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09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5
本申请旨在解决工程实践中设计的混合料生产级配与目标级配偏差大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包括:基于不同规格的矿料,获取对应的矿料代表样品;基于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基于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基于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获得组合级配波动范围;通过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在工程中采用以上过程设计的混合料目标级配与组合级配波动范围,可确保组合级配波动范围与目标级配的吻合度,可靠性高,可以用来直接指导生产,有效防止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出质量问题。量问题。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公路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站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以来,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应用中,经常出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开始认为是试验检测人员能力不足,所提供的混合料配合比结果有问题,为此有的地方监管部门要求委托具备资质的试验检测单来完成,但结果不近人意,与之前相比未得到改善,为此引起了许多相关专家对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的研究。
[0003]交通行业部门对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改,于2005年正式实施,规范中将原规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生产配合比调整改成了生产配合比设计,因采用了生产配合比以热料为依据重新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生产中配合比的适用问题;但目标配合比的适用问题,在应用时仍经常出现让人疑惑的问题,只有20%左右的配合比适用于生产中,多数情况下偏差较大,开始判定为所委托单位的能力不足;后来各地监管部门要求必须委托甲级检测单位,或指定委托甲级检测单位来完成目标配合比设计,通过多年的实施,依然未能解决目标级配与生产级配不适用,且两者偏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工程实践中设计的混合料生产级配与目标级配偏差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不同规格的矿料,获取对应的矿料代表样品;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获得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获得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获得组合级配波动范围。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获取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还能指导生产,可靠性高;其中,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确定,能够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避免施工中级配波动出现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返工。
[0006]优选地,每种规格对应的所述矿料代表样品的获取方法具体为:选取预设量的相同规格的矿料;
获取对应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范围D;D∈[D
n

2σ(D),D
n
+2σ(D)];其中,D
n
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平均值;σ(D)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标准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不同的矿料,提供一种动态筛选方法,能够代表现场所有材料的平均组成特性,保证取样有效性并且具备代表性,使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0008]优选地,所述预设量为N;当加工矿料的设备为单一设备时,N≥30。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一设备的控制,保证加工的统一性,避免其它误差。
[0010]优选地,所述预设量为N;当加工矿料的设备为至少两台设备时,N≥40。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加工效率,大大缩短生产前的准备周期,同时又能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0012]优选地,所述矿料代表样品的筛孔径包括第一类筛孔径d1、第二类筛孔径d2、第三类筛孔径d3以及第四类筛孔径d4;其中,d1为0.075mm;d2∈(0.075mm,2.36mm);d3∈[2.36mm,4.75mm];d4>4.75mm。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筛孔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避免出现驼峰,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1,Δ1≤0.6%;所述第二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2,Δ2≤1.5%;所述第三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3,Δ3≤2%;所述第四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4,Δ4≤3%。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获取组合级配理论范围中的各种规格矿料的精准比例,便于施工中的级配精准控制,保证指导生产时的高质量。
[0016]优选地,所述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的获取方法具体为:基于获取的各规格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平均值,采用图解法获取各规格矿料代表样品在目标组合级配中的用量百分比,所得到的曲线为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目标配合比的最优级配,提高该方法的可靠性。
[0018]优选地,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为D
s
,D
s
=D
n
+2σ(D);若D
n
+2σ(D)≥100时,则D
max
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最大值;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的获得方法为:以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为基准,结合所述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采用图解法获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获取的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以及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具有代表性,其波动上限的确定,为实际生产提供一种上限阈值,实现备料的科学配
比,避免出现材料的过剩与浪费。
[0020]优选地,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为D
x
,D
x
=D
n

2σ(D);若D
n

2σ(D)≤0时,则D
min
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最小值;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的获得方法为:以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为基准,结合所述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采用图解法获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获取的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以及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具有代表性,其波动下限的确定,为实际生产提供一种下限阈值,实现备料的科学配比,避免出现材料的不足,影响生产质量,提高其可靠性。
[0022]优选地,所述组合级配波动范围为D1,D1∈[D
x
,D
s
];所述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波动曲线的上基准为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所述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波动曲线的下基准为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依据优化的级配计算结果,而是根据对应的矿料确定组合级配,有效防止其设计的随意性,确保所选对应矿料的准确率,可以用来直接指导生产,可靠性高,有效提高后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性,确保后期矿料生产质量与组合级配的吻合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沥青混合料质量。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公开的方法,有效解决工程实践中设计的混合料生产级配与目标级配偏差大的问题,通过本申请获取的矿料样品代表性强,可以保证与实际生产具备一致性,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同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不同规格的矿料,获取对应的矿料代表样品;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中值曲线;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限值获得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基于获取的不同规格的矿料代表样品,获取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限值获得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基于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上曲线、所述目标配合比波动下曲线,获得组合级配波动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种规格对应的所述矿料代表样品的获取方法具体为:选取预设量的相同规格的矿料;获取对应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范围D;D∈[D
n

2σ(D),D
n
+2σ(D)];其中,D
n
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平均值;σ(D)为相同规格的矿料的预设筛孔通过率标准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量为N;当加工矿料的设备为单一设备时,N≥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工矿料的设备为至少两台设备时,N≥4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料代表样品的筛孔径包括第一类筛孔径d1、第二类筛孔径d2、第三类筛孔径d3以及第四类筛孔径d4;其中,d1为0.075mm;d2∈(0.075mm,2.36mm);d3∈[2.36mm,4.75mm];d4>4.7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组合级配波动范围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1,Δ1≤0.6%;所述第二类筛孔径通过率偏差为Δ2,Δ2≤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钧郭斌张永青于春雷朱万权李红莲刘云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北京公路试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