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76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第一净化单元的第一净化池在前侧设有进气管,第二净化池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一净化池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一除雾层,第一净化池上部设有第一喷淋管,第一水管下端与第一净化池和第一喷淋管连接相通;第二净化单元的第二净化池前侧具有前气道,生物滤池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二净化池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二除雾层,第二水管两端与第二净化池第二喷淋管连接相通;生物滤池单元的生物滤池前侧具有后气道、后上部设出气管,生物滤池与循环水箱相通,循环管的两端与循环水箱和第三喷淋管连接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能减少各单元之间相互影响,并能降低设备整体高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属于臭气处理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过程,促使餐厨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尽可能回收利用其中的有机质和油脂等物质。但是,餐厨垃圾具有易腐败变质和易发酵的特点,在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NH3、H2S及CH3SH等有机物),该臭气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故需要收集避免臭气外溢,并对收集的臭气作适当的除臭处理。
[0003]目前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臭气的除臭,主要采用酸洗塔、碱洗塔以及生物滤池组合方式进行处理,而酸洗塔与碱洗塔均为各自独立,并通过风管连接,用于除臭的酸洗塔以及碱洗塔一般都高于7m,如果考虑塔顶弯头,总体塔身标高大多超过8m,一方面在阴雨天气雷电较多的地区,不适宜较高设备布设置。另一方面餐厨处理厂用地较为紧张,部分厂区贴近高架,底部空间低于7m,而部分餐厨厂建设预把除臭系统置于卸料走廊底部,底部空间低于6m,通常无法布置。再则,无论是酸洗塔还是碱洗塔,一般需要设计除雾器,以防酸液、碱液、次氯酸钠等液体进入后续系统,造成药剂的浪费或系统的干扰。但洗涤塔的除雾器通常平面布置在喷淋管的上部并与填料层面积基本相同,造成洗涤塔部分高度远高于生物滤池的高度,无法形成有机的一体,如果将酸洗塔或碱洗塔拓宽以降低流速,或增加生物滤池的高度,将大幅增加除臭系统的成本。因此,针对用地紧张或美观要求度较高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需要设计紧凑合理的一体化除臭系统,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能减少各单元之间相互影响,并能降低设备整体高度的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
[0005]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净化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
[0006]所述的第一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净化池、第一喷淋管和第一水管,第一净化池在前侧设有将臭气引入第一填料层下部的进气管,第二净化池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一净化池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一除雾层,所述第一除雾层用于将截留的液体流至第一净化池内,第一净化池位于第一填料层上部设有第一喷淋管,装有第一循环泵的第一水管下端与第一净化池下部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一喷淋管连接相通;
[0007]所述的第二净化单元包括第二净化池、第二喷淋管和第二水管,第二净化池在第二填料层的前侧具有将臭气从上部引入至下部前气道,生物滤池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二净化池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二除雾层,所述第二除雾层用于将截留的液体流至第二净化池内,第二净化池位于第二填料层上部设有第二喷淋管,装有第二循环泵的第二水管下端与第二净化池下部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二喷淋管连接相通;
[0008]所述的生物滤池单元包括生物滤池、外置的用于盛放生物菌液的循环水箱以及第三喷淋管和循环管;生物滤池在生物填料层的前侧具有将臭气从上部引入至下部的后气道,生物滤池在生物填料层的后上部设将气体引出的出气管,生物滤池位于生物填料层的上部设有第三喷淋管,生物滤池与循环水箱相通,安装有第三循环泵的循环管的下端与循环水箱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三喷淋管连接相通。
[0009]本技术采用依次相连的第一净化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因此能根据除臭指标,并通过增减第二净化单元以及净化次序实现工艺上的快速调整,使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本技术在第一净化单元与第二净化单元之间设有第一除雾层,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之间设有第二除雾层,一方面方面可将酸、碱液滴回收至前端对应的净化池内,避免了酸液、碱液带入后端影响后续工艺,另一方面解决了常规的平面布置除雾层造成系统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将各净化单元与生物滤池单元紧密的衔接在一起,确保一体化系统的高度一致,结构紧凑、合理,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能适用不同地区及高架侧的布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1]图1是本技术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1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第一净化池,2—第一填料层,3—第一喷淋管,4—第一除雾层,5—第二净化池,5

1—前气道,6—第二喷淋管,7—第二除雾层,8—第二填料层,9—生物滤池,9

1—后气道,10—生物填料层,11—第三喷淋管,12—出气管,13—第一水管,14—第一循环泵,15—第二水管,16—第二循环泵,17—循环管,18—回流管,19—第三循环泵,20—循环水箱,21—搅拌器,22—加热器,23—总进气管,24—进气管,25—生物除雾层,26—引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净化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的高度为3300~4500mm,能降低系统的整体高度。本技术能根据除臭指标,实现处理工序的快速调整,如臭气依次通过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时,可对臭气进行碱洗、水洗及生物吸收处理,或酸洗、碱洗和生物吸收处理,还可增减第二净化单元数量进行拓展,实现对臭气进行酸洗、碱洗、水洗及生物吸收处理,使用灵活。
[0017]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净化池1、第一喷淋管3和第一水管13。本技术的第一净化单元用于对臭气的酸洗处理,或碱洗处理或水洗处理,第一净化池1内设有第一填料层2,第一填料层2采用φ50的花环等常规填料,第一净化池1在前侧设有将臭气引入第一填料层2下部的进气管24,第一净化池1上的进气管24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且各进气管24与总进气管23连接相通,采用多路进气管24使气流能有最佳停留时间和流速以通过第一填料层2,确保臭气脱除效率。本技术第二净化池5前上部的进气侧或/
和第一净化池1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一除雾层4,见图1~3所示,本技术第一除雾层4设置在第二净化池5的前上部,也可设置在第一净化池1后上部,还可设置在第一净化池1出气侧和第二净化池5进气侧之间,由于第一除雾层4位于第一填料层2上部的一侧,占用空间小,使两净化单元的高度相同,而降低总体高度,第一除雾层4用于将截留的液体流至第一净化池1内,将液滴回收至前端第一净化池1,减少对后序处理的影响。本技术第一净化池1在池体顶面及侧面设置有检修窗口。
[0018]见图1~3所示,本技术第一除雾层4的宽度与第一净化池1气流通道的宽度及第二净化池5的气流通道宽度相同,第一除雾层4的高度H在4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净化单元、至少一个第二净化单元和生物滤池单元;所述的第一净化单元包括第一净化池(1)、第一喷淋管(3)和第一水管(13),第一净化池(1)在前侧设有将臭气引入第一填料层(2)下部的进气管(24),第二净化池(5)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一净化池(1)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一除雾层(4),所述第一除雾层(4)用于将截留的液体流至第一净化池(1)内,第一净化池(1)位于第一填料层(2)上部设有第一喷淋管(3),装有第一循环泵(14)的第一水管(13)下端与第一净化池(1)下部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一喷淋管(3)连接相通;所述的第二净化单元包括第二净化池(5)、第二喷淋管(6)和第二水管(15),第二净化池(5)在第二填料层(8)的前侧具有将臭气从上部引入至下部前气道(5

1),生物滤池(9)前上部的进气侧或/和第二净化池(5)后上部的出气侧安装有第二除雾层(7),所述第二除雾层(7)用于将截留的液体流至第二净化池(5)内,第二净化池(5)位于第二填料层(8)上部设有第二喷淋管(6),装有第二循环泵(16)的第二水管(15)下端与第二净化池(5)下部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二喷淋管(6)连接相通;所述的生物滤池单元包括生物滤池(9)、外置的用于盛放生物菌液的循环水箱(20)以及第三喷淋管(11)和循环管(17);生物滤池(9)在生物填料层(10)的前侧具有将臭气从上部引入至下部的后气道(9

1),生物滤池(9)在生物填料层(10)的后上部设将气体引出的出气管(12),生物滤池(9)位于生物填料层(10)的上部设有第三喷淋管(11),生物滤池(9)与循环水箱(20)相通,安装有第三循环泵(19)的循环管(17)的下端与循环水箱(20)连接相通、上端与第三喷淋管(11)连接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除雾层(4)的宽度与第一净化池(1)气流通道的宽度及第二净化池(5)的气流通道宽度相同,且第一除雾层(4)的高度H在400

600mm之间,第一除雾层(4)的长度L在200

500mm之间,所述的第一除雾层(4)采用的PP材质鲍尔环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净化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除雾层(4)的底面为向后上倾的斜面,第一除雾层(4)在底面设有第一导液板;或第一除雾层(4)的底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龙芮云龙陆嘉易高继贤胡鑫鑫单君王益栋褚禛王亚东朱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