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88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综合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出样品的岩性、古生物特征,进而判断沉积环境,结合石膏在地层中的赋存特征,以及成岩环境/流体,形成了一种基于沉积、成岩、古生物、层序地层的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符合岩石学、地层学、矿物学原理,同时对于后期分析石膏对储层物性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供了技术支持。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地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集空间及其成因机制等方面,而对于与碳酸盐岩相伴生的蒸发岩研究相对较少。石膏作为蒸发岩的一种,主要由膏盐类矿物组成。由于大部分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石膏并不很发育,因而对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石膏发育成因及其对储层影响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0003]调研发现,目前对于石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膏矿床的沉积成因、分布规律和用于建筑上的石膏特征及其性能等方面,而对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石膏成因机理以及其与储层发育之间的关系,少有人做过详细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白云岩

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研究,发现在局限

蒸发环境中形成的白云岩储层经常会有石膏等蒸发性矿物的出现,这些蒸发性矿物一方面可以充填孔隙,堵塞孔喉,降低储层物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被溶解形成重要的储、渗空间。石膏作为蒸发岩中的一种,在白云岩储层中主要以膏质团块、硬石膏晶体等形式存在。
[0004]国内外学者自上世纪60年代就针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中石膏的成因开展了研究,并先后提出了潮上盐坪或“萨布哈”说、超盐地下水沉淀作用、晚成岩阶段“胶结物”说、成岩交代说等多种学说。通常影响石膏形成的因素很多,比如时间、蒸发速率、溶解物质以及水的持续补给,而目前对石膏成因的研究主要依靠对沉积环境的讨论,虽然沉积环境、宏微观岩石学特征是石膏形成机理的重要基础,但成岩作用对于石膏来源以及生成序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单从沉积环境一个方面研究石膏成因明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基于详细的沉积环境、石膏发育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开展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能够系统地综合考虑沉积、成岩、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快速地识别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
[0006]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利用岩心

录井

电测曲线互相标定,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
[0009](2)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选取检测样本,分析目的层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而后根据沉积构造特征,建立沉积模式;
[0010](3)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分析目的层段内石膏的分布特征,明确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
[0011](4)对检测样本进行薄片鉴定、古生物特征研究、阴极发光特征研究以及同位素特征研究,而后开展成岩作用、成岩序列以及沉积期古盐度分析;
[0012](5)利用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古生物特征、成岩序列以及古盐度特征,识别非原生沉积的石膏;
[0013]其中步骤(3)以及步骤(4)不区分先后顺序。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综合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出样品的岩性、古生物特征,进而判断沉积环境,结合石膏在地层中的赋存特征,以及成岩环境/流体,形成了一种基于沉积、成岩、古生物、层序地层的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符合岩石学、地层学、矿物学原理,同时对于后期分析石膏对储层物性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
[0015]优选地,步骤(1)所述目的层层序格架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1)利用岩心观察,结合岩性特征,确定层序界面;
[0017](1.2)选取反映层序界面的特征测井曲线,对单井层序进行划分,而后开展层序对比、建立层序格架。
[0018]优选地,步骤(2)所述检测样本包括目的层层序格架内的岩屑、壁心或岩心中的任意一种。
[0019]优选地,步骤(2)所述沉积模式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2.1)将检测样本制作成岩石薄片,确定目的层碳酸盐岩的主要岩性和岩石类型,而后结合目的层层序格架内沉积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0021](2.2)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内测井相标准,实现全工区单井相划分,建立沉积模式。
[0022]优选地,步骤(3)所述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3.1)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根据取心井建立的岩性剖面,选择典型测井曲线,用于岩性测井精细解释;
[0024](3.2)依据不同小层内岩心标定的测井曲线岩性识别标准,根据选取的典型测井曲线,开展非取心井岩性剖面解释;而后开展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研究。
[0025]优选地,步骤(4)所述薄片鉴定用于明确石膏在岩石中的赋存特征。
[0026]优选地,步骤(4)所述古生物特征研究用于明确检测样本中古生物类型。
[0027]优选地,步骤(4)所述阴极发光特征研究用于明确成岩流体。
[0028]本专利技术步骤(4)所述阴极发光特征研究是为了通过观察阴极发光的强弱特征,进一步明确成岩流体的类型。
[0029]优选地,步骤(4)所述同位素特征研究用于辅助开展成岩环境及成岩流体的研究。
[0030]优选地,所述同位素包括碳、氧以及锶。
[0031]优选地,所述非原生沉积的石膏填充于溶洞、溶沟、铸模孔或粒间(溶)孔等储集空间中。
[0032]优选地,所述非原生沉积的石膏的形成时间晚于溶蚀孔和洞的形成时间。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原生沉积石膏在碳酸盐储层中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以下几点:
[0034]第一、石膏在地层中以“团块”的形式分布在地层中;
[0035]第二、非原生沉积的石膏在地层中主要充填溶洞、溶沟、铸模孔和粒间(溶)孔等储集空间,其形成时间晚于岩溶作用时间;
[0036]第三、非原生沉积石膏对应的地层中含有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正常盐度环境中,同时阴极发光及同位素特征均显示成岩环境盐度相对正常,盐度不足以使石膏沉淀;
[0037]第四、纵向上,具有非原生沉积石膏的地层,其上覆通常发育蒸发岩。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1)利用岩心

录井

电测曲线互相标定,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
[0040](1.1)利用岩心观察,结合岩性特征,确定层序界面;
[0041](1.2)选取反映层序界面的特征测井曲线,对单井层序进行划分,而后开展层序对比、建立层序格架;
[0042](2)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选取岩屑、壁心或岩心,分析目的层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而后根据沉积构造特征,建立沉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岩心

录井

电测曲线互相标定,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2)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选取检测样本,分析目的层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而后根据沉积构造特征,建立沉积模式;(3)在目的层层序格架内,分析目的层段内石膏的分布特征,明确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4)对检测样本进行薄片鉴定、古生物特征研究、阴极发光特征研究以及同位素特征研究,而后开展成岩作用、成岩序列以及沉积期古盐度分析;(5)利用石膏纵横向分布规律、古生物特征、成岩序列以及古盐度特征,识别非原生沉积的石膏;其中步骤(3)以及步骤(4)不区分先后顺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目的层层序格架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利用岩心观察,结合岩性特征,确定层序界面;(1.2)选取反映层序界面的特征测井曲线,对单井层序进行划分,而后开展层序对比、建立层序格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检测样本包括目的层层序格架内的岩屑、壁心或岩心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碳酸盐岩储层中非原生沉积成因的石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沉积模式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1)将检测样本制作成岩石薄片,确定目的层碳酸盐岩的主要岩性和岩石类型,而后结合目的层层序格架内沉积背景、沉积构造,分析沉积环境与沉积相;(2.2)建立目的层层序格架内测井相标准,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元何娟童凯军孙福亭童艺王龙惠晨林国松王小敏万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