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906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管机,在风机组件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整流结构,对风机组件吹向换热器的气流和/或风机组件由换热器处获得的气流进行整流,使得风机组件吹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均匀分布至换热器的迎风面,从而使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均得到保证,也可以使风机组件能够更加顺畅的获取换热器处的气体,从而使风机组件和换热器均能够达到预设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气流经过换热器时形成风噪而使风管机产生噪音,有效的降低风管机的噪音。有效的降低风管机的噪音。有效的降低风管机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机是空调的一种,为了提高舒适性,有些风管机采用上出冷风,下出热风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瀑布式制冷和地毯式暖风,为了实现这种出风方式,需要改变风管机内部的气体流向,然而,现有的风管机内的换热器和风机的布置位置均是固定的,在气流的流向改变时,风管机内部的气体分布情况也随着进行变化,最终造成变化后的气体分布不能达到换热器或风机所要求的状态,无法保证换热器或风机的充分利用,造成风管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风管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组件;
[0006]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整流结构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
[0007]所述整流结构到所述换热器的最小距离L1与所述整流结构到所述风机组件的最小距离L2的比值范围为1≤L1/L2≤1.4。
[0008]所述整流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风机组件。
[0009]所述整流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风道内的气流由所述通孔通过所述整流结构。
[0010]所述通孔的直径d1的范围为3mm≤d1≤6mm。
[0011]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d2的范围为4mm≤d2≤8mm。
[0012]所述整流结构包括整流板,所述整流板的厚度b的范围为0.6mm≤b≤2mm。
[0013]所述整流结构与所述风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的气流全部流经所述整流结构。
[0014]所述密封件包括海绵。
[0015]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下风口和侧风口;
[0016]所述风管机在制热模式下,所述下风口为出风口,所述侧风口为进风口;
[0017]所述风管机在制冷模式下,所述下风口为进风口,所述侧风口为出风口。
[0018]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侧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和/或,所述风机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19]本技术提供的风管机,在风机组件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整流结构,对风机组件
吹向换热器的气流和/或风机组件由换热器处获得的气流进行整流,使得风机组件吹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均匀分布至换热器的迎风面,从而使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均得到保证,也可以使风机组件能够更加顺畅的获取换热器处的气体,从而使风机组件和换热器均能够达到预设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气流经过换热器时形成风噪而使风管机产生噪音,有效的降低风管机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板的侧视图;
[0023]图中:
[0024]1、壳体;2、风道;3、换热器;4、风机组件;5、整流结构;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风道2,所述风道2内设置有换热器3和风机组件4;整流结构5,所述整流结构5设置于所述风道2内,且所述整流结构5位于所述换热器3和所述风机组件4之间;所述整流结构5到所述换热器3的最小距离L1与所述整流结构5到所述风机组件4的最小距离L2的比值范围为1≤L1/L2≤1.4。
[0027]通过设置整流结构5,当风机组件4吹向换热器3的气流时,使得风机组件4吹向换热器3的气流能够均匀分布至换热器3的迎风面,从而使换热器3整体的换热效率均得到保证;当风机组件4由换热器3处获得的气流进行整流时,也可以使风机组件4能够更加顺畅的获取换热器3处的气体,从而使风机组件4和换热器3均能够达到预设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气流经过换热器3时形成风噪而使风管机产生噪音,有效的降低风管机的噪音。
[0028]对本例的风管机进行仿真试验,改变L1/L2的数值,仿真结果如下:
[0029]L1/L2转速(rpm)计算风量(m3/h)计算压头(Pa)计算效率(%)0.922004557358.91220050981611.222005128362.81.4220047979601.522004207057
[0030]根据仿真数据可知,当L1/L2为1.2时,风量和压头均达到最大值,风管机的整机效率最高;当L1/L2增大到1.4时,风量和压头开始减小,整机效率也开始减小;当L1/L2继续增大到1.5时,风量和压头继续减小,整机效率也进一步减小,无法保证整体的效率;当L1/L2减小到1时,风量和压头开始减小,整机效率也同步减小;当L1/L2继续减小到0.9时,风量和压头继续减小,整机效率也进一步减小,无法保证整体的效率。
[0031]所述整流结构5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换热器3,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风机组件4。当风机组件4的出风朝向换热器3时,风机组件4吹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侧面和第一侧面后到达换热器3;当风机组件4的进风朝向换热器3时,换热器3处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后到达风机组件4。在气体接触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时,气体会在阻力的作用下自然的散开,从而尽可能均匀的铺满整流结构5的对应侧面,达到使气流均匀分散的目的。
[0032]所述整流结构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1,所述风道2内的气流由所述通孔51通过所述整流结构5。其中通孔51的一端位于第一侧面上,另一端位于第二侧面上,从而使气流能够通过通孔51贯穿整流结构5。通孔能够将气流分隔成若干的小单元,从而有利于对气流进行降噪。
[0033]所述通孔51的直径d1的范围为3mm≤d1≤6mm。
[0034]对本例的风管机进行仿真试验,改变d1的数值,仿真结果如下:
[0035][0036]根据仿真数据可知,当d1为4mm时,风量和压头虽然并未达到最大值,但是噪音值最小;当d1增大到5mm时,风量和压头虽然达到了最大值,但是噪音值也随之增加;当d1继续增大到6mm时,风量和压头反而开始减小,而噪音值继续增大;当d1继续增大到7mm时,风量和压头继续减小,噪音值继续增大;当d1减小到3mm时,风量和压头开始减小,噪音反而增大;当d1继续减小到2mm时,风量和压头继续减小,噪音继续增大。也即只有当d1处于3mm至5mm的范围内时,风量和压头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噪音值也能够达到可接受的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风道(2),所述风道(2)内设置有换热器(3)和风机组件(4);整流结构(5),所述整流结构(5)设置于所述风道(2)内,且所述整流结构(5)位于所述换热器(3)和所述风机组件(4)之间;所述整流结构(5)到所述换热器(3)的最小距离L1与所述整流结构(5)到所述风机组件(4)的最小距离L2的比值范围为1≤L1/L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结构(5)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换热器(3),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风机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结构(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1),所述风道内的气流由所述通孔(51)通过所述整流结构(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1)的直径d1的范围为3mm≤d1≤6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晓龙杨素仙魏欣苑张一帆丁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