上的平面相对设置。第一导流部上形成有第一导流面,平面的内端与第一导流面的第一端相接。具体地,第一导流面避开出风口,即第一导流面不阻挡出风口内的气流,在此基础上通过垂直于出风口上平面的截面截取第一导流部,在该截面上,第一导流面呈直线,且该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
°
且小于等于90
°
,从而形成风路型线为直线的第一导流面。通过设置该第一导流部,可借助其上形成的第一导流面改变气流在非圆形区域的流向,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平面,以降低气流在非圆形区域的风阻。从而解决非圆形出风口易降低出
风效率的技术问题。
[0012]具体地,因为第一导流面沿直线方向向出风口的外周侧展开,所以第一导流面上的风路型线同样为直线且外展,通过设置沿直线方向延伸,且向出风口外周侧展开的风路型线,使气流可以沿该斜直的风路型线排出出风口,以避免气流在非圆形区域以及与非圆形区域相邻的腔体内侧区域形成涡旋,从而由消除涡旋这一角度切入,进一步降低出风口上的平面对出风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且消除涡旋的同时消除了涡旋噪音,有利于降低风道组件的工作噪声。进而实现优化风道组件结构,降低出风口风阻,提升风道组件出风效率,降低气流噪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3]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部,设于壳体内,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与出风口和第一导流面相间隔。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风道组件中还设置有第二导流部。具体地,第二导流部设置在腔体中,第二导流部与出风口相对设置,且第二导流部与第一导流部相间隔。与第一导流面相间隔的第二导流部可以与第一导流面围合出环状的出风风道,该出风风道与非圆形区域相对,排出的气流在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部的共同作用下流向出风口。
[0016]具体地,在非圆形区域,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部上与第一导流面相对的外表面围合出对应非圆形区域的第一环形风道,气流在第一环形风道内加压加速后经由非圆形区域排出。在圆形区域,第二导流部与壳体的内壁围合出第二环形风道,气流在第二环形风道内加压加速后经由圆形区域排出。
[0017]通过设置第二导流部,使气流在流入出风口前可以在第二导流部的周侧加压加速,以提升最终所排出气流的流速。进而实现优化风道组件结构,提升风道组件排风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导流部包括第二导流面,第二导流面与第一导流面平行。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二导流部的形状做出限定。具体地,第二导流部上形成有第二导流面,第二导流面与第一导流面相对,且第二导流面与第一导流面相平行。
[0020]通过在第二导流部上设置与第一导流面平行的第二导流面,可以避免第一导流面上的风路型线和第二导流面上的风路型线相互影响,有助于降低气流在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之间区域流动的风阻,从而提升流向非圆形区域的气流的流速,并降低气动噪声。进而实现优化第二导流部结构,提升风道组件排风效率,降低工作噪声的技术效果。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导流面为环面。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对第二导流面的形状做出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第二导流面为环面,对应地第一导流面是与该环面部分区域相平行的曲面。
[0023]通过将第二导流面设置为环面,并将对应的第一导流面设置为平行的曲面,有助于提升二者所围合出的风道与风机所产生的螺旋气流的匹配度,通过降低螺旋气流对第一导流面以及第二导流面的冲击来减小螺旋气流在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上的风阻。从而进一步提升流向非圆形区域的气流的流速。进而实现优化导流面形状,提升风道组件排风效率的技术效果。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导流部为罩体,罩体的开口背离出风口。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导流部为罩体。具体地,罩体的顶端朝向出风口,且罩体的开口背向出风口。罩体的部分周侧面即为第二导流面,第二导流面上的风路型线由罩体的边沿向罩体顶端延伸。对应地,与第二导流面相平行的第一导流面为曲面,第一导流面的风路型线的一端与平面相接,另一端向出风口的周侧延伸。
[0026]通过将第二导流部设置为罩体,使气流在被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加压加速后,通过罩体的周侧面扩散开,以确保气流可以覆盖整个出风口,从而一方面提升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另一方面提升出风口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并且,罩体的结构复杂度较低,设置第二导流部为罩体可以降低第二导流部以及对应的第一导流部的加工难度。进而实现优化风道组件结构,提升风道组件出风效率,压缩风道组件成本的技术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弧面;平面,与所述弧面相接,以围合出所述出风口;第一导流部,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避让所述出风口;其中,通过垂直于所述平面的截面截取所述第一导流部,在所述截面上,所述第一导流面呈直线,所述直线的一端与所述平面相接,所述直线与所述平面间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流部,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导流面相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与所述第一导流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面为环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为罩体,所述罩体的开口背离所述出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和所述平面均为两个,所述弧面和所述平面交替相接,且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辉余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