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88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下金属基体与增强体混合,得到混合后的材料;将所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将增强体均匀分散在金属基体中,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时,剪切变形使复合材料晶粒进一步细化,同时起到形变强化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不需要任何保护气体,且能避免金属基体可能被污染和氧化问题,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韧性。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提高金属材料强韧性等力学性能,通常采用调控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和内部缺陷的合金化方法,即利用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形变强化机制,但这些方法并不改变材料的本征特性,导致其提高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效果受到局限。为进一步满足高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对高性能金属材料的迫切需求,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成为提高金属综合性能的重要方法。
[000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搅拌铸造法、压力浸润法、粉末冶金法、薄膜冶金法以及原位合成法。搅拌铸造法存在高温界面反应的缺点,需气氛或覆盖剂保护,而且当金属基合金密度较小时,增强体难以分布均匀。压力浸润法中,如果金属基合金在大气下易氧化燃烧,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在真空或保护性气氛中进行,高温下基体容易对增强体侵蚀而使性能降低。粉末冶金法中,如果金属基合金具有易氧化的特性,则所有操作均需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重复压制和挤压,制造工艺复杂,金属粉末可能发生污染,增强体不容易分散。薄膜冶金法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所有操作均需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设备条件要求高、成本高的缺点。原位合成法中的增强体体积分数较低,增强效果也相应受限。
[0004]旋转挤压复合材料法是一种新的合金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克服多种已有制备技术的不足,如该技术可以避开复杂的凝固过程;能形成高韧性的纳米晶结构;能制备难融金属的合金化以及非平衡相的生成等,但采用旋转挤压制备的复合材料形成后无法做到进一步细化晶粒和热处理调控金属基体中的第二相,增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不需要任何保护气体,且能避免金属基体可能被污染和氧化问题,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韧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
[0009]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下金属基体与增强体混合,得到混合后的材料;
[0010]将所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0011]优选地,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内转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0012]优选地,所述金属基体的元素包括铝、镁、铜、锌和铅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地,所述增强体包括纤维类增强体、晶须类增强体、颗粒类增强体和其他类增
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他类增强体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优选地,所述纤维类增强体的直径为5~150μm;所述纤维类增强体包括碳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硅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和氮化硼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所述晶须类增强体的直径为0.2~1μm;所述晶须类增强体包括陶瓷晶须类增强体和金属晶须类增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所述颗粒类增强体的直径小于50μm;所述颗粒类增强体的组分包括Al2O3、SiC、TiC、B4C、TiB2、BN、AlN、Si3N4、NbN、SiO2、VC、WC、ZrC、ZrB2、ZrO2、MgO、MoSi2、Mo2C、MoS2、YAl2、石墨和细金刚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优选地,所述增强体的质量为金属基体质量的0.01~10%。
[0018]优选地,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后,还包括:将所得挤压材料进行原位淬火,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0019]优选地,所述原位淬火的淬火介质包括空气、液氮、液态二氧化碳、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或熔碱。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模具以及设置在所述挤压模具上方的压板;所述挤压模具和压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挤压模具的两端,所述压板、挤压模具和两个挤压块之间形成搅拌摩擦挤压型腔;
[0021]所述搅拌摩擦挤压型腔内安装有搅拌摩擦头;
[0022]所述挤压模具内部还设置有等通道转角挤压型腔;所述搅拌摩擦挤压型腔与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型腔相连通;
[0023]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型腔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出口。
[0024]优选地,所述挤压出口处设置有冷却装置。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下金属基体与增强体混合,得到混合后的材料;将所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利用搅拌摩擦头与金属基体之间的摩擦热软化金属基体,通过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将增强体均匀分散在金属基体中,从而实现增强体强化金属基体作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可将金属基体晶粒破碎并焊合,从而实现金属基体细晶强化作用;经搅拌后的金属基体与增强体形成复合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时,剪切变形使复合材料晶粒进一步细化,同时起到形变强化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不需要任何保护气体,且能避免金属基体可能被污染和氧化问题,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韧性。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后,将所得挤压材料进行原位淬火,能够抑制晶粒长大,并调控金属基体中的第二相,起到进一步强化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摩擦转角挤压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为挤压模具,2为压板,3为挤压块,4为搅拌摩擦挤压型腔,5为搅拌摩擦头,6为挤压出口,7为冷却装置,8为金属基体,9为增强体,10为金属基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
[0030]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下金属基体与增强体混合,得到混合后的材料;
[0031]将所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0032]本专利技术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基体的元素优选包括铝、镁、铜、锌和铅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7075

T6铝合金、LAZ933镁锂合金或AZ31镁合金。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基体优选为块状金属。本专利技术采用块状金属,无需提前制备金属粉末,制备工艺简便。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增强体优选包括纤维类增强体、晶须类增强体、颗粒类增强体和其他类增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他类增强体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类增强体的直径优选为5~150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基体上打孔,在孔内添加增强体,得到待制备试样;在搅拌摩擦头的搅拌作用下金属基体与增强体混合,得到混合后的材料;将所述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等通道转角挤压,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内转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元素包括铝、镁、铜、锌和铅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体包括纤维类增强体、晶须类增强体、颗粒类增强体和其他类增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其他类增强体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类增强体的直径为5~150μm;所述纤维类增强体包括碳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硅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和氮化硼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晶须类增强体的直径0.2~1μm;所述晶须类增强体包括陶瓷晶须类增强体和金属晶须类增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颗粒类增强体的直径小于50μm;所述颗粒类增强体的组分包括Al2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骁陈玉华张体明谢吉林王善林尹立孟柯黎明申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