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机升降折叠机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5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机升降折叠机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溢流阀、电磁换向阀、顺序阀、单向阀、同步阀、蓄能器、调速阀和伸缩油缸,液压控制系统设置了三路控制油路,液压泵通过并联的三路控制油路与溢流阀和两个电磁换向阀连接,溢流阀保证液压控制系统的压力稳定,电磁换向阀B控制伸缩油缸调节喷杆高度,利用同步阀保证伸缩油缸动作同步,通过调速阀对升降速度进行调节,电磁换向阀A控制伸缩油缸实现喷杆的展叠,利用同步阀、顺序阀、单向阀实现两侧喷杆同步顺序展开,利用蓄能器吸收展叠过程中液压冲击。该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喷雾机的升降和两侧喷杆同步顺序展开,可有效解决因伸缩油缸不同步引起的喷杆倾斜、振动等问题,减小了液压冲击。了液压冲击。了液压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机升降折叠机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液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雾机升降折叠机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牵引式喷雾机以其喷幅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逐渐应用于植保作业中,但是牵引式喷雾机喷杆长度较大,在作业前后的升降过程中,由于两侧油缸的动作不同步,易引起后端喷杆的倾斜,倾角过大触地后会导致喷杆结构性的损坏;为方便运输,工作完毕后需将喷杆进行折叠,喷杆展开或折叠工作完成时,易造成液压冲击,影响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影响喷杆结构稳定性。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型牵引式喷雾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对于提高液压系统和喷杆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大型喷雾机两侧喷杆动作不同步,且易产生液压冲击和结构破坏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牵引式喷雾机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保证喷雾机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液压泵、溢流阀、电磁换向阀A、电磁换向阀B、油箱、节流阀、蓄能器、顺序阀Ⅰ、单向阀Ⅰ、伸缩油缸Ⅱ、伸缩油缸Ⅲ、顺序阀Ⅳ、单向阀Ⅳ、同步阀Ⅰ、伸缩油缸Ⅰ、伸缩油缸Ⅳ、顺序阀Ⅱ、单向阀Ⅱ、顺序阀Ⅲ、单向阀Ⅲ、液控单向阀A、调速阀、液控单向阀B、同步阀Ⅱ、伸缩油缸

、伸缩油缸

、散热器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油路出口设置三路并联控制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连接溢流阀,并联的第二路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A,并联的第三路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B。
[0006]所述的溢流阀的P油口与并联的第一路油口连接,溢流阀的T油口与油箱连接。
[0007]所述的电磁换向阀A为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A的油口P与并联的第二路油路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A的油口T与回油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A的油口A设置五路并联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经节流阀与蓄能器连接,并联的第二路油路连接顺序阀Ⅰ的油口P和单向阀Ⅰ的油口B,并联的第三路油路连接伸缩油缸Ⅱ的无杆腔,并联的第四路油连接伸缩油缸Ⅲ的无杆腔,并联的第五路油路连接顺序阀Ⅳ的油口P和单向阀Ⅳ的油口B,电磁换向阀A的油口B与同步阀Ⅰ的油口P连接。
[0008]所述的顺序阀Ⅰ的油口T和单向阀Ⅰ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Ⅰ的无杆腔连接,顺序阀Ⅰ的油口Y与油箱连接。
[0009]所述的顺序阀Ⅳ的油口T和单向阀Ⅳ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Ⅳ的无杆腔连接,顺序阀Ⅳ的油口Y与油箱连接。
[0010]所述的同步阀Ⅰ的油口A设置两路并联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与伸缩油缸Ⅰ的有杆腔连接,并联的第二路油路与顺序阀Ⅱ的油口P和单向阀Ⅱ的油口B连接。
[0011]所述的同步阀Ⅰ的油口B设置两路并联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连接顺序阀Ⅲ的油口P和单向阀Ⅲ的油口B,并联的第二路油路与伸缩油缸Ⅳ的有杆腔连接。
[0012]所述的顺序阀Ⅱ的油口T和单向阀Ⅱ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Ⅱ的有杆腔连接,顺序阀Ⅱ的油口Y与油箱连接。
[0013]所述的顺序阀Ⅲ的油口T和单向阀Ⅲ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Ⅲ的有杆腔连接,顺序阀Ⅲ的油口Y与油箱连接。
[0014]所述的电磁换向阀B为三位四通Y型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B的油口P与并联的第三路油路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B的油口T与回油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B的油口A经液控单向阀A与调速阀的油口P连接,电磁换向阀B的油口B经液控单向阀B与同步阀Ⅱ的油口P连接。
[0015]所述的调速阀的油口A设置并联的两路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与伸缩油缸

的无杆腔连接,并联的第二路油路与伸缩油缸

的无杆腔连接。
[0016]所述的同步阀Ⅱ的油口A与伸缩油缸

的有杆腔连接,同步阀Ⅱ的油口B与伸缩油缸

的有杆腔连接。
[0017]所述的回油油路连接散热器、过滤器与油箱相通。
[0018]其工作原理为:该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设置三路并联油路,其中并联的第一路油路连接溢流阀稳定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0019]并联的第二路油路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控制两侧喷杆的展开与折叠,系统开启后,液压泵持续供油,电磁换向阀A的1YA线圈得电时,其左位油路导通,液压油从电磁换向阀A的A口首先流入伸缩油缸Ⅱ和伸缩油缸Ⅲ的无杆腔,油缸杆伸出,带动喷杆两侧大臂展开,回油路上由于同步阀Ⅰ的集流作用,可保证喷杆两侧大臂展开动作同步,此时伸缩油缸Ⅰ和伸缩油缸Ⅳ由于顺序阀Ⅰ和顺序阀Ⅳ的作用,未有液压油流入油缸,其连接的喷杆二臂保持静止。喷杆大臂展开完毕,液压系统内压力升高,当压力值高于顺序阀Ⅰ和顺序阀Ⅳ的预设压力时,其阀门打开,进油路形成通路,液压油流入伸缩油缸Ⅰ和伸缩油缸Ⅳ的无杆腔,推动油缸杆的伸出,带动喷杆二臂展开,同样由于回油路上同步阀Ⅰ的集流作用,保证喷杆两侧二臂展开动作同步,此过程可实现喷杆臂的顺序展开。电磁换向阀A的2YA线圈得电时,其右位油路导通,液压油从电磁换向阀A的B口流出,通过同步阀Ⅰ首先流入到伸缩油缸Ⅰ和伸缩油缸Ⅳ的有杆腔,油缸杆收回,带动喷杆两侧二臂同步折叠,此时伸缩油缸Ⅱ和伸缩油缸Ⅲ由于顺序阀Ⅱ和顺序阀Ⅲ的作用,未有液压油流入油缸,其连接的喷杆大臂保持静止。喷杆二臂折叠完毕,液压系统内压力升高,当压力值高于顺序阀Ⅱ和顺序阀Ⅲ的预设压力时,其阀门打开,进油路形成通路,液压油流入伸缩油缸Ⅱ和伸缩油缸Ⅲ的有杆腔,推动油缸杆收回,带动喷杆两侧大臂同步展开。喷杆展叠工作完毕后,电磁阀A线圈失电,阀芯回归中位,油路突然关闭,导致系统中产生液压冲击,油路中并联的蓄能器将液压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保证了液压控制系统内的压力恒定。
[0020]并联的第三路油路连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控制喷杆整体的升降,油路中连接液控单向阀形成锁紧回路,保证换向阀动作时升降系统工作的稳定,连接同步阀保证液压缸

和液压缸

的动作同步,调速阀可控制油缸伸缩速度,进而控制喷杆升降速度,伸缩油缸

和伸缩油缸

用来实现喷杆的升降。当电磁换向阀B的3YA线圈得电时,伸缩油缸

和伸缩油缸

伸长,喷杆整体上升;当电磁换向阀B的4YA线圈得电时,伸缩油缸

和伸缩油缸

缩短,喷杆整体下降。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可实现喷杆的同步顺序展叠,见减小了液压冲击,提高了喷雾机工作的稳定性。两个电磁换向阀分别控制两路并联的油路,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后与同步阀接通,同步阀接两路并联油路,进油时同步阀起分流作用,回油时同步阀起集流作用,同步阀可调节两路并联油路的流量大小,使其保持一致,进而保证后续伸缩油缸的同步。蓄能器可使液压系统在油液方向改变和折叠完成后吸收压力脉动,减小振动和液压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机升降折叠机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1)、溢流阀(2)、电磁换向阀A(3)、电磁换向阀B(4)、油箱(5)、节流阀(6)、蓄能器(7)、顺序阀Ⅰ(8)、单向阀Ⅰ(9)、伸缩油缸Ⅱ(10)、伸缩油缸Ⅲ(11)、顺序阀Ⅳ(12)、单向阀Ⅳ(13)、同步阀Ⅰ(14)、伸缩油缸Ⅰ(15)、伸缩油缸Ⅳ(16)、顺序阀Ⅱ(17)、单向阀Ⅱ(18)、顺序阀Ⅲ(19)、单向阀Ⅲ(20)、液控单向阀A(21)、调速阀(22)、液控单向阀B(23)、同步阀Ⅱ(24)、伸缩油缸

(25)、伸缩油缸

(26)、散热器(27)和过滤器(28),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1)油路出口设置三路并联控制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连接溢流阀(2),并联的第二路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A(3),并联的第三路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B(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牵引式喷雾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阀(2)的P油口与并联的第一路油口连接,溢流阀(2)的T油口与油箱(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牵引式喷雾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换向阀A(3)为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A(3)的油口P与并联的第二路油路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A(3)的油口T与回油油路连接,电磁换向阀A(3)的油口A设置五路并联油路,并联的第一路油路经节流阀(6)与蓄能器(7)连接,并联的第二路油路连接顺序阀Ⅰ(8)的油口P和单向阀Ⅰ(9)的油口B,并联的第三路油路连接伸缩油缸Ⅱ(10)的无杆腔,并联的第四路油连接伸缩油缸Ⅲ(11)的无杆腔,并联的第五路油路连接顺序阀Ⅳ(12)的油口P和单向阀Ⅳ(13)的油口B,电磁换向阀A(3)的油口B与同步阀Ⅰ(14)的油口P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顺序阀Ⅰ(8)和单向阀Ⅰ(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序阀Ⅰ(8)的油口T和单向阀Ⅰ(9)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Ⅰ(15)的无杆腔连接,顺序阀Ⅰ(8)的油口Y与油箱(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顺序阀Ⅳ(12)和单向阀Ⅳ(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序阀Ⅳ(12)的油口T和单向阀Ⅳ(13)的油口A连通后与伸缩油缸Ⅳ(16)的无杆腔连接,顺序阀Ⅳ(12)的油口Y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友王崇庆李学强单信和张蒙盖金星苏国粱王琳琳王法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