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75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包括底板和软垫,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板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软垫设于转板上,软垫上设有用于收集口腔分泌物的凹陷部,凹陷部连通有引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凹陷部能够收集患者嘴部流出的口腔分泌物,避免口腔分泌物污染患者的面部,防止口腔分泌物引起患者面部皮肤病变。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软垫的高度可调,从而适应不同肩宽的患者使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转板可以相对升降板发生转动,从而调整患者头部的仰度,以便医生进行插管操作,具有功能多样化的优点。多样化的优点。多样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

技术介绍

[0002]胃肠镜手术、肾脏手术、胸腔主动脉联合置换手术等手术中,患者处于侧卧位时,由于患者的嘴部张开并含咬牙垫,不能有效吞咽,或者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不能自主吞咽,因此,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常流出口腔,污染患者面部甚至头发,使得患者陷于狼狈处境;更有甚者,患者的面部浸泡在口腔分泌物中而引起面部皮肤病变。同时,口腔分泌物造成检查护理垫受到污染,增加护士清理工作的难度。
[0003]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物污染患者脸部的装置,避免交叉污染以及避免让患者陷于狼狈处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以解决术中患者处于侧卧位时口腔分泌物流出污染患者面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多功能医用头枕,包括底板和软垫,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板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软垫设于转板上,软垫上设有用于收集口腔分泌物的凹陷部,凹陷部连通有引流管。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患者侧卧时,面部的一侧枕于软垫上,此时患者的嘴角位于凹陷部内,即患者嘴角附近的脸颊皮肤与凹陷部的边缘相贴合,又由于凹陷部外高内低,因此,经患者嘴部流出的口腔分泌物流入凹陷部内,并经引流管流出,避免口腔分泌物污染患者的面部,防止口腔分泌物引起患者面部皮肤病变,也避免患者陷于狼狈处境,减少护士的清理工作。
[0007]不仅如此,本方案中,升降板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发生升降,从而调整软垫的高度,以便不同肩宽的患者能够舒适地枕在软垫上。并且,本方案中的转板可以相对升降板发生转动,从而调整患者头部的仰度,以便医生进行插管操作,具有功能多样化的优点。
[0008]可选地,所述软垫上设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第二支撑条用于支撑患者的下颌。
[0009]本方案中,利用第一支撑条支撑患者的额头,利用第二支撑条支撑患者的下颌,以便在患者由侧卧位转为俯卧位时,能够支撑患者的头部,从而避免患者的鼻子压在软垫上。
[0010]可选地,所述软垫包括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二横向部上。
[0011]本方案中,软垫包括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时,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具有间隙,如此,患者处于俯卧位时,患者的鼻子能够陷入间隙之中,避免患者的鼻子被压。
[0012]可选地,所述转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板,转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滑板滑动的驱动机构,第一横向部固定连接于滑板上,第二横向部固定连接于转板上。
[0013]本方案中,滑板滑动连接于转板上,如此,可根据患者的头型,滑动滑板,调整第一
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条能够支撑患者的额头。
[0014]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0015]本方案中,电动推杆带动端板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滑板在转板上往复移动,进而调整第一横向部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距离的调整。
[0016]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调节螺纹杆,固定块上设有与调节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水平螺纹孔,调节螺纹杆靠近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端板,端板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0017]本方案中,转动调节螺纹杆,带动端板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滑板在转板上往复移动,进而调整第一横向部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距离的调整。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设有若干气囊,每个气囊连通有充气管和泄气管,充气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充气管通断的第一阀门,泄气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泄气管通断的第二阀门。
[0019]本方案中,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的气囊,能够弥补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之间的间隙,以便患者处于侧卧位时能够更好地贴合、支撑患者的脸颊,提高舒适度。
[0020]可选地,所述转板上设有防退组件,所述防退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位于软垫上方的防退板,防退板的端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抵紧片和螺纹段,螺纹段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连接杆水平滑移的条形孔,所述抵紧片与抵紧螺母位于固定板的两侧。
[0021]通常地,患者侧卧后,头部枕于软垫上,插管操作时,患者会存在逃避动作,因此,本方案中,防退板能够阻止患者头部后退,便于医生操作。
[0022]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升缸,所述顶升缸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将顶升缸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连通有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所述介质进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介质进管通断的第三阀门,介质出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介质出管通断的第四阀门;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上腔室的顶壁,活塞杆的顶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0023]本方案中,利用介质进管向下腔室内充入介质或利用介质出管排出下腔室内的介质,使得上腔室内的内压增大或减小,从而推动活塞以及活塞杆移动,进而实现升降板的升降,以便适应不同肩宽的患者使用。
[0024]可选地,所述凹陷部呈椭圆形。
[0025]本方案中,凹陷部呈椭圆形时,凹陷部的边缘形状更贴合嘴部形状,且椭圆形的短轴长度较短,如此,凹陷部在软垫上占位较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多功能医用头枕的俯视图;
[0027]图2为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3为图1中底板的俯视图;
[0029]图4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多功能医用头枕的俯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多功能医用头枕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底板1、升降板2、轴孔201、转板3、滑槽301、软垫4、凹陷部401、第一横向部410、第一支撑条411、第二横向部420、第二支撑条421、转轴5、橡胶层6、引流管7、顶升缸8、上腔室801、下腔室802、活塞9、介质进管10、介质出管11、介质总进管12、介质总出管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活塞杆16、限位杆17、充气球18、进气管19、第一单向阀20、固定板21、条形孔211、防退板22、连接杆23、螺纹段231、抵紧片24、抵紧螺母25、滑板26、电动推杆27、端板28、气囊29、充气管30、第一阀门31、固定块32、调节螺纹杆33。
[0034]实施例一
[0035]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包括底板1和软垫4,底板1上设有升降板2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2的升降机构,升降板2上转动连接有转板3,具体地,参照图2,转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头枕,包括底板和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板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软垫设于转板上,软垫上设有用于收集口腔分泌物的凹陷部,凹陷部连通有引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上设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第二支撑条用于支撑患者的下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包括第一横向部和第二横向部,所述凹陷部位于第二横向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板,转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滑板滑动的驱动机构,第一横向部固定连接于滑板上,第二横向部固定连接于转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调节螺纹杆,固定块上设有与调节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水平螺纹孔,调节螺纹杆靠近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端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全何劲松袁红琼邓长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